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脑卒中死亡和约50%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因此控制高血压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那么在降压药的选择上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呢?(一)高血压的用药原则高血压的用药原则,第一个是个体化原则,第二是长效制剂原则,第三个是联合用药原则,还有就是终身服药原则,一共四大原则。第一个是个体化原则。根据个人的年龄、遗传因素、体重指数,以及有没有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比如有没有心脏、脑、血管、肾脏、眼底等靶器官的损害选择药物,同时还要根据高血压的谷峰值,什么时候血压最高,什么时候血压最低出现的时间点,选择用药的时间。第二个就是一个长效制剂。降压药物优先选用长效制剂,即能够24小时均衡降压的药物,可以将血压保持在较平稳的水平,有效控制夜间高血压和清晨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另外长效降压药每天只需服用1次即可,患者不容易忘记,用药便携性,依从性更高。第三个就是小剂量联合用药原则。如果一种降压药物效果不好,应采取小剂量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指使用作用机制、作用靶点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这样可以使降压作用增加,副作用减少。也就是1+1大于2的一个原则,两种药物的降压作用,会远远大于一种药物,而两种药叠加在一起,它的副作用却比一种要小。第四个就是终身服药原则。高血压是我国规定的慢性疾病之一,需要终身服药。并且使用降压药以后,必须密切监测药物反应,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选择调整降压药的剂量。(二)除了吃降压药,还有什么办法能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需定时测量血压,听医嘱按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以下几种“非药物调理法”能帮助控制血压。1.每天走走路长期坚持走路锻炼,可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每次走路30——60分钟,每周运动5~7天,且必须长期坚持。走路速度可以逐渐增快,初期以散步为主,以后渐渐提高速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不觉得劳累为原则。2.早睡觉别熬夜研究发现,每晚比平常时间早1小时上床睡觉有助于降低高血压。许多睡眠不足的人,会处于长期、强烈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状态,大脑皮质兴奋抑制过程易平衡失调,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从而出现高血压。3.少吃大鱼大肉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吃动物脂肪,如:猪油、奶油等。也不能多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等。平时可食用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等。多吃碘含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碘可以很好地防止动脉硬化。4.多吃蔬菜水果比如葡萄和番茄,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即有降血压作用,洋葱内所含的烯丙羟二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酸,能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防治高血压。另有一项研究发现,熟西红柿有助于降低患者高胆固醇和高血压,进而降低心脏病危险。这可能与番茄中的番茄红素的作用有关,番茄做熟后,其中的番茄红素更好吸收。5.口味清淡一些远离各种重口味,如咸菜、辣椒、浓茶、咖啡,不吸烟、少饮酒等,多吃清淡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猪血等。6.心情放松一些情绪波动直接影响到血压波动。保持稳定、愉悦的情绪是稳定血压的关键,而紧张、压抑等情绪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不妨心胸开阔一些,平常心看待大起大落的事情,保持情绪的平和,对于控制血压非常重要。(三)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如果控制不好,会逐渐影响到身体各个器官、大小血管,甚至危及生命。1.心脏血压升高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肌肥厚;长期高血压还会使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心肌肥厚及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功能受损,最终可发生心力衰竭。2.大脑长期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变性,容易发生脑出血;高血压还会促使颅内动脉硬化,可并发脑血栓形成。3.肾脏一般高血压在持续10~15年后可出现肾损害、肾功能减退,有些患者甚至会肾功能衰竭。4.血管高血压会导致很严重的血管病变,比如主动脉夹层。一般情况下,动脉的管壁是完好的,发生病变后,主动脉容易发生破裂,极为凶险。5.眼睛高血压会损害眼底动脉,发生各种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严重者还会出现失明。(四)血压降到多少才合适?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版》的标准,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控制在以下区间内:
人群
降压目标
一般高血压
/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患者可进一步降至/80mmhg
老年(65-79岁)
首先应降至/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90mmhg
80岁以上
降至/90mmhg
糖尿病
/80mmhg,伴有老年病和冠心病/90mmhg
慢性肾脏病
无蛋白尿者/90mmhg
伴有蛋白尿者/80mmhg
冠心病
/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80mmhg,
脑血管病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为/90mmhg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准备溶栓者的血压应控制为/mmhg
妊高症
/mmhg
心力衰竭
推荐的降压目标为/80mmhg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但尚未出现心力衰竭的可先降至/90mmhg
如患者能良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80mmhg
但是,这些不是绝对值。如果合并其他疾病应综合临床症状考虑,需听医嘱,不可简单照搬。监制/杨丽责编/张勇排版/王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