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看好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硕士学位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在医院进修、培训学习。擅长儿科常见疾病及危重症、儿童保健的诊疗,包括早产儿神经发育评估、新生儿随访等。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
郑拉洁
主治医师
宝宝出生就住院了,医生说他是高危儿,需要住院观察治疗,好担心呀,以后会不会比其它小孩子发育差呢?好无助,好忧伤……
妈妈们别担心,听听郑拉洁医师怎么说吧。
宝妈宝爸们,往下看
先说说什么是高危儿
高危儿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日后可能发生残障,如运动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多动、学习困难、自闭、行为异常等的婴儿。
高危儿因素有哪些
高龄产妇,孕母妊高症、糖尿病、感染、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疾病病史,孕母早起先兆流产,胎儿宫内窘迫,宫内发育迟缓,前置胎盘,羊水过多或过少,脐带的异常,生产时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难产,产程延长,早产或低体重,先天性畸形,新生儿重度黄疸,多胎,感染性疾病。
接宝宝
出院了
回家后我要怎么做?有哪些要注意的?
不能让他跟不上其它宝宝呀
妈妈,别急,再往下看医师怎么说吧
高危儿的早期预警信号
01
追视追听方面
刚出生的婴儿能看到20~25cm距离的东西;2个月的婴儿就可以追视眼前90°范围内活动着的事物;3个月可以追视°事物。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准确完成上述动作,家长需及时就诊。
02
肌张力方面
首先,家长可以自行观察孩子肌张力表现:孩子刚出生,发现孩子特别软、松软儿,肌张力低下,自发的运动减少;家长们会发现当抱孩子,或者给孩子换尿布时,孩子的头或者双下肢会竖起来还打挺;孩子在做仰卧位拉起时头明显背屈,坐位时身体后倾,站立时下肢紧张,伸展,甚至于交叉。以上这些表现都要考虑患儿是否在肌张力方面存在问题,所以,一旦发现家长要及时就诊。
03
喂养方面
家长会发现,孩子有喂养困难的情况,整天哭闹、不睡。
04
发育里程碑方面
如3个月不能抬头;4个月仍然握拳、拇指内收,无中线运动;5~6月婴儿可以拱背,是独坐的开始阶段,如果孩子在5个月俯卧位不能支撑身体,不能翻身;7月是可以开始直腰坐,如果7~8月还不能坐,1岁不能独站,家长需要格外注意,医院进行评估。
05
反射方面
还有一些该出现的反射没有出现,该消失的反射没有消失就应该及早的干预。比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4月就应该消失,如果6月还没有消失考虑是否是脑瘫;还有自动步行反射,跨步反射2月应该消失的,降落伞征9月应该出现的。孩子的反射方面是否存在问题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详细查体,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医院进行评估。
注意有些损伤在出生时或新生儿早期就表现出来,如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有些损伤在生后2~3月甚至更长些时候才表现出异常,如脑瘫、智力低下、运动发育迟缓、癫痫等;有些损伤则要到学龄前期、学龄期才逐渐表现出来,如行为异常、精神发育异常。
虽然高危儿是最容易出现上述症状的,但还有一部分孩子没有任何的高危因素,但也会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那么在抚养孩子过程中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家长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带孩子就医。
好怕怕,去医院医师们会给我做什么呢?
到院后,医生会为孩子进行详细的查体,包括听力、视力、神经系统查体,还有一些相应的、在不同阶段的、应该出现的、符合发育里程碑的检查,最常见的,如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交往反应等方面;对可疑高危儿的孩子,会进行核磁、脑部CT、脑干听、脑电图、血液等相关检查;还有一些孩子还会进行血尿、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以及染色体基因方面的检查。医生会根据查体的不同,进一步判断孩子接下来需要跟踪哪些方面的问题。
我院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目前开展的高危儿行为神经评估有: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估(NBNA)、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查、0~6岁儿童行为发育量表(DST)等。
医生,早期干预有什么意义呢?
早期干预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活动,用于发育偏离正常或可能偏离正常的婴幼儿,以促进其运动及智能发育。包括运动训练、感官刺激、发育支持、早期智能开发、培养愉悦情绪、健全人格。
脑组织在0~6个月尚未发育成熟,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突触数目和神经回路正在发育,如果早期发现异常、给予早期干预,可以利用脑细胞功能的可变更性和代偿性,在脑损害部位的周围有效地实行重建。可以在功能上形成通路,将健康的脑细胞代偿受损的脑细胞的功能,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减少高危因素带来的不利后果,最大限度减少残疾的发生和残障程度,提高宝宝的生活质量。
强调轻诊断、重干预、超早期干预!
那干预要怎么做?
