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
大家好,在我们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来访者,他们经历巨大的创伤性事件后,精神萎靡、情绪波动、难以适应正常的人际、工作和生活。通常,这类来访者可能会被诊断为应激相关障碍类精神疾病。因此,今天我们跟大家聊聊应激相关障碍的相关知识。
应激相关障碍的概述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Disorders)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
也就是指人在心理、生理上不能有效应对自身由于各种突如其来的、并给人的心理或生理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而导致的各种心理生理反应。
应激相关障碍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1)应激源(2)个人素质;
应激源包括:
(1)慢性应激源:部队军事化环境、地域性环境、人际关系、职业压力、婚姻、家族矛盾;
(2)急性应激源(重大应激源):地震、洪水、车祸、空难、军事演习、战争、恐怖袭击、重病(如癌症);具有突发性、灾难性、威胁性的特点。
个人素质包括:
(1)人格特点:性格怯懦,固执,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或感情用事;
(2)躯体状况:躯体健康状况不佳,有慢性疾病或智力低下者等。
应激相关障碍主要包括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三大类。
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急性应激障碍(acutestressdisorder)是指常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大多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预后良好,一般在一个月内未缓解者,不做此诊断。
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1)定向障碍、注意狭窄;
(2)言语缺乏条理、有自发言语;
(3)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
(4)偶见冲动行为、事后部分遗忘。
2、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
(1)表现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2)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
(3)话多,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
(4)部分病人表现为运动性抑制—木僵状态。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PTSD的临床特征:
(1)暴露于创伤性事件;
(2)有强烈的恐惧、无助或恐怖反应;
(3)持续再体验创伤性事件;
(4)持续回避相关刺激。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回避、再体验、高度警觉。
(1)回避表现为:情感麻木、寡言少语、与人疏远、兴趣减少;
(2)再体验表现为:痛苦的梦境、不由自主的回忆创伤事件、事件诱发;
(3)高警觉表现为:失眠、持续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
适应障碍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是指在可以辨认的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的影响下,由于易感性,适应能力不良,个体对该应激源出现超出常态的反应性情绪障碍或适应不良行为,导致正常工作和人际交往受损。
适应障碍的程度一般较轻,持续时间不长(不超过6个月),随应激事件的消除和应付能力的改善而恢复。
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也可出现一些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
(2)以抑郁心境为主的症状表现为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可伴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其程度相比重型抑郁心境较轻,迟滞现象不明显,有激越性抑郁的特点。
(3)以焦虑为主的症状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可有心慌、呼吸短促、窒息感。有的病人则表现为抑郁、焦虑的混合状态。
(4)以品行障碍为主症者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一些品行障碍与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如逃学、斗殴、偷盗、说谎、物质滥用、离家出走,过早性行为等。
(5)也有的表现为情绪和品行障碍共同存在,或仅表现为躯体不适、社会退缩、工作和学习能力受抑制为主的形式。
未完待续
主讲:郭力一一一一
文字稿整理:曹莹莹、钟妍
编辑:谢依钢一一一
温馨提示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朋友存在以上的困扰,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在规范用药的基础上,并坚持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预约)一一
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