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孕妈妈该怎么办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也就是怀孕期间发生的血糖异常。一般孕妇,在怀孕24-28周之间会做一个糖耐量试验,先测空腹血糖,然后在5分钟之内喝下50%葡萄糖液ml,再测服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三次血糖的正常标准分别为5.1mmol/L、10.0mmol/L、8.5mmol/L,如果有一次血糖超过这个标准,就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了。

对孕妇的影响:

1.孕期易合并妊娠期高血压;

2.易感染:如霉菌性阴道炎、尿路感染等;

3.发生巨大儿可能性增加;如发生巨大儿会导致耻骨联合分离、产程延长、产后出血、软产道严重裂伤、难产和剖宫产率增加等不良后果;

4.产后5-10年,得II型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增加。

对胎儿的影响:

易发生胎儿畸形、流产、早产、胎死宫内、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等。

胎儿出生后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儿童时期肥胖、糖代谢异常、成年时期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孕妈妈万一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也不要过于紧张,只要掌握一些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医生指导下,多数孕妇经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治疗,均能控制血糖在满意范围,得到一个良好的妊娠结局。

以下是来自温岭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马聪副主任医师的科普:

来源/妇女保健科

编辑/文化与宣传科

审核/潘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yd/6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