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临沂医疗卫生交流群:
卫生类备考计划:五大科目考情、知识点及18年统考原题已经为各位小主准备好了,大家对号入座,备考学习上岸,我们绝不松懈!!小医姐会一直陪各为小主到考前!
事业单位(卫生)统考已出
报名时间:2月13日
考试时间:3月16日
还剩多少天小医姐也不在这重复啦
备考方向正处在迷茫的小主们
有福啦
小医姐给大家送备考资料啦
18年统考原题及配套考题
每周都会给大家进行更新
考情分析内科学:有机磷农药中毒、血友病、嗜铬细胞瘤、肝癌、FanConi(范可尼)贫血、COPD、肺栓塞、急性心力衰竭、Alport综合征、恶性贫血、肥胖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死、尿路感染、类风湿关节炎、房室传导阻滞、肺心病、肝性脑病、Hornor综合征、糖尿病、瘫痪、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DIC、颅内高压症。
外科学:脑疝、休克、自体输血、甲亢的外科治疗、早期妊娠的诊断、麻醉、结直肠癌、血管炎、青枝骨折、外科感染、肠梗阻、乙状结肠扭转、肱骨外上髁炎、膈下脓肿、心肺脑复苏、输尿管结石、烧伤、阑尾炎、半月板损伤、化脓性骨髓炎。
妇产科学:卵巢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妊高症、产前检查、婚前医学检查、产后出血。
儿科学:手足口病、肺炎、惊厥、等渗性脱水、房间隔缺损、胎儿生理、新生儿窒息。
生理学:胰岛内分泌、ABO血型、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病理学:胃癌、良恶性肿瘤区分、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学:PPD试验、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药理学: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心绞痛药、抗结核药。
组胚:干细胞。
微生物:灭菌、甲型流感病毒、细胞膜基本功能、幽门螺杆菌感染。
生化:DNA复制、脂溶性维生素、酮体生成。
免疫:免疫调节。
皮肤性病学:皮肤原发性损害。
耳鼻喉:鼻咽癌。
传染病学:潜伏期感染、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及甲型流感
卫生统计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环境卫生学:大气污染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有机磷中毒的症状
卫生法规: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婚前保健
1.枕骨大孔疝又称为小脑幕切迹疝,可由颅内高压作腰椎穿刺术、释放脑脊液过多过快引发,临床表现为突发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双瞳孔不等大等临床症候群。
考点1·脑疝★
1.脑疝主要包括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2.小脑幕切迹疝瞳孔改变:患侧瞳孔变小,对光反射迟钝。病情加重后,患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上睑下垂、眼球外斜。
3.小脑幕切迹疝最有意义的临床体征是患侧瞳孔散大。
4.枕骨大孔疝常见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早期可出现呼吸骤停,晚期可有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表现。
5.小脑幕切迹疝时,疝入小脑幕裂孔的组织是颞叶沟回。
6.容易引起枕骨大孔疝的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是第四脑室肿瘤。
7.枕骨大孔疝为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推挤向椎管内。
8.枕骨大孔疝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因脑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早期,病人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9.枕骨大孔疝的治疗原则为降低颅内压,缓解病情,争取时间,尽快手术。
考点2·颅内高压★
1.成人的正常颅内压为70~mmH2O,儿童为50~mmH2O。
2.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头痛(为持续性发作)、呕吐(与饮食无关的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
3.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客观体征之一。
4.生命体征变化为血压升高、脉搏徐缓、呼吸不规则(深慢),称为“库欣反应”。
5.CT是诊断颅内病变首选检查。
6.腰椎穿刺可诱发枕骨大孔疝危险,故应慎重进行。
7.非手术治疗包括限制液体入量,激素治疗,冬眠低温疗法,过度换气减轻脑水肿,预防和控制感染,镇痛等对症治疗。
8.降低颅内压使用高渗性脱水药(20%甘露醇)和利尿药(呋塞米等)。
9.冬眠低温疗法可降低脑耗氧量。
10.手术去除病因是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1.若难以诊断,可行脑室体外引流。
2.30岁女性,诊为左侧卵巢囊性肿瘤1月,10分钟前快速变动体位时,突发左侧下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肢体末端湿冷,血压下降,初步考虑为:
A.肿瘤转移B.肿瘤蒂扭转
C.肿瘤恶变D.肿瘤脱落
考点·卵巢肿瘤★★★
1.分类:
(1)上皮细胞肿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肿瘤
(2)生殖细胞肿瘤:崎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