1、在高危儿出院后需建立一个随诊档案,半岁前每个月做一次正规检查:每个月为孩子做一次随访、检查和评估,以判断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半岁后根据孩子情况安排定期随访时间。
2、在随诊时,根据早期评估,判断有无异常姿势或行为,筛查孩子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行为的发育是否与同龄儿相仿,全面了解婴幼儿的神经运动发育状况,以便指导家长进行早期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育。
3、对于有发育问题的宝宝,会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干预和治疗的方法主要为按摩、功能训练及理疗等,这些康复训练对孩子而言没有痛苦,对家长来说也很好掌握。
4、除了适当的医疗干预,早期家庭干预不可忽视;宝贝们生活时间最长、最舒适的地方是家庭,因此,在早期干预的整个过程中,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养育方式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起关键及决定性作用。
下面这些干预还可以在家里进行哦
0-1月龄
该月龄宝宝已经表现出很多惊奇的能力。他们会看,能听,有味觉、嗅觉、触觉和交往能力,还有四肢和全身自然活动的能力,还有看不见的平衡感觉和运动感觉。
1.俯趴
洗完澡后或睡前,在宝贝穿着少量衣物时进行俯趴训练,注意保持婴儿口鼻呼吸顺畅,避免窒息等。
2.竖头练习
利用宝宝吃奶后拍背打嗝的时间练习,吃奶后竖抱宝宝,可以逐渐锻炼宝贝竖头的能力,促进大运动的发展。
3.被动抓握练习
可以将bb棒放入宝宝手心里也可以让宝宝抓父母的手指,这样他会有安全感。
4.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的刺激
找一些黑白色纯色或条纹图片,放在宝贝眼前,吸引其注意力,配合家长互动,刺激孩子视觉发育;母亲和宝宝有感情的说话声,玩具的声音,优美的音乐等;让宝宝接触不同质感的东西。如丝、毛、布等,缓慢轻柔的擦拭宝宝身体各个部位,爸爸带着宝宝飞机抱,时间不能太长,2-3分钟即可。
5.语言与社交练习
多和宝宝说话。通过宝宝的声音,你能了解他的心情。宝宝会发出“呜”或“啊”,父母可用“嗯,呃,啊”来应答,声音要表现出愉悦感,有利于宝宝情感的健康发展,产生安全感。
1-2月龄
第二个月,宝宝开始在社交场合露面。他会张开双臂,迎接人们。他们的视野更宽广了,他开始笑,还能发出更多的声音。需强化如下项目练习:看手、吃手练习、感觉输入、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触觉刺激、前庭觉刺激、语言、发aeo等母音、社交、逗引时有反应。
1.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
俯趴练习、拉坐练习、抓握练习
2.看手、吃手练习(中线运动)
让宝宝持不同质地的物体,如毛巾、沙锤。还可以给宝宝看自己的小手,吃自己的手。
3.语言与社交练习
和宝宝聊天,聊你正在做的事,给宝宝说话的机会,让他发出咿呀声和叫喊声,并给他回应,给宝宝唱歌、读书。
5.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的刺激
人脸注视练习、物体注视练习、彩色卡片练习等;听优美的音乐,叫宝宝的名字、仰卧位定向找玩具(沙锤)的声音;触觉输入:用刺球滚全;俯卧于球上、轻轻左右、前后摇动。
3-4月龄
上个阶段开始的社会、运动与语言技能在接下来3个月会有真正的进展,我们称这个阶段为互动阶段。练习项目:粗大运动、俯卧肘支撑练习,侧卧练习、精细运动、留握物体时间变长,双手到中间玩、适应能力、找到声源、注意远处及小物体,前庭觉输入、语言、笑出声,高声叫,咿呀语、社交、见人会笑,认亲人。
1.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
肘支撑练习、竖抱练习、侧卧练习、双手抓握练习、留握物体练习。
2.适应能力
能够知道声音传来的方向、双眼追踪物体的能力提高,能注意远处及小物体;
3.前庭觉输入
飞机抱,摇摇车,滚球等。
4.语言和社交能力
语言的拓展运用:宝宝打喷嚏与你马上说“一百岁”,多次以后宝宝再打完喷嚏,就会看向你,期待你说出“一百岁”。
相互凝视:注意宝宝如何把头转向你,如何笑,如何发音,如何用这些信号邀请你交流。
社会性微笑:笑出声,认亲人。
5-6月龄
从第5个月到第6个月是婴儿成长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之前,他不能移动,坐着,也不能独立玩耍。接下来我们将学会翻身,坐,自喂食物等。训练项目:粗大运动、前倾坐、仰卧翻俯卧、精细运动、单手抓玩具,撕纸、适应能力、两手分别留握物体,玩具掉落会找,能拿掉脸上的小手帕、语言、对人及物发声,叫名字有反应、社交、见到食物兴奋,自喂饼干,躲猫猫。
1.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
仰卧翻俯卧、前倾坐、单手抓玩具,双手分别留握玩具、撕纸等
2.适应能力
两手分别留握物体、玩具掉落会找、能拿掉脸上的小手帕等。
3.语言与社交
对人及物发声、叫名字有反应、玩躲猫猫等。
宝宝良好的发育离不开家长的努力,宝爸宝妈们都看仔细了吗?
医院儿童保健科
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