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灵气有多天马行空张爱玲看见都会自

导语:刚巧看到了微博的一条热搜,说是有个小女孩写了一篇作文,高高兴兴地拿去给姐姐看。原来小女孩才上六年级,作文里面“蓝天被窗棂割成四方格”、“水中倒影里的猴子捞天上的月亮”、“月光浇在碎石路上”、“我醒了,而时间还睡着”等等句子。姐姐完全被惊艳到了,却没有想到,这样的作文在第二天竟然发下来要求重写。姐姐不服就去找老师理论理论,老师不仅没搭理她,还接着嘲讽道:你们的高考作文就是这么写的呗!一、好作文老师鉴赏不了,到底是不是炒作这件事在微博上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家除了是在为小女孩感到可惜之外,剩下的人主要还是分成了两派。有一部分人则认为,这件事完全就是一个段子,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应该鉴赏不过来。所以这事肯定是瞎编的,是在给人民教师脸上抹黑。而另一部分人就认为,这其实也怪不得老师,现在的应试教育就是这样,如果你没有达到考纲的要求,有些思想刻板的老师,不管你写得多好,就是不行。小朋友的灵气是怎么消失的?张爱玲生在今天,作文大概不及格。我们先来唠一唠第一个方面,不管这个段子是不是真的,但我只知道现在的语文教学情况,实在太过于死板了。这个小朋友所遭遇到的,实则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普遍现象。我妈妈就加了很多的妈妈群,总是会看到有一些家长在抱怨自家小朋友写阅读理解的题目,明明答的意思和答案的差不多,就是捎带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就直接被判错,老师还要求孩子照着答案订正。但是这明明是主观题,怎么就一定要写得一字不差?还有一些妈妈就说,二年级的时候在教“情”这个字,老师要求学生组词,回答“爱情”却被驳回,老师竟然要求一定要改成“友情”。二、展望未来竟然被老师否定?孩子在写有关展望未来的作文的时候,一时间脑洞大开,说将来一定会出现一种飞的汽车,大家还可以隔空传物以及瞬移。没想到老师竟然专门在学生的文章里面批注: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算老师自己并不不认同学生所想象的,也不应该这样否定别人吧!她这么做不仅仅是在批评孩子,更是对人类的未来创造力的盖棺论定。假如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都像这个老师一样,认为什么都是不可能的,那么人类也干脆不要进步了。在莱特兄弟发明出飞机以前,要是也遇到这样的老师,那现在可能压根就没有飞机了。有个才二年级的小孩子写了一个句子:“这些花儿开得真热闹。”结果却被爷爷批评了一道,他当了一辈子的语文老师,就没见过这种用法。热闹这样用不行,并且要求孙子把热闹改成鲜艳。后来小男孩的妈妈知道了,就直接去和公公理论,最后老头子不好意思和儿媳闹红脸,不得已让孙子留下了这个热闹。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在孩子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是没有能力去反对的。作为一个学生,老师说哪里不能用,必须改,就算心里有所不服,最后也只能乖乖妥协。爷爷完全就没有意识到自己让孙子这么改会有什么影响,他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这就是线下教育上的悲哀了,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上,孩子就一定要按照标准的答案来写题目,这样一点问题就没有了。但是语文这么做可不行,尤其轮到了作文,要是规矩太多,就很有可能会扼杀掉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夺走他们与生俱来的灵气。三、学生有什么错,他们只是想要好好学习而已事实上这些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出格,就像这句——“月光浇在碎石路上”,实则是个比喻,她把月光比喻成了水,像水一样浇了下来,本来就是很平常的一种比喻手法。“我醒了,时间还睡着”,其实这句话也并不稀奇,明眼人看着就是拟人啊,可有些老师就是接受不了。假如张爱玲能晚生个年左右,她来当小学生的话,那各位语文老师可就遭了。四、老师“杀手”——张爱玲她最擅长的就是“通感”了,但是人家的五感是同步的,所看见的和听见的,听见的和闻到的,闻到的和摸到的,全部都可以联系在一起来进行形容和描写,这个才叫做逼疯了语文老师。如果张爱玲出生到现在,她十有八九会语文不及格。描述花儿开得活泼,都想被打回亮堂,女孩张爱玲的种种奇思妙想,怕不被视为老师专门针对自己。有人说为了参加考试,为了孩子的将来,就算浪费灵气,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后的孩子变得没出息,是不是还得看学习成绩?但一万应试教育批发出来的学习成绩,还不等于一张张爱玲啊!总结:想想那个骄傲的天才女孩,即使身处乱世,依然可以抬起头笑着说:要尽快成名。小学生的作文,往往有很多奇思妙想,如果老师也能带点童真,用一些想象力来复习,就能保护孩子的光环,保护他们的写作兴趣。愿孩子们的光环存在更久,永远保持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也希望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去读张爱玲,万一就遇到一个现实版的张爱玲了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yd/12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