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妈妈怀孕生娃都是新闻,但最近女明星大S高龄高危生二胎,遭遇二度剖宫产、产前剧烈宫缩、突发抽搐、两次抢救、一夜ICU等危急情况艰辛产下儿子,看客们一贯抱着娱乐戏谑的心态褒贬各异。
无感的嘲讽下“豪门拼二胎为生儿子险丧命”,顺带连小S都不放过,各种八卦各种扒,而一些像华府君这样每天都跟孕妈产妇打交道的、自己或者自己家人孕育生产过宝宝的“同感人士”才真的知道:“女人生个孩子,有太大的风险与艰辛!“
还原当事人描述,推断大S生产遇险皆因“妊娠子痫”
面对漫天飞的说法,媒体报道了S妈妈这样一段原话:“打麻醉药剂量是一定的,没有过量,但大S在生产前因为太痛而晕倒,导致癫痫发作,昨天是有住进加护病房,她今天已经清醒,转进普通病房,人平安没事了,谢谢大家关心。”
而老公汪小菲也在微博直言大S是“由于体力不支和腹部绞痛,止痛药物过敏,熙媛出现昏迷和瞬间缺氧的症状。经过两次急救和一晚ICU的观察已经并无大碍。”
从以上的“第一手描述”中,华府君判断:大S遇上的很有可能是“妊娠子痫”这种凶险的产科疾病,而这种疾病也被列入“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
深挖“妊娠子痫”的前世今生从此敬而远之
子痫——因怀孕而起
子痫,简单说就是“因为怀孕导致的抽风”。
妇女在怀孕的过程中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时,血压太高会造成意识模糊、肝脏肿大、眼底出血、肝功异常、大脑病变等等,严重时会产生子痫,类似于癫痫发作。
子痫最早叫“妊娠中毒症”,后来子痫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一起统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子痫是孕20周之后妊高症的特殊表现。高龄产妇需要格外警惕“子痫”。想必39岁的大S病发便有高龄产子的原因。
“子痫”至今发病原因不详,但可引起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导致全身各系统各脏器血液供应减少,对母体和胎儿造成伤害。
子痫发作时的表现
子痫发作时,会出现各种症状:面部肌肉痉挛、手足抽搐、两眼上翻、口吐白沫、面部发红发紫、昏迷、不省人事等。无法想象极其爱美的大S发作子痫时的病态,可见高龄怀孕是一件冒风险而且异常辛苦的事。
刚开始只是血压升高,脚踝略有浮肿,化验尿常规发现有少量尿蛋白,这叫“子痫前期”。如果前期不控制,病情就会迅猛发展,急剧恶化,孕妇会出现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全身水肿,还有大量尿蛋白的情况。同时会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视物不清,随时可能发生抽搐。
子痫危害大,被称产科“夺命魔咒”
世界范围内,子痫前期发病率占所有妊娠的3%-5%,如果子痫前期不控制,则病情加重会诱发子痫,出现癫痫症状。而全球约15%的胎儿早产和42%的孕妇死亡由子痫前期导致。
如果前期控制及时,处理得当,“子痫前期”不会发展成重度妊高症。即便保守治疗无法控制,及时终止妊娠,也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不及时控制,任由发展,会由于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引起心力衰竭、颅内出血、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对产妇和胎儿危害极大,坊间一度称其为夺命魔咒。
预防“妊娠子痫”产前检查要提高万分警惕
七类孕妇重点检测“子痫”
专家建议以下人群在妊娠20周后,每周进行一次子痫前期检测,否则一旦发生子痫,凶多吉少,死亡率极高。
1.初次妊娠
2.低龄或40岁以上
3.有子痫前期家族史
4.多胎妊娠
5.前次妊娠发生过子痫前期
6.合并肾病或高血压
7.肥胖
“子痫”无法预测,只能加强孕期管理
子痫前期的诊断主要是血压和尿蛋白,但这两项指标因其敏感性、特异性低,均无法准确预测哪些孕妇会发生子痫前期,也无法预料疾病将如何进展,唯一的治疗方法便是适时终止妊娠。因此,时刻提防与预估成为孕期管理的重点。
我国著名妇产专家林巧稚教授当年便呼吁“妊娠不是病,妊娠要防病”,主要就是针对妊高症。及时建档、定期产检、科学孕期管理就能将子痫及时揪出并加以医疗干预,保住产妇及胎儿的性命。
华府妇儿产前检查特色诊疗“严控子痫”
医院医院产科名家马良坤教授、医院产科主任路军丽教授、医院产科主任于松教授全程保障您的孕期安全。
三位产科教授在北京孕产妈妈圈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对于产科凶险的胎盘前置、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严重妊娠期并发症等,具有丰富的管理及处理经验。同时,在产前能对每位高危孕妈制定科学严谨的分娩预案,对于像大S这样高危高龄“子痫发作”的孕妈们是最理想的孕期管理医生。
有人问:“产科死亡还有三大原因呢?”华府君考证了下,除了“子痫”其他三大原因分别是: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和妊娠合并心脏病,其中产后出血居于首位,又分为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
点赞够多,下次有更多精彩详情!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