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我家宝宝事儿多,难哄,超敏感

前阵子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诉苦,说自己的孩子豆豆特别“事儿多”:

“豆豆从小到大就没少让家里人操心,小时候吃奶不耐烦,吐奶头都不算什么。

睡觉简直太难哄了,抱着不肯睡,一定要在移动中才能睡着。开始我抱着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后来豆豆迷上了在平稳匀速中睡觉。我只好带着他坐电梯上上下下,从负二层到顶楼,再从顶楼到负二层,来来回回。

再后来被保安发现,说这样容易造成电梯故障,我只好在半夜带着他开车到无人的街道龟速‘遛弯’,最绝的是,车里一定要开灯,关灯了他就马上醒。"

后来长大了,豆豆情况也没有好转,在睡觉、吃饭、互动等等所有的事情上,都有持久的、苛刻的要求。而且会说话之后,要求都提出“花儿”来了:“妈妈,面条做成一根吧,我不要面条断开。”“妈妈,外边的水有味儿,你给我从家里带水吧,我要用佩奇的水壶。”“妈妈,我玩儿的时候,你一定要看着我,不准动,不准眨眼睛!”……我的朋友简直哭笑不得,面条做成一根,还不准断,你当你妈是“面点王”啊!别人家孩子渴了哪里的水都能喝,也没非要从家里带。还有,看你玩没问题,不准动、不准眨眼睛是什么鬼。真不知道豆豆的这些要求是怎么想出来的。如果只带豆豆一个孩子,我朋友也就认了。有次她帮自己妹妹带了一天孩子,精神上就受到了暴击。豆花(妹妹孩子的名字)简直太好带了,吃饱了就睡,给个玩具就能玩半天,也不用她一直陪着。吃辅食,给什么吃什么,西蓝花都吃得津津有味,带孩子从来没这么轻松过。我朋友就问我:“暖暖妈,你说豆豆怎么就那么难伺候,别人是害怕孩子童年有阴影,我是被豆豆搞出了成年阴影。你说豆豆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养育暖暖的过程中,我跟很多儿童教育专家沟通学习过,同时也接触了不少不同类型的孩子。豆豆这样的孩子,属于高敏感宝宝。我们觉得他事儿多、情绪化、麻烦。其实是他们天生情感细腻、观察敏锐、要求完美。什么样的孩子是高敏感宝宝?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学博士伊莱恩·阿伦说:“高敏感的人群是那些生来就对于环境汇总细节捕捉敏锐的人,他们对于每一种变化都有非常深入的思考,并且做出比常人更加强烈的反应。”        那什么是高敏感宝宝呢?我试着把科学理论和平时对孩子的观察体会结合了一下,总结了以下几条:·超级粘人:抱着上厕所算什么,只有挂在妈妈身上才有安全感。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家里买的小餐椅孩子基本不用,宁肯不吃饭,也不坐餐椅。好容易哄进去坐的几次,还得时时刻刻用手搂着。·对事物有执念:他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坚持。豆豆吃面条,不喜欢断开,就是对完整的一种执念。有的孩子吃饭只吃一样,去同一个饭馆,点同一个菜。·有特殊爱好:他们总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爱好让父母挠头。一个网友说,自从学会如厕后,女儿每天非得自己把便便倒进厕所,然后亲自按下冲水的按钮,才能离开。她爸有次顺手帮她把便便倒了,瞬间魔音灌耳,就差没逼她爸捞回来了。·感官敏锐:只有你注意不到的,没有他发现不了的。豆豆玩儿的时候,家里背景灯的角度和明暗都是固定的,稍微调节一点点马上就能发现。每次我朋友换眼镜或稍微修剪一下头发,也是豆豆第一个察觉的。·感情丰富且脆弱:他跟别人问好,别人没注意,情绪低落。做错事被批评,好几天缓不过来。看不得流浪猫狗在街上,一定要接到家里养,看到乞丐,必须让父母给钱,不然就发脾气和大哭。·反应慢半拍:大多数时候都比别人慢半拍,除了哭。小朋友们一起玩得很开心,只有他站在一边看着,看够了,才跟人家一起玩。赶上其他小朋友们散了,他就自己玩,死活拉不走那种。总之,超超超超级难哄!家有“高敏感宝宝”是教育出了问题吗?我朋友跟我吐槽的时候,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豆豆就是育儿教科书上的典范,每个养育问题,他全都有!”看她苦恼的样子,我就跟她说,豆豆这样敏感的孩子并不是极少数。其实这不是一句安慰的话,是一句大实话。伊莱恩·阿伦博士的研究发现:大概有20%的孩子都称得上“高敏感宝宝”。可是,这20%的孩子中,有80%出生在一个“不敏感”的家庭,也就是说孩子的需求父母大多意识不到,或者因为不耐烦,用或简单或粗暴或冷漠的态度应付孩子。        但这一切都要怪父母们“不敏感”吗?并不是。朋友的苦恼,一部分来自于豆豆的行为,一部分来自于其他人对豆豆的评价。

“如果豆豆是我的孩子,给他什么他就能吃什么。”

“豆豆也太容易哭了吧,看别人伤心也哭,听故事也哭,我都不知道拿他怎么办。”

“在班上,所有孩子都参加集体活动,就你家豆豆不加入,他在家也这样吗?

这些评价让我朋友很心烦,别人只看见了豆豆表面的那一层,我朋友却知道豆豆有非同寻常的洞察力,他关心别人,也非常敏锐。如果按别人的建议去做,强迫豆豆吃他不喜欢的东西,强制他参加集体活动,豆豆就是受罪,让他随性发展,又怕豆豆真的被娇惯坏了。而且这些评价的一再出现,让我朋友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有问题,豆豆的与众不同是不是她的错。我在这要跟我的这位朋友,还有其他“高敏感宝宝”的父母们说:高敏感宝宝的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他们所有的感官时刻都处在高度戒备状态,同时他们还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所有的情绪都会放大。多数人觉得无所谓的事情,他们都会反应得很强烈。高敏感宝宝看问题都特别深刻,你问他一个问题,他总能给我们一个特别完整的答案,其中有我们想都没想过的细节。他们也有超强的“共情”能力,能理解常人不能理解的情绪和事情。“高敏感”是一个宝贵的特殊能力,并不是缺陷。不要听信那些说你孩子有问题的话,更不要让孩子听信。当然,我们的教育方式的确有改进的空间,但一定要记住,孩子的与众不同不是你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问题。“高敏感”不是坏事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高敏感宝宝是天生的,后天很难改变,但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印第安那大学的教授安妮·斯特莱特跟踪观察过多个孩子。她发现,如果主要看护人忽视高敏感孩子的需求,那么这些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很容易成为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孩子”。但是,如果主要看护人(一般是父母)对高敏感孩子体贴温柔,孩子更容易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大多数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bb/9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