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抱团股”出现大幅调整,松动端倪初现,关于“抱团现象”的讨论日趋激烈。
1月15日,证券时报特邀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做客时报会客厅,为投资者解析12月金融数据,解读年投资机会。
点击图片观看直播回放:
市场流动性充裕,短期波动是机会不是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本周(1月11日-15日)以来,之前连续上涨的一些“抱团股”出现了明显回调,您认为短期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意味着什么?
张玉龙:1月开始,军工、光伏、新能源汽车这三个方向涨幅较大,而其他行业表现一般,市场出现了极致的分化。短期市场的下跌,核心原因是目前估值水平相对较高。另外,央行近日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引发了一定的流动性担忧。但我们认为,这种波动是机会而不是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那您怎么看这种“抱团”现象?
张玉龙:“抱团”其实是表示大家的认知趋同,投资行为也趋同。公司基本面非常好,才会得到公募基金的一致认可。当出现“抱团”瓦解的时候,一般是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或出现了更好的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1月15日盘中,“抱团”股依然剧烈波动,银行股却迎来大涨,您怎么看当下银行股的投资机会?
张玉龙:我对银行的看法比较保守,认为是一个比较平淡的行业。如果是长期投资者,从股息率角度考虑,投资银行会有较为稳定的分红(一般为5-7%),可以当作类固收产品。但如果想要把握成长性,投资还是应该沿着高端制造的方向。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公布的12月的金融数据,新增贷款基本符合预期,M2低于预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则大幅低于预期,这意味着什么?
张玉龙:年因为疫情原因,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年,假设疫情不会大规模爆发,货币政策会重新回归正常。目前社融数据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拐点。年,我们预期,社融增速为11%左右。随着货币政策走向中性,利率抬升,市场将主要由盈利驱动,估值大幅度提升不太可能。
证券时报记者: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货币政策不急转弯,您怎么理解“不急转弯”?
张玉龙:从M2和社融数据出现拐点可以看出,政策已经转弯了。不急转弯主要是指,要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另外,在去杠杆的过程中,还是要将防风险放在重要位置,有序推进打破刚兑、利率正常化。
证券时报记者:年对经济复苏的预期是什么?
张玉龙:假设疫情不会重新大规模爆发的情况下(疫情会作为风险点考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