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
呱呱坠地的新生儿,总是不由得带给人满心的喜悦,然而在生命诞生之初,也可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有这样一个科室,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高端的仪器,有这样一支队伍,她们用精湛的技术和满满的爱心呵护患儿,尽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个新生命有一个健康的开始。这里没有患儿家属光顾,有的只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和永远亮着的灯,这里就是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以下简称“洛阳市妇儿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想了解它,就从今天这篇报道开始。
两医院过生日
9月15日,正值中秋节,洛阳市妇儿中心NICU一病区医生刘云和胡宁上午刚查完病房,就来了几位客人。
两岁的旦旦(化名)在父母的带领下,带着蛋糕来了,要和医护人员一起过生日,一起带来的还有一封感谢信。两年前的当天,旦旦出生,因为母亲是高龄产妇且患有妊高症,他提前两月来到人世,一出生便住进了NICU。
因为旦旦出生时的体重只有克,身体各个器官还没发育完全,伴有呼吸暂停,还是罕见的熊猫血,这种极低体重儿的治疗风险非常大。作为旦旦的主治医生,刘云和胡宁把他的病情详细告知了他的父母,并分析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后果。
“刘主任介绍了贵中心的医疗设备是先进的,医护人员的技术是一流的,只要家长对孩子不放弃,那么将会一起共同努力,全力救治孩子。正是由于你们的鼓励与坚持,坚定了我们对孩子的治疗信心,我们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下定决心,倾尽一切,全力配合救治。”旦旦的父母在感谢信中这样写到。住院一个多月后,旦旦的情况就有了极大好转,出院后一直坚持做随访。在医生、父母的共同努力下,如今两岁的旦旦身体各项指标与同龄孩子不相上下,语言发育甚至超过了同龄人。
旦旦的母亲说,医院过两岁生日,不仅仅是为了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也希望能给NICU里患儿的父母们增加点信心,要相信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会让小宝贝们度过危险。
拥有多种先进设备多项技术国内领
从年成立至今,像旦旦一样在NICU被成功救治的小患儿数以万计。该科室成立之初,每天只有十几个小患儿,近30年过去,如今最多时病房里住了余位小患儿,发展迅速,规模可在省内排名前三位。自年起,该科室成为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洛阳分中心,承担洛阳市医院的危重新生儿的救治任务,治疗记录不断被刷新,目前救治成功的早产儿最低胎龄为25周,最小体重为克。经过数道隔离门进入病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通道,一间间明亮的玻璃房间与一台台排列整齐的婴儿培养箱,各种仪器的滴答声交织着,身穿粉色区域服的医生和护士不停地穿梭往来,小患儿们安静的睡在婴儿培养箱里,里面的温度、湿度是根据最适宜新生儿成长的环境设置的,患儿身下铺着卷起来的垫子,类似“鸟巢”一样,营造一种被母亲环抱的感觉。他们或是早产儿,或是重症黄疸、肺炎、脑膜炎患儿,大多从出生开始就在这里接受治疗。每个人的治疗过程,都可以写成一本既惊险又坎坷的小说。
这里聚集了全院最高端的仪器,拥有28台呼吸机,台婴儿培养箱,余台心电监护仪,最高级的婴儿培养箱可以度旋转,让患儿不出暖箱就可以称体重、量体温、拍X光片等,更有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不仅设备先进,NICU里还有着一支优秀的医护团队,目前拥有医生29名,护士74名,今年还选派了2名医生分赴意大利及德国研修新生儿专业。开展的多项新生儿危重症救治技术如新生儿纤维支气管镜技术、NO吸入技术治疗肺动脉高压、脑功能监测、经外周血管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以及有创血压监测术亚低温治疗等技术,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达97.3%。
随着诊疗技术和环境的提升,洛阳乃至周边城市的患儿都蜂拥而来,去年NICU出院人数达余人,今年预计会突破余人。目前NICU正计划着增开三病区,增加50余张床位以满足需求。
医护人员精心呵护胜似患儿父母
