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医院生殖中心就诊人数大幅增加,很多40岁以上的妈妈们为了拼个二孩往往都会借助辅助生育技术,即做试管婴儿。
因此,国内多位生殖医学专家呼吁,二胎生育孕前、孕期,以及产时、产后的临床管理将会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有待临床重视及规范,尤其要重视二胎孕前评估至关重要。
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开放。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年全年我国出生人口万人,比上年多增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6‰,比上年提高0.9个千分点。但高龄产妇生育二孩比率逐渐提高,35岁以上的高龄孕产妇比例明显增加。今年1~4月的比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七成,广州等一些珠三角城市,甚至增加了近一倍。这就反映出一些人是在“补救式生育”,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生育年龄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这样的形势,给卫生计生的资源分配使用,带来一定压力,也将给托幼以及幼儿园等工作带来挑战。
事实上,从医学和社会学观点来看,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29岁左右,最好不要超过35岁;男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35岁以上女性要想怀孕的话,会面临怀孕难、流产率高、并发症、畸形发生率增高等问题。
据英国人类生殖与胚胎管理局公布的《不孕症指南》报道,35岁女性生育能力仅为25岁时的50%,到40岁时下降到35岁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