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正在经历变革,在未来低回报的投资预期之下,成本变得至关重要,而指数投资会进一步崛起,”美国基金领航(Vanguard)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麦克纳(F.WilliamMcNabbIII)在美国费城接受财新记者的访问时如此说到。
“最后的最后,这只是一场数学游戏,”麦克纳说。
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是目前两大基本投资策略,主动投资是指投资者运用判断力,决定买入或卖出一家公司的股份,赚取回报。
被动投资则是通过广泛投资于目标市场中很大一部分证券的方式,以求复制市场的整体回报率,而非赢过市场,这种投资方式令其管理成本远低于主动投资。被动投资最常见的一种投资方式是指数投资,即被动投资。
根据国际评级机构Morningstar数据,以管理资产总额计算,目前,美国被动型基金已占到共同基金(MutualFund)的三分之一,而在三年前,其占比还是个位数。
大量的资金正在从主动投资涌向被动投资。Morningstar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主动型基金全月录得亿美元的流出,而被动型基金则继续“吸金”,约有亿美元的流入。
麦克纳向财新记者表示,人们开始选择被动型投资的原因很简单——“假设在同一个市场中,主动型基金与被动型基金都取得了平均9%的回报率,但你要向前者支付1.5%的管理费,因为主动型基金经理在更新投资选择时往往会产生更多的成本开支,而自动追踪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只要0.2%的成本。”
根据Morningstar数据,年,美国主动型基金的平均成本为0.75%,被动型基金的平均成本则约为0.24%。
麦克纳续指,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主动型基金平均9%的回报率意味着有的基金经理或许能赚10%,而有的可能只有3%,“所有人都想超越市场,而不是达到平均数即可,但问题在于你很难猜中谁会是那位获得10%的基金经理,这就是指数基金崛起的原因”。
不过,麦克纳也坦言,目前指数投资只是在美国等成熟市场发展迅速,全球占比仍然很低,尤其是当一个资本市场上有很多个人投资者的时候,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基金经理们很容易胜过市场。
“我们认为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散户越来越少,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这样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们想要胜过市场就变的越来越难,如此来看,指数基金在全球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这在以散户主导的中国市场似乎并不试用?
不过,麦克纳表示,目前,越来越多中国机构投资者也开始接受指数基金,甚至比美国的部分机构投资者更加开明,“你不需要向他们解释太多,他们已完全了解”。
江山做的各个市场数据统计:
时间:从1月16日到4月7日
A股大盘涨幅:5.59%
美国道指涨幅:3.88%
标普涨幅:3.53%
德国法兰克福指数涨幅:5.8%
香港恒生指数涨幅:6.82%
国际黄金涨幅:4.26%
个股平局涨幅:0.28%
个股涨幅最高的是至纯科技%,最低的是上海普天负40%,除去停牌的,共计只票,53个交易日。
1,11周大概发行55只新股,如果去掉新股带动的涨幅,个股平均涨幅更低。
2,个股涨幅超过50%的一共只,除去新股还有只,抓取一直翻倍牛股的概率是/=0.03%。
3,个股涨幅0--20%的票只,跌幅0-20%的票只,你分别抓到了几只?
反问自己:
1,大盘从春节前的点到点的过程中,个股涨幅是不是大部分低于大盘指数上涨呢?这是不是符合指数型投资呢?
2,大盘指数投资需要开通股指期货,但是股指期货资金门槛是50万,所以转移视线做黄金指数型投资,是不是符合这一策略?
3,在年巴菲特就和对冲基金经理们有个赌约:十年为期,对冲基金的收益跑不过标普指数,今年是到期时间,对冲基金收益目前2.2%,标普涨幅10%,指数型投资完败对冲基金。
江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