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为一人生,而致八人死道义论与效

道义论与效果论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有很多同学都看过,这个有关战争的壮烈动人故事,也某种程度上体现着道义论和效果论的博弈。通过对其故事的思考、对各种有趣学说的分析,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收获,对道义论和效果论有自己的见解,有更高的处事格局。

小队的选择

8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普通人,是否值得?影片开头,白发苍苍的瑞恩来到一片公墓,回顾往事。年6月6日,美国陆军指挥部在得知他的三个兄弟全部战死沙场后,决定派出一支8人的队伍去营救他。行进中,有队员对伙伴说:“你有妈妈,我也有妈妈,上尉也有妈妈,为什么我们要去救这个瑞恩,就为了他的母亲?”没有人正面回答他,大家各自牢骚了一顿,但依旧前进。米勒上校休息中说,“每当有部下阵亡,我都会想他能拯救2个4个8个,甚至上百人的生命”“但这次只是为了救一个人”“希望这个该死的瑞恩值得我们去救”。米勒上校和小队的四次重要选择,是故事中最有深度的地方。这些选择让人十分纠结,但本质上是道义论和效果论的矛盾问题,这两者看名称便能略知一二,我们稍后再细讲,先来看看队伍的选择。第一次,遇到一家法国人,他们选择不管不顾(因为犹豫还损失了一名队员),转而去营救瑞恩,舍四就一,他们倾向于道义论。第二次,遇到一个机枪阵地,他们可以绕过去,让其他队伍来承受被埋伏的风险,但最终还是用一名队员的牺牲去换取盟军更少的伤亡,这是道义与效果论并存的选择,效果上,避免了友军可能的损失;道义上,突破了第一次选择,不再坚决执行命令,而对其他事物不管不顾。第三次选择,是一个德军俘虏的处置问题,他们做了讨论,这个德军放走了可能还会杀更多的盟军,但还是放走了,这不符合盟军的最大利益,这是道义的选择。最后一次,他们终于找到瑞恩,然而瑞恩坚持与阵地共存亡,他们没有选择剩余6个人就此返回阵地,而是和守军一起护桥。他们不但选择了效果论——留下守桥,为盟军争取时间,还要拯救瑞恩——上校让瑞恩跟紧他,一直保护着他,最后临死前对他说:“earnit”。

道德探索

8个人去救一个生死未卜的人,这本身就是一个选择。哲学上对这类问题有一个理想模型——“电车难题”。(参见示例①)这个问题设计之初,便是道义论和效果论两种思维的碰撞。道义论不重结果,认为某些命题具有普遍的,绝对的道德效力,如“不能杀人”或“不能伤害他人”;效果论则是结果导向,认为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效果,如“人的行为要以整个社会整体的福祉为准”。在电车问题中,一命换五命,社会整体福祉的损失更小。如果将那一个被绑着的人换成一个不相关的路人,你可以把他推到铁轨上去拯救五个人,会怎么样呢?标准问题里,大部分人会选择用一个人救五个人,而在这个问题中,大部分人又倾向于不伤害这一个人。为什么呢?知乎的一篇文章(参考资料9)更为透彻,他依据几位哲学家的探索指出,“伤害理论”是让人们难以选择的关键。不伤害人的情况下,选择很容易;必须伤害人的情况下,选择很难。伤害,是很多样化的,可以是肢体的,语言的,精神的。必须选择一方去伤害的问题,更是让人焦头烂额。不管怎样,在连续多次类似的举家阵亡的情况发生后,美国国防部提出了幸存者政策(SoleSurvivorPolicy)和幸存者特别分离政策。规定一家有多个兄弟应征入伍的情况,如果只剩下兄弟一人,则召回直接退役;同时一个家族的几个兄弟被分配到不同的队伍中,以免在一场战役中全部牺牲,永远避免了电影中的这一问题。而同样有意思的是,电影《天空之眼》中的指挥官为了消灭一个恐怖组织头目,对平民建筑发射了极具破坏力的“地狱火”导弹,附近一个小女孩当场去世。虽然他们可能拯救了更多人的生命,但还是有人会坚持“这就是谋杀”——“不能杀人”。年一个英国连体婴的判决书中,基于Thecriminallaw陈述的三个原则,正是出于效果论的考虑,舍弃一个没有自己心肺功能的婴儿,拯救另一个。(参见示例②,判决原文见参考15)一个与电车问题近似的实际案例发生在年6月20日,调度员面临着撞另一辆客车还是冲入居民区的选择。(参见示例③)他做了很好的取舍,最大可能地避免了损失。