NICU是无陪病房,所有的护理工作全由护士们承担,有些护士虽然还没当妈妈,却已照顾过数百名患儿,为他们换尿布、喂奶、洗澡、治疗,常常还要把他们抱在怀里安抚,胜似患儿的亲妈。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接触每个孩子前要先洗手消毒,甚至接触同一个患儿身体的不同部位都要分别洗一次手,所以每天要洗数百遍手。不仅人要消毒,连空气都要消毒净化。
因为患儿多、工作复杂,护理人员的工作异常辛苦,每天白班夜班两班倒,为了保证时刻观察到每一个患儿的情况,医院里为数不多的常年亮着灯的科室,该科室还是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护士王雪彬说,每天在病房里走一两万步是稀松平常的事,回家经常腿都是肿胀的;护士仝宜芳才来两个多月,刚开始连孩子都不敢碰,总怕伤到他们,如今已经是照顾婴儿的一把好手;护士马新美说,逢年过节不休息、加班加点是太正常不过的事……
NICU一病区护士长张宁说,从这里走出去的护士分布在全院各个科室,都是科室的骨干力量,因为这里特别锻炼人,虽然风险高、压力大、又忙又累,但每年仍有很多护士争抢着要来;NICU二病区护士长王楠楠听着护士们说每天如何辛苦,偷偷在一边抹眼泪,这些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小姑娘们在工作中如此坚强,让她既感动又心疼。
NICU二病区主任李丽早已习惯现在的工作强度,有时候没有排班,在家休息反而觉得无聊,常常主动到病房加班。她说,在病房呆着,心里踏实,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早点把孩子的病治好,把他们送回父母的身边,特别有成就感。每当病房进新人,NICU一病区主任张惠玲都会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给他们开思想工作会,新生儿科是儿科里的特殊专业,专业特点要求很高,需要医护人员更强的责任心和爱心。新生儿科有很多现代的设备,对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要求都非常高,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患儿的每个细微病情变化都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慎独”在NICU病房里显得至关要。“和谐、合作”一直都是科室文化,所有医护紧密团结,科室氛围非常好,还不断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
不怕麻烦喂患儿母乳希望医患多些理解
因为很多患儿都是一出生就住进了NICU,父母缺乏照料他们的经验,所以NICU还专门为患儿家长开设了医生讲堂。李丽介绍,每周三周六是家属探视日,在这一天除了能通过视频探视孩子,还能学到很多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医护人员不仅会通过课件讲解,还会模拟演示,节日期间还举办活动,让家长参与搞模拟洗澡、换尿布等比赛,以便他们回家后更好的照顾孩子。
母乳喂养对孩子有诸多好处,特别是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质,为了让患儿们吃到妈妈的母乳,NICU鼓励家长来送奶,一到时间送奶的人挤满了病房门口,有专人在门口接,标好母乳的姓名和日期存好,每顿都喂给孩子,虽然工作量加大了不少,但为了孩子的健康,他们觉得忙点也很值得。
张惠玲说,新生儿科也是一个越干越有意思的科室,看着一个个幼小的生命被成功救治,能够健康成长是特别有成就感的事,以目前科室的诊疗和护理技术,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家长不放弃,绝大多数患儿的生命都能延续。
作为主抓洛阳市妇儿中心业务工作的中心副主任赵柏丽,担任新生儿科主任13年,引领着科室一步步发展壮大。她说,对于一医院来讲,除了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环境设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外,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更全面地保障母婴安全。随着大龄父母与高龄产妇的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工作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导致危重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数量也逐年上升。如果说完整的产前、产中、产后诊疗服务体系保障着产妇安全分娩,那么,不断进取、充满活力的新生儿科则是保护每一个新生宝宝安全的“守护神”。
让每个患儿都能健康成长,是洛阳市妇儿中心所有医护人员共同的目标,他们也希望,家长与医护人员之间能充分理解,团结一致,携手让孩子的生命延续下去。
摘自《东方今报》记者程慧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