(3)性索间质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瘤、支持-间质细胞肿瘤。
2.转移途径直接蔓延、腹腔种植、淋巴转移是卵巢恶性肿瘤的主要转移途径。
3.临床表现
(1)卵巢良性肿瘤:瘤体较小时多无症状,瘤体增大时,感腹胀或腹部可扪及肿块。检查:见腹部膨隆,包块活动差,叩诊实音,无移动性浊音。
(2)卵巢恶性肿瘤:早期无症状。晚期主要症状为腹胀、腹腔积液及其他消化道症状;三合诊断可在直肠子宫陷凹处触及质硬结节或肿块,肿块多为双侧,实性或囊实性,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差,与子宫分界不清,常伴有腹腔积液。有时可在腹股沟、腋下或锁骨上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4.并发症:
(1)破裂:小的囊肿或单纯浆液性囊腺瘤破裂时,患者仅有轻度腹痛;大囊肿或崎胎瘤破裂后,患者常有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破裂也可导致腹腔内出血、腹膜炎及休克。
(2)蒂扭转: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卵巢肿瘤扭转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典型症状是体位改变后突发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甚至休克。
(3)癌变:生长迅速应考虑恶变可能。
(4)感染。
5.立即手术治疗。良性肿瘤可在腹腔镜下手术,恶性肿瘤一般采用经腹手术。
3.儿童手足口病是以手、足和口腔疱疹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危重者可引发脑干脑炎等而危及生命。该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肠道病毒71B.腺病毒
C.柯萨奇病毒A16D.Echo病毒
考点·手足口病★★
1.病因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感染常见。好发于3岁以内的儿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2.临床表现
(1)普通病例:可在手、足、口、臀等四个部位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
(2)重症病例:在发病1~5天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3.治疗
(1)普通病例:对症处理,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重症病例:
1)控制颅内高压:甘露醇降颅压,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2)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
3)酌情注射免疫球蛋白。
4)对症治疗:降温、震惊、止惊。密切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轻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呕吐、出汗较多、胸闷、血压升高、肌束震颤等。血胆碱脂活力30%~50%。
考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1.中毒机制:有机磷进入机体后,抑制胆碱酯酶(ChE)活性,从而使乙酰胆碱(ACh)在体内堆积,引起一系列毒蕈碱、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常死于呼吸衰竭。
2.临床表现
(1)毒蕈碱样症状(M样症状):平滑肌痉挛、括约肌松弛、腺体分泌增加、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多,针尖样瞳孔。
(2)烟碱样症状(N样症状):在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处ACh蓄积过多,出现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交感神经节受ACh刺激,其节后交感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儿茶酚胺,表现血压增高和心律失常。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妄、抽搐、昏迷。
(4)局部损害:如过敏性皮炎、皮肤水疱、剥脱性皮炎等。
3.诊断:有机磷杀虫药接触史、呼出气大蒜味、瞳孔缩小、多汗、肌纤维颤动和意识障碍等,监测全血胆碱酯酶(ChE)活力降低,可确诊。
4.治疗
(1)立即将患者撤离中毒现场。
(2)迅速清除毒物
(3)解毒药:首选氯解磷定(N样症状)、阿托品(M样症状)。
(4)阿托品化: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心率增快(90~次/分)和肺湿啰音消失。此时,应减少阿托品剂量或停用。
(5)阿托品中毒:瞳孔明显扩大、神志模糊、烦躁不安、抽搐、昏迷和尿潴留等。若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停用阿托品,使用毛果芸香碱解毒。
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手术后出现严重手足抽搐表现,其发生原因为:
A.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B.误伤甲状旁腺
C.维生素D缺乏D.甲状腺功能不全
考点·甲状腺功能亢进★★
1.甲状腺毒症是指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在甲状腺性甲亢的原因中,以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最常见,占甲亢80%以上。好发于20~50岁女性。
3.甲状腺毒症:各系统代谢亢进的表现。
①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手、舌、眼睑细颤。
②心血管系统:与活动无关的心率加快,最常见心律失常:房颤;甲亢性心脏病特点:甲亢控制后心脏症状即缓解。
