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艺术欣赏:内涵、路径与策略
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更好的提升对幼儿的艺术欣赏。本周潘园带领全体教师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南师大孔起英老师的《幼儿艺术欣赏:内涵、路径和策略》。
本次培训,孔教授从“儿童审美的哲学意蕴、幼儿艺术欣赏的心理美学内涵、观察要点及幼儿美术欣赏心理阶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讲解,使老师们对幼儿艺术欣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01
内涵、阶段
孔起英老师解释了“何为儿童审美的哲学意蕴”,审美活动是儿童精神生命活动,产生审美愉悦是其根本特征。审美活动是儿童与审美对象间的能动交往过程,在其中,儿童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幼儿艺术欣赏的心理美学内涵是指幼儿被自然界或生活中美的事物或艺术作品所吸引,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能力与趣味。
孔起英老师提出了观察要点:
●审美活动是儿童与审美对象间的能动交往过程,在其中,儿童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意义世界。
●审美注意集中于自然美或生活美或艺术美
●开启以视觉为主的多通道审美感知
●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审美想象与审美体验
她将幼儿美术欣赏心理阶段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现阶段、效应阶段。
02
途径、策略
幼儿艺术欣赏的基本途径:一日生活环境中的艺术欣赏;渗透在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艺术欣赏;专题的艺术作品的欣赏。
通过分析几个幼儿园环境布置,孔起英老师提出“创作艺术化环境——用美包围儿童”。整体环境中,营造意境,激发想象;作品展览中,吸引注意,开启感知;个体作品中,创设环境,开展游戏。?
对于本次业务学习,潘园总结道:
1.四季桌要注意颜色的搭配,质感的搭配。2.表征落款位置是否合适,可以提问幼儿“你觉得哪里合适?”,让幼儿参与思考,提高幼儿审美。
3.通过谈话的方式,帮助孩子对画作的感知,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4.教师做任何事可以根据理念,思考应对策略,分析其中价值,探索背后的意义。带领幼儿一起思考理解价值在哪里,这件事可以带来什么审美,来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受益匪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在提高自身艺术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欣赏能力,更好解读幼儿的艺术表现,成为新时代的新教师,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供稿人:刘倩
审核人:汪文雅
发布人:朱丽娟
本色角色彩色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长着翅膀的种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