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单项冠军”的数量和质量,一向是衡量区域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十四五”期间,工信部计划孵化带动家单项冠军企业。10月26日,第七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公示名单发布,郑州有4家企业入围。
我们身边隐藏着哪些单项冠军企业?他们是如何突出重围,成长为“单项冠军”的?他们目前的发展如何?顶端新闻·河南商报推出“单项冠军进击之路”系列报道,描绘“单项冠军”的成长路径,希望能够给更多的中小企业以启发。
顶端新闻记者丁亚菲特训生张玉静/文
张一恒/制图受访者供图
对马淑云而言,实业报国,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
从年助力“神舟”飞天,到年助力客户破解垄断困局,再到如今打造高端氧化铝产业基地,她所带领的河南天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马新材”),一直在进口材料替代、高端材料国产化的路上奋力狂奔。
不忘初心,终有回报。年11月,天马新材摘到了皇冠上的“明珠”,成为“单项冠军”。
“实业报国”,多款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进入特种氧化铝行业,对马淑云来说,并非偶然。
年,在成立郑州天马微粉有限公司(天马新材的前身)之前,马淑云已经在某研究院从事氧化铝材料研发工作多年。
彼时,国内对新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高端材料往往被国外“卡脖子”。
怀揣着“实业报国”的初衷,马淑云辞去了“铁饭碗”。她坚信,“只有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国产化。”
和大多数人的创业故事一样,马淑云在创业初期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
一位和天马新材渊源颇深的公司负责人还记得,他从珠海来郑州见马淑云时,一度以为自己找错了人——她站在上街区一个养着牛的园艺场里,身后是她租来作为厂房的一排瓦房和场地。
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马淑云也很快就做出了一番成绩。
年,她成功研发生产CRT彩电显像管封接用特种氧化铝产品,成功取代了进口,打破了日本公司在中国彩色显像管屏锥封接领域的垄断。
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天马新材的电子陶瓷基板用氧化铝,成功助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实现国产化替代的路上,天马新材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突破不断。
其生产的电子陶瓷基板用特种氧化铝、单晶硅片研磨抛光用特种氧化铝、电子玻璃专用特种氧化铝等产品,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打破了国外垄断。
也因此,在特种氧化铝行业,天马新材有“国产化替代先驱”之称。
大半精力,为客户需求而开展研发生产
天马新材副总经理、研发总监黄建林,曾是天马新材的第一个“客户”。
当时,任职于彩虹集团的他,因寻找CRT彩电显像管封接用特种氧化铝的国产替代,而辗转找到了马淑云。
马淑云没有辜负他的信任。直到年彩色显像管行业结束,天马新材都是他们的唯一供应商。
彩虹集团的总部展览大厅里,至今还展示着应用天马新材的特种氧化铝材料制作的中国第一块液晶玻璃。
也因此,黄建林深刻了解,从不断打破垄断、到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再到获评“单项冠军”,天马新材的成功,和其重视科技创新、重视客户的需求息息相关。
他举了个例子。“在研发彩色显像管用特种氧化铝时,她发过来样品,我试做完以后会把报告给她,提出哪些指标需要改进。很快,她的下一批样品就出来了。而且,你会看到期望她改进的东西,很快就能达到客户目标。”
了解客户的生产工艺、使用方式、需求等,再快速地研发出客户想要的产品,根据客户反馈的试用报告,快速做出调整、迭代。黄建林说,天马新材会真切地了解客户需求,并放在心上。
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去研发、改进产品,这个优秀的特质,天马新材至今还保留着。
黄建林透露,如今,天马新材很大部分的研发精力,都在为客户需求而开展研发生产。“为客户不断的创造新价值,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陪伴着客户不断成长。”
重视研发,将科技创新刻进DNA里
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天马新材一向注重技术储备和创新。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导热性更好、强度更高的氮化铝产品。未来,可应用于集成电路、汽车、高铁、电力、半导体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黄建林感概,研发就是这样。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时刻保持领先。
如今,创新早已刻在天马新材的基因里,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无需时时提起。
以马淑云为例。虽担负着公司管理职责多年,至今,她仍坚持把技术创新、研发放在第一位。“她非常注重技术交流,常常引进新思路、新概念,使我们始终走在新材料进口替代的前沿。”
敢想,也敢干。在科研投入方面,天马新材也很舍得花钱。公司研发投入的绝对值,每年都以百万元为基数增加。据了解,年,天马新材的研发投入为万,研发占比约为3.44%。
有钱有人,在研发、创新的过程中,也依然会遇到难题。
黄建林透露,陷入瓶颈时,他们会积极和外界进行技术交流。“我们跟中科院、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这些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表现出色的院所,都有很好的技术交流和探讨。”
乘政策东风,天马新材又一次走上快车道
在一个领域,深耕一千米,终会成功。
随着国家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