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乙肝患者别再犯病了才想起检查定期

  什么是乙肝监测?其实就是患者在服药中及停药后必须接受的定期检查项目,包括HBV载量(HBVDNA)、肝功能(ALT/AST等)、血常规、肾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瞬时弹性检测、肝癌标志物(AFP等)、B超、CT、HBV基因型等等。

酌情定量检测血清HBsAg、HBeAg、血清及肝组织HBVcccDNA等,检测项目虽然挺多,但并不是每个患者“全都要检”,监测项目由专科医生根据需要决定,必要时还需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肝穿刺)。

  我国不少慢性乙肝患者往往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监测,我们在门诊调查,发现80%以上忽视监测,特别是在病情比较稳定后,医院,直到病情加重才想起:“呀!我又犯病了,医院检查一下。”

  还有的患者在医院监测,以后嫌麻烦就不定期来查,拖延很久才查一次,侥幸没啥问题,便又拖延得更久,结果出现问题了,悔之无及。也有一些人认为把钱花在监测上不值得,不如把钱用在买药物上合算。

乙肝监测到底有多重要?

  其实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一项很艰巨的工程,优化用药,个体化用药,疗效预测,耐药后的补救等,专业性极强,绝对不是用上药了就完事大吉了,也不是用一阶段药“自觉不错”就一劳永逸了,必须接受监测,定期监测是慢性乙肝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有一点马虎大意,没有监测,慢性乙肝的治疗犹如“盲人骑瞎马”,时时刻刻都存在危险。

1、监测可及时了解HBV复制水平

  慢性乙肝主要是抗病毒治疗,那么“抗”得如何?HBV被抑制程度是怎样的?不监测就不知道;

  HBV是不是被快速地抑制了,如果用药后很快被抑制,还可预测远期疗效(持续性应答)较好,较持久,耐药的可能性也低;

  HBV是不是发生了“变异”(耐药),医生要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加药、减药或停药,不监测就无从下手。

  耐药后不采取补救措施,任其发展,风险很大。

2、监测可及时了解肝脏功能

  慢性乙肝肝功能损伤程度并不总是与自觉症成正比,有时损伤挺严重,但症状却不明显。

  特别是HBeAg阴性乙肝(中、老年人多见),这一特点比较明显,不能凭“自感良好”来衡量肝功能。

  我们发现有人凭“把脉”、看舌苔来推断ALT高不高,这没有科学依据,还是要定期监测才对。

3、监测可及时了解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尽管目前抗HBV药物是很安全的,但长期应用可能出现某些不良反应,发烧、头痛、恶心、呕吐、腹痛之类的不良反应病人可以感觉得到,但轻、中度肾功能损伤、血细胞减少等就很难发现,只有监测。

  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肌溶症”等,也需通过监测才能早期发现。

4、监测可了解病情程度

  通过病毒学、生化学监测,综合分析就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有无进展、恶化,或者改善?

  肝纤维化程度、有无肝硬化倾向等,从而决定是继续用药治疗还是准备停药,不监测就不能轻率决定停药。

5、预防肝癌

  监测可早期发现肝癌,给予及时治疗,如手术治疗、肝移植等,预后还是乐观的。到了晚期,谁也无力回天。

6、监测可早期发现乙肝复发

  慢性乙肝的复发是常见现象,而复发前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HBV复制(病毒学突破),或者有ALT轻、中度上升。

  所以,停药后仍然需要监测,这种监测是漫长的,很可能需要终生监测。

  复发后仍然需要抗病毒治疗,这是毫无疑义的,复发后的治疗越早越好,也只有定期监测才能早期发现复发。

7、监测是治疗路上的方向

  监测可及时和医生沟通,得到医学指导,解除某些疑惑,病人自己也会心中有数;失去监测,就是没有舵的船,在海洋里漫无目的地航行,何时达到“彼岸”,盲然不知,甚至也不知何时倾覆。

  慢性乙肝病人千万不能忘了定期监测,出院后、停药后仍然需要监测,应当说,监测是终生的。

更多人在看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1丙肝印度医疗之旅启程2个免费名额等着你2参加药物临床试验有什么风险和受益?3观察早晨第一泡尿就能看出肝脏好不好4病毒性肝炎要怎么治疗?乙肝可以治愈吗?5ALT可达到-U/L乙肝复发后症状更惊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cl/8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