③消化系统:腹泻。
④青年男性,甲亢后出现四肢无力,可能是低钾引起的周期性瘫痪。
4.体征:
(1)视诊:程度不等的弥漫性甲状腺肿。
(2)触诊:质地中等,无压痛,甲状腺上、下极可以触及震颤。
(3)听诊:闻及血管杂音。
(4)眼征:突眼。
(5)有胫前黏液性水肿。
5.实验室检查:
(1)首选功能检查:T3、T4升高,TSH下降(更为敏感)
(2)Graves病:TrAb(Tr抗体)
(3)I摄取(摄碘试验):高峰期在24小时出现。表现为总摄取量增加,摄取高峰前移。
(4)基础代谢率测定:在安静、空腹时进行。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正常值为±10%;+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60%以上为重度。
6.治疗
(1)药物治疗:适应症:用于症状轻,肿大小的患者
①首选药物:硫脲类,例如丙基硫氧嘧啶(PTU)
②咪唑类:甲巯咪唑(MMI、他巴唑)。
a.作用机制: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抑制过氧化物酶;
b.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
c.停药指征:只要出现白细胞<3×/L或中性粒细胞<1.5×/L必须立即停药加用升白药;
d.PTU有肝脏毒性:肝炎不用;
(2)放射性核素:I发出β射线。绝对禁忌:孕产妇、哺乳期。常见不良反应:甲减
(3)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最为有效)
①绝对禁忌:18岁以下不手术。
②适应症: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高功能性腺瘤、症状严重、药物无效需要手术、出现压迫症状。
(4)孕妇甲亢治疗:首选丙基硫氧嘧啶,如果药物无效手术(手术时间窗:只在孕4-6个月),有严重压迫症状,可随时手术。
7.甲亢术前准备
(1)把脉率控制在90以下,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有哮喘不能用)。
(2)症状严重,必须先控制症状方可手术。
(3)术前用药:①复方碘溶液:只用于术前准备和甲亢危象。机制:抑制甲状腺素释放,抑制蛋白水解酶,使血流减少,腺体变硬,从而好手术。
8.并发症
(1)术后最严重:呼吸困难、窒息。
(2)术后出现手足麻木、抽搐:损伤甲状旁腺出现低钙,立即静脉注射钙剂。
9.甲亢危象:主要病因是术前准备不够,临床表现为高热、大汗淋漓、心动过速。治疗:丙基硫氧嘧啶加糖皮质激素加碘剂。绝不能用肾上腺素,降温禁用水杨酸制剂(可导致出汗、休克,症状加重)。
6.57岁男性,因乙肝性肝硬化5年,肝区疼痛5个月诊为原发性肝癌,影像提示肝区4个大小不等病灶,肝部转移病灶。目前该患者适宜的治疗方案是:
A.肝移植B.手术切除病灶
C.肝动脉栓塞D.经皮穿刺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
考点·肝癌★★★
1.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是最主要病因。其它包括肝硬化、黄曲霉菌、亚硝胺类。
2.分型
(1)病理形态分为结节型、块型(最多见)和弥漫型。
(2)病理组织学上分为:肝细胞肝癌(HCC最多见)、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
(3)按肿瘤大小分为:微小肝癌(直径≤2cm),小肝癌(>2cm,≤5cm),大肝癌(>5cm,≤10cm)和巨大肝癌(>10cm)。
3.转移
①肝内转移:最早、最易发生。
②血行转移:最常见于肺。
③淋巴转移:最常见于肝门淋巴结。
④种植转移:少见。
4.临床表现
(1)肝区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2)肝脏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边缘不规则,触痛。
(3)全身消化道症状: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可伴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晚期出现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
(4)伴癌症状: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和高胆固醇血症。
5.肝性脑病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如突然腹部剧痛,产生急腹症,常是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所致。
6.辅助检查
(1)甲胎蛋白(AFP):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的标志物,阳性率70%。用于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血清AFP≥μg/L,持续性升高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和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对AFP逐渐升高不降或>μg/L,持续8周,应结合影像学检及肝功能变化作综合分析或动态观察。
(2)超声:有诊断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查。筛查首选。
(3)CT:对1cm以下的肿瘤的检出率达80%以上。
(4)肝穿刺活检:确诊。
7.治疗:
(1)手术治疗:根治的最好方法。
(2)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是非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常用方法。
7.下列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清“标志物”的是:
A.心肌醇B.心肌肌钙蛋白I(CTnI)
C.BNP-B型脑钠肽D.心肌肌钙蛋白T(CT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