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06139.html
颈动脉夹层(cervicalarterydissection,CAD)是指颈部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流流入其管壁内形成璧内血肿,从而导致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样改变。常见包括颈动脉夹层和椎动脉夹层。该病发病率低,但却是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临床当中,单侧颈动脉夹层少见,同时出现双侧颈动脉夹层就更少见了。现分享一例双侧颈动脉夹层的患者,追问病史近期频繁颈部按摩病史,推测为发病病因。现分享如下。
病例特点48岁中年女性患者,病程10小时。
临床表现:(包括主诉、简要现病史)临床表现为发作性黑曚10小时;1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双眼黑曚,多在起身由平躺到起身等体位改变时出现,持续数分钟可缓解,遂至我院门诊就诊,行磁共振未见明显梗死灶,行CTA是双侧颈动脉闭塞,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有偏头痛病史数年。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否认药物过敏史及输血史,有胆囊结石手术史,否认外伤,否认结核及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体格检查:T:36.5℃P:71次/分R:14次/分BP:/77mmhg;两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专科体查:神志清,言语流利,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无明显异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双眼未引出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双下肢肌力5级,双上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肢体及头面部感觉无明显异常。双侧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
辅助检查:我院急诊头颅CT及MRI示:未见明显出血灶及梗死灶;CTA示:双侧颈内动脉闭塞。
拟诊讨论诊断依据:患者中年女性,出现发作性双眼黑曚,既往偏头痛病史,体查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CT和MRI未见明显异常。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目前诊断1、发作性视物不清查因:TIA?为明确诊断,进一步行DSA检查,结果提示双侧颈动脉夹层,相关影像图如下:
最后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双侧颈动脉夹层)
讨论颈动脉夹层的病因或者说诱因众多,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常见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环境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创伤是颈动脉夹层的重要诱发因素,如颈部按摩、推拿、瑜伽、伸展和突然的颈部运动;2.遗传风险因子,颈动脉夹层与一种已知的单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是Ehlers-Danlos综合征)有关。其他还有一些颈动脉夹层合并其他单基因疾病,比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疾病、遗传性血色素沉积症等。该患者追问病史近期有频繁按摩颈部,考虑为夹层的诱因。所以,平时应避免频繁过量按摩动作。临床表现上:颈动脉夹层引起的脑缺血事件常常伴随霍纳征和颈部或头部疼痛。治疗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血管内支架开通均可根据实际情况个体化选择。
编辑:斜杠青年
投稿及合作:zhaojin
helian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