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数学文化征文比赛的评选结果出来了,感谢大家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本次征文共收到43位作者的43篇征文,通过专家评委打分,最终评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20名,同一作者取最高奖。一等奖1名:号傅薇:折纸思路新解百年数学题二等奖4名:号刘娜:勾股定理教学案例及其实践思考号周光平:邂逅数学小说《平面国》号张中兴:让“冰冷的美丽”重回“火热的思考”,轻松学点微积分号李继龙:在历史的长河中再现与学习——勾股定理的证明三等奖10名:号张雁冰:探寻无穷的可视化表示——《数学与艺术:无穷的碎片》阅读心得号刘睿冰:数学的诗与远方——读《带着数字和玫瑰旅行》有感号赵蕊:曲线救国——读《数学史概论》号吴晨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号朱善军:带着问题学习数学号吴有鸿:浸润数学文化,回归数学本真——基于HPM视角下的“勾股定理”教学探究号刘兴华:重读经典,感悟数学文化与传承号刘瑞祥:《几何原本》第五公设有关命题简介号宋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融合——以《圆的认识》为例号周红:发散数学思维——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优胜奖20名:号林琳琦:我不是完美教师,但是我讲道理!——《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读书心得号乔书沛:浅析数学文化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号罗伟:《数学教学论》读后感号许砚竑:酌古斟今,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的思考——读《九章算术》有感号罗伟:《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书房与教室间穿行的教研人生》读后感号吴小宝,汪云: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号刘萌戈,王颖盈,刘辨学:义务教育第一学段中七个除法相关概念的一种理解号李鸿睿:读《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创作——山洞闯关记号庞斯予:艺术中的数学,数学中的艺术——读《列奥纳多?达?芬奇传》有感号吴光安:立德树人,数学有责——读《数学学科德育——新视角·新案例》有感号刘萌戈:不一样的数学题——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外读物号段明瑄:X队长和Y队长的迷宫历险记号黄斌:列表法在方程中的应用号周冰雁:《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读后感号舒云水:读书与写作号麻晨晟:读《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有感号李强:读《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有感号骆培:《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读后感号乔书沛:从一道解析几何题看数学的美学价值号叶子:读《数学文化中的美育渗透》有感
奖品:
一等奖1名,奖品:价值元的图书大礼包1份+量子扑克1副+科学日历1本+《上帝的骰子》作者签名书1本。二等奖4名,奖品:价值元的图书大礼包1份+量子扑克1副+科学日历1本+《上帝的骰子》作者签名书1本。三等奖10名,奖品:价值元的图书大礼包1份。优胜奖20名,奖品:指定图书一本。附部分作品点评意见:号作品点评汇总●作者作为折纸爱好者和数学爱好者,对“主教冠”几何剖分的研究令人叹服。●本文作者从一个数学爱好者的角度,用折纸的思路详尽地剖析了一个经典而又古老的几何剖分问题,细细读来惊喜连连.说理透彻兼具思维之绝;图文并茂兼顾运算之妙.为作者的数学爱好点赞,为作者的数学执着鼓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对全国广大千千万数学爱好者的一种精神层面的鼓励与享受.●折纸,古老游戏后的数学原理,有着永恒的魅力。作者的设计方案,有继承又有创新。●主题2中较好的作品不多,38号介于两个主题之间,是对折纸的新思路新解法,在这篇文中,既呈现了百年数学题的介绍,又对这些数学题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新解法,作者对数学教育和数学研究有较好的理解,能挖掘数学背后的原理,触类旁通,开展数学的相关研究,同时在研究上有一定的深度,而且能够基于原有数学问题进行扩展,在文章陈述逻辑上也较合理,既让读者感受到了数学史的相关问题,也让人们认识到对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意义,对读者有有启示,能鼓励读者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主题较为新颖,阐述较为具体,向读者解释了这道世界难题究竟是如何通过折纸思路解出的,并且充分展现出解出此题过程之艰辛与历时之长久。文章图文较为杂乱,虽能让读者直观的看到解题过程,但思路略为混乱,语言不够精简。●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觉得这位老师在折纸与数学折纸有着深厚的功底,对数学折纸有着深入的研究及极大的热忱。我想一个老师在数学的某个小领域里有着自己专业的研究,值得我去学习与尊敬。●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