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疫情爆发场检测+监测
第一步:确定腹泻病原
a.剖检腹泻仔猪后,送检肠道、肠系膜淋巴结等;确定病原为病毒、细菌、寄生虫。样品大于3份
b.采集脐带血、初乳、饲料,检测霉菌毒素,确定霉菌毒素对仔猪腹泻的影响。样品大于3份
腹泻发生后,越早采样越好。
检测方法有:
a.病毒:荧光定量PCR
b.细菌:细菌分离鉴定、大肠杆菌PCR
c.寄生虫:显微观察、病理切片
d.霉菌毒素:试剂盒
评价标准:组织样本中检测为阳性,说明猪场存在相关病毒;脐带血检测阳性说明该病原为原发性;脐带血、初乳、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说明仔猪亚健康状态。
第二步:预警下一批仔猪腹泻风险具体做法:
a.采集怀孕后期低胎龄母猪唾液、粪便,重点采集发生腹泻或呕吐的母猪,检测腹泻相关病毒。样品大于5份。
b.采集产房正在生产母猪的脐带血,检测腹泻相关病毒。样品大于5份。
检测方法:用荧光定量PCR重点检测病毒
频次:腹泻疫情发生后前4个批次都要监测;度过腹泻疫情后,每4个批次监测一次
评价标准:相关病毒检测为阳性,证明母猪在排毒。
第三步确定场内生物安全具体做法:
a.采集腹泻产房工作人员使用水靴、料车车轮、衣物上的棉试子,检测腹泻相关病毒。
b每种工具采集3份以上。
c.采集尚未发生腹泻产房工作人员使用水靴、料车车轮、衣物上的棉试子,检测腹泻
d.相关病毒。每种工具采集3份以上。已发腹泻产房,下一批母猪上产床之前,采集料斗、走廊、漏粪板、保温箱、保温垫等的棉试子。随机采样,不少于5份样本。
检测方法:荧光定量PCR重点检测病毒,
频次:腹泻发生后立即进行,每周一次,至腹泻疫情得到控制后1个月
评级标准:相关病毒检测为阳性,证明生物安全存在重大隐患。
第四步保育、育肥群体感染规律调查
具体做法:重点采集僵猪、残次猪,每栋栏舍,不少于5份样本。采集保育和育肥猪粪便、肛门试子,检测腹泻相关。
检测方法:用荧光定量PCR重点检测病毒
频次:荧光定量每月监测一次
评价标准:相关病毒检测为阳性,证明在排毒。
第五步:确保场外生物安全
具体做法:
a.采集进入猪场内车辆轮胎试子,如运猪车、运料车、猪场工作车等。每种运输车辆不少于3份。
b.采集人员通道和物料通道棉拭子,每个通道不少于3份样本。
用荧光定量PCR重点检测病毒,每月监测一次,
评价标准:相关病毒检测为阳性,证明生物安全存在重大隐患。
腹泻未发生场检测+监测第一步:监测场内蓝耳活跃情况具体做法:
分阶段采集母猪、仔猪血清,检测蓝耳抗体在猪场的活跃情况;采集后备、怀孕前期、怀孕中期、怀孕后期、2周龄仔猪、4周龄仔猪、7-8周龄仔猪、14周育肥猪的血清,每阶段采血液样10份
检测方法:ELISA检测抗体
频次:每季度一次
评价标准:抗体S/P值中超过2.5的猪只,数量越多,说明蓝耳越活跃。
第二步:预警产房腹泻
具体做法:采集脐带血,监测腹泻相关病毒。每批次不少于5份。
1.检测方法:
病毒:荧光定量
霉菌毒素:试剂盒
2.频次:
每季度一次,在秋、冬、春、季等寒冷潮湿的季节,可以增加频率
3.评价标准:
相关病毒检测为阳性,证明存在极大腹泻风险;霉菌毒素超标说明母仔猪亚健康,存在腹泻风险。
第三步:监测怀孕母猪腹泻
具体做法:监测怀孕母猪腹泻和呕吐情况,一旦出现,立即采集样品进行检测。
1.检测方法:病毒,采用荧光定量PCR
2.频次:随时进行
3.评价标准:相关病毒检测为阳性,说明怀孕母猪在散毒。
第四步:保育、育肥群体感染规律调查
具体做法:采集保育和育肥猪粪便、肛试子,检测腹泻相关病毒。重点采集僵猪、残次猪,每栋栏舍,不少于5份样本。
检测方法:荧光定量PCR重点检测病毒;
频次:每月监测一次
评价标准:相关病毒检测为阳性,证明保育猪在排毒。
第五步场外-场内的生物安全
具体做法:
a.采集进入猪场内车辆轮胎试子,如运猪车、运料车、猪场工作车等。每种运输车辆不少于3份。
b.采集人员通道和物料通道棉拭子,每种通道不少于3份样本。
检测方法:荧光定量PCR
频次:每季度一次,在秋冬季等寒冷季节,可以增加检测频率。
评价标准:相关病毒检测为阳性,证明场内外生物安全存在重大隐患。
转载请注明出处:养猪职业经理人(ID:YZZYJLR);版权合作、读者投稿事宜请发邮件至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