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放宽二胎政策以来,很多育龄期的已婚女性都在准备孕育第二个宝宝。产科是迎接新生命的第一站,二胎政策的到来会给产科带来怎样的影响?近日,我们走进了文山州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医院产科,采撷到了一些产科的故事。
剖宫产宝宝出生瞬间
“产妇安全、宝宝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一个雨夜,凌晨4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中的张晓静。“张姐,医院转来一名合并妊高征的高龄产妇,目前胎儿情况不好,急需行剖宫产手术……”张晓静是医院产科的一名医生,工作已有20多年。当天,虽然是她的休息时间,但同时带着二线班,一旦值班医生忙不过来,就得赶到科室加班。接到电话,她没有丝毫停留,迅速起床,医院。这样的事对于产科的医务人员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二胎政策放宽以来,本就繁忙的产科更是异常忙碌。产科的82张床位,一直以来均是满员状态。最忙的一天接收新入待产妇20多人,剖宫产和顺产20多人,待产20多人。42名医护人员,基本上都在超负荷工作。从早上7:30分开始,产科新一轮值班医护人员就开始奔忙在各自岗位。医生忙着查房、处理医嘱、与产妇和家属沟通说明病情、手术等,通常要忙到晚上7、8点才下班,有时甚至要到凌晨一两点。而下了夜班的医生也同样回不了家,还得完成所管床位的手术,整理出院病历等。产科的护士们则是三班轮换,穿梭在各个病房,监测胎心、基础护理、新生儿洗澡、健康教育、办理出入院、术前准备、术后处理、乳房按摩、床上洗头沐浴、待产……每天连续工作时间通常11小时以上。然而她们始终面带微笑,像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位孕产妇。
微笑天使
有一天,6名孕妇几乎同时进入产房待产,刚下班的产科医务人员又全部回来加班……“我是一名产科医生,虽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和孩子,但每当看到产妇安全、宝宝健康,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欣慰,再苦再累都觉得值。”刚刚走出手术室,一脸疲倦的张晓静谈到自己的工作时这样说。
胎心监测
“我们都是准妈妈,更能理解孕产妇想什么”
作为都是女性的科室,产科也有9名怀孕的医护人员。面对那么多孕产妇,科室没有办法兼顾每一位怀孕的医护人员。所以,只要身体还能够承受,她们依然挺着大肚子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生产的时候。
怀孕5个月的助产士谢仕荣,孩子是好不容易怀上的。所以同事们都尽量地关照她,让她不要太累。面对加班加点忙碌的同事,小谢坚强地说:“没事,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对于过于肥胖的孕妇来说,因为产力不够及胎儿体重偏重等原因,顺产时出现难产的可能性较大。一次,一位体重90公斤,身高cm的孕妇始终坚持顺产,医护人员只能尊重她的选择,竭力做好助产工作。随着产程的进度,宫缩的间歇越来越短,强度越来越大,孕妇额头的汗水渗湿了头发,疼痛和恐惧让她几度想要中途放弃顺产。谢仕荣帮她擦了擦汗,然后打开音乐对孕妇说:“宫口已经开全了,再加把劲孩子就出来了。跟着我的节奏呼吸和用力,你一定可以的。”悠缓的音乐声中,谢仕荣一边精心护理,一边耐心鼓励。慢慢地,产妇疼痛感和恐惧感减轻了。经过两小时的努力,孩子顺利生产。出院时,产妇将感激之情留在了科室的留言簿上。谢仕荣说:“我也是快要成为母亲的人,更能理解她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所以能做的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她们更多的爱,尽量减少她们的痛苦。”
精心护理新生儿
“生命高于一切,有爱就有希望”
医院是全州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救治中心,为全州危急重症孕产妇保驾护航。
