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孕前没有高血压,孕后就不用担心了吗

降温天气,

容易引起人体血压的波动。

对于孕妇来说,

妊娠期高血压是女性怀孕期间特有的疾病,

冬季也是它的高发期。

很多准妈妈认为,

怀孕前没有高血压的征兆,

怀孕后是不是就不用担心了呢?

医院产科专家李敏主任的解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这几种高血压有什么不同呢?

妊娠高血压

孕20周后出现

如果在怀孕20周之后,准妈妈出现了高血压的症状,而且在她的尿液检测中并未检测出蛋白质的话。那么,此孕妇便会被断定患上妊娠高血压,也称为妊娠诱发高血压。

子痫前期

孕前正常孕后出现

子痫前期指的是准妈妈怀孕前血压正常,怀孕后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大多数时候出现在怀孕37周以后,不过孕中期、分娩过程中甚至分娩之后(特别是刚分娩后的48小时内)都有可能会形成。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孕前血压就不正常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指的是怀孕前就有慢性高血压,然后再发生子痫前期。

分清了这几个概念,

我们就应该明白,

即便孕前没有高血压类疾病,

怀孕后也可能出现。

那么哪些准妈妈是高危人群?

体型偏胖的人

35岁以上的准妈妈以及较年轻的初产妇

营养不良、贫血的准妈妈

有高血压家族史

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的准妈妈

精神压力过大的准妈妈

如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

做好产前检查。产前检查能够筛查出高风险人群,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妊高症孕妇蛋白质摄入比正常孕妇每天要少17—20克,所以准妈妈要加强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每天摄入的钙量至少要达到1克。多吃牛奶、海带、鱼贝和芝麻等食物。

适度锻炼,合理安排休息,要遵循低盐、低糖和低脂原则,讲究营养均衡。孕期的增重应控制在10—12公斤,如果达到了13—15公斤,妊高症发病的几率会增高。

妊娠期高血压的三大表现为: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如果准妈妈出现水肿、头晕、头痛、上腹不适、胸闷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检查,以便及时治疗。

图文整合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hhc/1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