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仓桥”“暮春大桥”“恒昌大桥”……你能想到,这些好听的桥梁名称,是出自一群高中生的创意吗?在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高二年级的60名学生在跨学科协作下“脑洞大开”,将一座座梦想中的桥梁呈现在了设计图纸上。10月29日下午,该校举行级高二年级梦之桥项目中期汇报,与同济大学合作的“桥项目”,为学生了提供畅想未来、动手实践的机会。
“以人为本,心灵相通”,本着这一设计理念,男生候英捷和两名小伙伴设计了一座连接浦西龙美术馆与浦东后滩公园的悬索桥,并取名“永恒之心”。在动手画图纸之前,物理、语文、政治老师分别从不同学科特色出发,为他们设计桥梁提供了思路。他说:“物理老师讲解了桥梁平衡受力方面的知识,语文老师讲述了古往今来各种桥梁的含义,而从政治老师那里,我了解到,桥不仅有通行、跨越功能,还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意义。”
除了学习桥梁结构、景观设计,同学们还进行了实地探访,探究学校附近的数座人行天桥,带着问题重新观察自己所生活的社区。学校还邀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和设计师带来“微讲座”,帮助同学们对桥梁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全体高二学生分为8个项目小组,选取上海某一个地点,所有关于桥梁的创新创意就这样展开了。
在“永恒之心”的设计中,候英捷和同学们特别看重人与人交流的功能,因此,他们把悬索设计成了心形。“我们还打算在桥上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