一个周六的中午,主班医生张晓静和钟绍晶刚从手术室下来,正准备吃午饭,突然接到某乡镇卫生院“一名产妇顺产后子宫内翻并大出血”的急救电话。她们立即上报科室主任,联系输血科、收费室、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医院时,产妇因大量失血已出现休克症状,鲜血从救护车一直流到手术室。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救治工作中,仅用3分钟,患者的入院、配血等术前工作全部准备完毕。考虑到产妇仅20多岁,要尽力为其保住子宫。医生们先行子宫手法复位后一针针为产妇行捆绑式缝扎,避免再次内翻出血。由于准备充分,救治迅速,产妇脱离了生命危险。术后,医护人员在手术室一直观察产妇病情直到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恢复,确认产妇脱离生命危险才送回病房。而此时,办公桌上那堆盒饭早已变得冰凉……
抓紧时间吃盒饭
而这样被耽误的午饭究竟有多少次,所有人都已经无法记清。因为在时间和生命面前,产科的医生护士们舍弃和忘记的已经太多太多,而不仅仅是一盒热饭、一杯热水。
“虽然有时不被理解,但我们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
“医院,你们就应该承担所有责任,为什么做手术还要让我们签字?”手术室外,一名家属满脸怒气,不管医生怎么解释,就是不同意签署手术同意书。而手术室内正躺着他胎盘面积早剥1/3,阴道大流血的妻子,生命危在旦夕!产科的医生并没有与家属计较,“我们共同的目标都是妈妈安全,宝宝顺利出生,你的担心我们理解。但综合分析你老婆目前的情况,我们还是建议做手术……”为尽快争取手术时间,医护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向家属解释产妇当前的情况和做手术的必要性,争取到了家属的支持。当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从手室术推出来的那一刻,此前和医生争得面红耳赤的家属满脸歉意,紧紧地握着医生的手,连声说:“谢谢你们!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初为人父的喜悦
一天,助产士吴廷丽和杨云媛值夜班,她们都在忙着抢救产妇,所以没有及时为一名产妇行口腔护理。待忙完后,吴廷丽赶紧来到病房为产妇做口腔护理,结果家属摆摆手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才过来做口腔护理,你们的优质护理体现在哪里了?”吴廷丽诚恳地解释说:“实在不好意思,刚才我们在全力抢救一名重症产妇,所以来做口腔护理的时间晚了几分钟,希望你们理解。但作为新生产妇,口腔护理还是十分必要的,不能少。”看着真诚的护士,产妇和家属没有了之前的怨气,愉快地接受了口腔护理。
专注工作
“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履行好职责使命。我觉得最辛苦的就是我的同事们,她们上班的时候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下了班也没能好好休息。即使有时得不到病人、家属甚至家人的理解,她们依旧热爱着这份神圣的事业。”产科主任谢怀红这样说。其实,作为主任和护士长,作为产科的带头人,她和护士长梅英的责任、辛劳、付出,也是不用多说的。
萌哒哒的小宝宝
翻开产科近期的留言本,几句话、几行字、一页两页纸,有长有短,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难忘的情景,流露着对产科医护人员的尊敬和感激。“年8月30日下午,医院产科。医生医术精湛,护士耐心细致。在产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我的身体日渐康复,宝宝茁壮成长。在此,我及我的家人对农晓医生、吴廷丽护士等产科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示衷心感谢!”。“8月21日凌晨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从20日晚10点30分开始疼痛,到21日凌晨3点38分,期间5个小时一直在疼。医院妈妈课堂上了一节关于如何呼吸降低宫缩疼痛的课,让生产的疼痛减轻了不少。医院产科的医生和护士们!”……还有以前的留言本,我们没有打开,相信还有很多故事,很多让孕妇、产妇铭记的名字。
这就是产科的故事。孕妇、产妇、宝宝、医生、护士,主角永远不变。生命、幸福、顺产、手术、风险,主题永远不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情节,都融入了产科人的爱岗、敬业、责任、荣誉和奉献。这,就是产科永远不变的主线。
·本文来源于医院(熊兴莲)·
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