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新闻头条上的《北医三院孕妇死亡事件》一时间被传的火热,行业里都了解孕妇致死的病因,行业外的人还不了解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医院,本就是一个高风险高强度的行业,行业里的每一个科室,风险更是无处不在,没有一个医生不希望自己的病人健康安全,更没有一个医生会愿意看见医疗事故的发生。对北医三院的孕妇我们表示惋惜和同情,但是有些风险我们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疾病的凶险,或许,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悲剧发生。
让我们一起做一次功课,了解一下新闻里的“子痫”……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精神紧张或受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高龄初孕妇;有血管病变者;营养不良的孕妇;肥胖的孕妇,即体重指数0.24;子宫张力过高;家族中有高血压史。主要的病因学说:免疫学说、子宫一胎盘缺血学说、妊高征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与妊高征、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失调学说、缺钙与妊高征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详细解析: 病因:妊高征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妊高征好发因素及主要的病因学说简介如下。(一)妊高征的好发因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妊高征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精神紧张或受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②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压升高时;③高龄初孕妇;④有血管病变者如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的孕妇;⑤营养不良的孕妇;⑥肥胖的孕妇,即体重指数0.24;⑦子宫张力过高,如双胎妊娠、羊水过多、葡萄胎者;⑨家族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有重度妊高征病史者。 (二)遗传学说目前多认为先兆子痫属单基因隐性遗传,单基因可来自母亲、胎儿或两者共同作用,但多因素遗传也不除外。 病理生理及病理: 本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由于血管痉挛,血管壁紧张,血压上升,血管壁内皮细胞损伤,血管中凝血物质沉积,周围阻力更大,血压升高更加明显。 上述变化在不同器官有不同表现。脑部主要是小动脉痉挛导致脑组织点状或局限性斑状出血。患者可有头晕、头痛等中枢缺血症状,严重时产生局部或全身抽搐,昏迷,脑水肿,脑溢血。心脏主要表现为心肌间质水肿,或心内膜点状出血,偶有毛细血管内栓塞。重症患者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体积增大,血流阻滞;肾小球可有梗死,肾血管通透性增加,正常情况下不能被滤过的血浆蛋白得以通过,出现蛋白尿。视网膜血管痉挛可使视网膜水肿,视力模糊,严重者出现视网膜出血、剥离等,大多数可在产后恢复。
1.轻度妊高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可伴轻微蛋白尿和(或)水肿,此阶段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或逐渐发展,或迅速恶化。 (1)高血压:孕妇在未孕前或妊娠20周前,血压不高,而至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于不同日多次测量血压,收缩压≥mmH8和/或舒张压≥90mmHg。如初测血压升高,应休息半小时后复测。对血压在正常范围者,但与基础血压比较,较原收缩压超过30mmHg,舒张压超过15mmHg,也应视为高血压。高血压的发展速度和程度与病情发展明显相关,舒张压的变化较收缩压更为重要。 (2)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常略迟于血压升高,量微小(0.5g/24h),开始时可无。 (3)水肿:最初表现为体重异常增加(隐性水肿),每周超过0.5kg。若体内积液过多,则导致临床可见的水肿。水肿多由踝部开始,渐延至小腿、大腿、外阴部、腹部,按之凹陷,称凹陷性水肿。踝部及小腿有明显凹陷性水肿,经休息后不消退者,以“+”表示;水肿延及大腿,以“++”表示;“+++”指水肿延及外阴和腹部;“++++”指全身水肿或伴腹水者。水肿的轻重并不一定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水肿并不明显者,有可能迅速发展为子痫。 2.中度妊高征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头晕。 3.重度妊高征为病情进一步发展。血压高达,mmHg或更高;24小时尿液中蛋白量≥5g;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并有一系列自觉症状出现。此阶段可分为先兆子痫和子痫。先兆子痫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和水钠潴留。全身小动脉痉挛可能由于升压系统和降压系统平衡失调,血管壁对某些升压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性增强,从而使全身小动脉,特别是直径μm以下的小动脉发生痉挛,导致各器官供血不足,外周阻力增高,产生高血压等一系列症状体征。 (1)子宫血管痉挛:胎盘供血不足,绒毛退行性变、出血、坏死、梗死等,导致胎盘老化和功能不全。病变进行缓慢时,可致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病变急剧时,可致胎死宫内,严重时胎盘后小血管破裂,导致胎盘早剥。 (2)脑部血管痉挛:脑组织缺氧、水肿,严重时出血,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重者抽搐、昏迷甚至脑疝形成而致死亡。 (3)心脏血管痉挛:心肌缺血、间质水肿、点状出血及坏死,加之血液黏稠度增加,外周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导致左心衰竭,继而发生肺水肿。 (4)肾脏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组织缺氧,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从肾小球漏出,出现蛋白尿及管型;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发生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沉着,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出现尿少,严重者出现肾衰竭。 (5)肝脏主要病变为门静脉周围有局限性出血,继而纤维素性血栓形成,严重者肝实质缺血坏死、肝包膜下出血。 (6)眼底小动脉痉挛、缺血、水肿,严重时渗出、出血,甚至视网膜剥离,出现眼花、视物模糊,甚至失明。
我们应该检查哪些项目来了解此类疾病?
1、定期测量血压,并与妊娠前血压相比较,如血压升高,需休息1小时后再测。 2、尿液检查:应取中段尿进行检查,凡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为异常。蛋白尿的出现及量的多少,反映肾小动脉痉挛造成肾小管细胞缺氧及其功能受损的程度,应予以重视。 3、水肿妊娠后期水肿发生的原因,除妊高征外,还可由于下腔静脉受增大子宫压迫使血液回流受阻、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等引起。因此,水肿的轻重并不一定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水肿并不明显者,有可能迅速发展为子痫。此外,水肿并不明显,但体重于1周内增加≥g,也应予以重视。 4、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作为了解全身小动痉挛程度的窗口,是反映妊高症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估计病情和决定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重症患者均应常规急症检查。可发现小动脉痉挛,动静脉比例失常,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等改变。严重时可出现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剥离,或有棉絮状渗出物及出血,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或突然失明。这些情况产后多可逐渐恢复。 5、血液检查:内容包括血液黏度的变化、血液中尿酸和尿素氮的含量等指标,用于判断有无并发症出现。 6、心电图检查:重症患者应作常规检查,以了解心肌损害程度,有无低血钾或高血钾改变等。必要时作超声心动图测定,以了解心功能情况。 7、B超检查:一是了解胎儿发育情况,二是了解胎盘功能情况,对妊高征患者的产科处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特征是胎盘提前成熟、老化,羊水过多者多见。 8、其它检查:如脑血流图、CT检查,对重症妊高征患者是否有颅内出血等亦有帮助,可视病情而定。通过胎动计数,胎心监护,胎儿成熟度及胎盘功能测定,了解对胎儿的影响和判断预后。
小编温馨提示:无论哪类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疾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