活好当下

问题的答案不是绝对的,无数种原因交叉在一起,会让人心力憔悴。效果论和道义论在现实问题中,极少数情况下才会有尖锐的冲突,他们无时不刻左右着我们的生活,说小了影响我们的价值观;说大了影响法律的建设,国家的政策;更实际的意义还在于,自动驾驶技术兴起后,在必须造成伤亡的情况下,机器要遵循什么样的判断标准。这是一个古老又让人害怕却挥之不去的话题。人生由一个个选择构成。但是有些选择,并不简单,比如公司一项大生意谈错了,可以开除一个不起眼的下属,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他,又或者大家一起承担责任,每个人扣除一个月绩效,作为管理人员你会怎么做?又或者一门赛事评奖,一位队员天生造诣高,年年得奖,另一位队员基础很差劲,但是努力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人,但比赛中就是比第一位队员成绩差一点,应该怎么评奖。无数的小选择构成了生活的大致轮廓,每一个选择都会在道德层面影响我们的习惯,这些问题,没有孰对孰错,没有标准答案。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并且是祖国高速发展的年代。没有生死的选择,很少伤害他人的选择,更多是就业还是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这类,都不那么坏的选择,我们真的很幸运。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所有人,遇到类似的问题,都能仔细权衡,也都能像瑞恩一样,对得起自己美好的一生。(老年的瑞恩来祭奠战友)

参考示例

①一辆失控的列车在铁轨上行驶。在列车正行进的轨道上,有五个人被绑起来,无法动弹。列车将要碾压过他们。您正站在车站内,离改变列车轨道的操纵杆很近。如果您拉动此杆,则列车将切换到备用轨道上。但是,您会注意到备用轨道上只有一个人被绑着。您有两种选择:①什么也不做,让列车按照正常路线碾压过这五个人。②拉下操纵杆,改变为备用轨道,使列车压过备用轨道上的另一个人。

②年8月25日,英国地方法院许可强制进行一场分离手术的判决,父母自始至终坚决反对。Mary和Jodie是一对连体婴,但Mary没有自己的心肺功能,不做手术,几个月后两个孩子都会死掉,做手术,则Mary当场死亡。法院的总结陈词中Thecriminallaw一节说,”Maryis,sadly,self-designatedforaveryearlydeath。”因为她的心脑肺功能都是无用的,提前结束Mary的生命是不道德的,不救助Jodie也是不道德的,最后基于三个原则,认为还是应该手术。

(i)theactisneededtoavoidinevitableandirreparableevil;

(ii)nomoreshouldbedonethanisreasonablynecessaryforthepurposetobeachieved;

(iii)theevilinflictedmustnotbedisproportionatetotheevilavoided。

也就是,应该避免不可挽回的灾祸(Jodie之死);不能做超出合理需要的事情;所造成的的罪恶不应当与避免的,不成比例。

③一辆载有木材和建筑材料的联合太平洋铁路货运列车在洛杉矶商业市郊出轨。如果失控列车驶入洛杉矶的联合太平洋船厂,不仅会造成损坏,而且可能与停于该地的一辆客运列车碰撞,调度员命令将失控列车调车到第4轨,通过一个住房密度低,居民主要是低收入居民的地区。切换到第4轨的速度为每小时15英里,调度员知道火车的行驶速度明显加快,因此很可能导致脱轨。这列火车载有吨货物,主要是木材和建筑材料,随后出轨进入加利福尼亚州的居民区,撞上大街上的几栋房屋。在其中一所房屋中睡着的一名孕妇受伤,但设法通过窗户逃脱,并没有被掉落在她周围的木材和钢制火车轮砸伤。

参考文献等

1.[英]维基百科-诺曼底登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cl/5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