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

  膀胱肿瘤包括膀胱癌和膀胱良性肿瘤。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万。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肿瘤发病率报告显示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膀胱肿瘤目前位居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首位。膀胱癌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

膀胱癌分级

膀胱肿瘤怎么分类?

被覆尿路的上皮统称为尿路上皮(urothelium)或移行上皮(transitionalepithelium)。膀胱癌包括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细胞癌、小细胞癌、混合型癌、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以上;膀胱鳞状细胞癌比较少见,约占膀胱癌的3%~7%。膀胱腺癌更为少见,占膀胱癌的比例2%,膀胱腺癌是膀胱外翻最常见的癌。膀胱良性肿瘤包括内翻性乳头样瘤等。

膀胱肿瘤有什么临床表现?

全程无痛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血尿轻时可表现为镜下血尿,血尿出现时间及严重程度与肿瘤严重程度并不呈正比。膀胱癌患者亦有以尿频、尿急为首发表现,可能为原位癌刺激膀胱所致。其他症状还包括阻塞输尿管所致腰胁部疼痛、下肢水肿、尿潴留等。若有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极有可能为晚期症状。

拒绝吸烟和二手烟可大大降低膀胱癌风险

膀胱肿瘤的临床诊断

凡属有血尿的患者都应排除膀胱癌的可能。首先应进行尿常规检查,必要时用尿红细胞相位检查以鉴别内科性或外科性血尿。超声检查可以对泌尿系进行筛查,CT检查可对泌尿系的尿路上皮肿瘤做更细致的判断。膀胱镜检查和活检是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明确膀胱肿瘤的数目、大小、形态(乳头状的或广基的)、部位以及周围膀胱粘膜的异常情况,同时可以对肿瘤和可疑病变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注意,在对患者诊断膀胱癌的同时,一定要进行上尿路的评估,原因为上尿路的上皮同样为尿路上皮,很有可能同时发生肿瘤。尿细胞学检查、尿核基质蛋白检查、尿液FISH检查等,对膀胱癌的诊断亦有一定参考意义。

血尿需与结石、泌尿系感染、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进行鉴别,膀胱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主要靠术后病理。

膀胱癌电切

膀胱肿瘤如何治疗?

膀胱癌的治疗以外科治疗为主,按肿瘤浸润深度的不同,分为非肌层浸润和肌层浸润。

非肌层浸润的膀胱肿瘤(Ta-T1期),应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灌注方案有多种,常用的有术后每周一次,共8次,然后改为每月一次,共10次,持续一年时间。主要的灌注药物有表柔比星、丝裂霉素、吡柔比星、阿霉素、羟基喜树碱等,效果基本一样。卡介苗(BCG)的灌注效果最好,但其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刺激症状、膀胱挛缩、结核播散等,临床应用较少,适用于高危膀胱癌患者。

肌层浸润的膀胱肿瘤应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该手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是提高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率、避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1G3肿瘤,BCG治疗无效的原位癌,反复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单靠TUR或腔内手术无法控制的广泛乳头状病变等,亦可以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对于身体条件不能耐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或不愿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可以考虑行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

晚期膀胱肿瘤可行辅助性的化疗或放疗,化疗以GC方案为主。

1

鳞状细胞癌

单纯的膀胱鳞状细胞癌患者应选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高分级、高分期肿瘤术前放疗有助于预防盆腔复发,在无有效化疗药物的情况下可选择根治性手术之前放疗。

2

腺癌

根据组织来源膀胱腺癌可分为三种类型:原发性非脐尿管腺癌、脐尿管腺癌、转移性腺癌。

1.非脐尿管腺癌:临床就诊时大多数已属局部晚期,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以提高疗效。对于进展期和已有转移的腺癌可以考虑化疗。

2.脐尿管腺癌:脐尿管腺癌只发生在膀胱顶部前壁。主要为手术治疗,包括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放疗和化疗的效果不佳。近年来脐尿管腺癌采用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受到重视。脐尿管腺癌诊断时往往分期较高,有较高的远处转移风险。

3.转移性腺癌:转移性腺癌是最常见的膀胱腺癌,原发病灶包括来自直肠、胃、子宫内膜、乳腺、前列腺和卵巢。治疗上以处理原发病为主的综合治疗。

3

未分化癌、混合细胞癌

未分化癌、混合细胞癌少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bb/9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