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孕育,是一段奇妙的旅行,是女人最幸福的时刻,然而,孕妈妈总是在孕期or产后或多或少的出现以下问题:
“一咳嗽就不自主的漏尿,甚至大笑也会悄悄的打湿裤子”
“走路时下体有“异物”掉出来,下蹲时阴道口还能摸到鸡蛋大小的肉体”
“产后总想逃避、减少性生活”
这些其实都属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失禁
脱垂
性冷淡
出现以上问题,很可能是你的盆底肌受伤了!
那么,如何未雨绸缪,保护盆底肌少受伤害呢?
接下来,让思思来教你几招!
一、孕期盆底肌肉训练
有研究表明,对孕妈妈进行系统盆底肌锻炼的健康教育,让孕妈妈明确盆底肌锻炼的方法、目的,并长期坚持锻炼,对产后康复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小贴士:
1、孕妇的盆底肌肉训练需循序渐进,以不疲劳、轻松舒适为宜;
2、孕妇如出现阴道出血、液体流出,疼痛或者突发疼痛、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或持续的头痛或头晕等问题,需立即停止运动;
3、妊娠16周后,应避免仰卧练习;
4、妊娠期盆底训练以自愿、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健康孕妇比较适合。
二、孕期控制饮食
孕期肥胖时,腹腔压力可能会增加,孕妈妈BMI(体质指数)过高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诱因,孕妈妈BMI越大,发病风险越大。同时,其他盆底功能障碍情况也与妊娠期女性的BMI相关,BMI越高盆底功能障碍程度越重。因此孕妈妈需要合理的营养,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来降低或预防孕期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状况的发生。
三、二胎前先做盆底肌评估
有研究表明,孕妈妈孕期盆底功能障碍与既往分娩史有关,随分娩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医院专家建议女性在怀二胎前先做个盆底肌评估,如果早期就进行预防或盆底康复训练,可以安全、有效的缓解病情发展甚至避免患病。
盆底虐我千百遍,我待盆底如初恋,祝每位孕妈妈都能拥有个健康的盆底!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十载耕耘喜迎更名友好妇产荣耀升级十年真情砥砺前行
听说这些孕妈易产唐氏儿,这个检查不做还真不行!
孕期常见的抽血检查,不一定都要空腹,看完这篇全懂了
分娩后的1小时,新妈妈身体竟发生这些惊人变化!
不老实的胎盘:孕期胎盘大揭秘!你需要知道!
孕期NT检查,您不得不知的5个问题!
咨询范围
产前检查
妊娠合并症
剖腹产
分娩
妊高症
异常妊娠
孕前检查
月经失调
妇科病
分娩期并发症
流产
早孕反应
前置胎盘
附件炎
先兆流产
引产
子宫肌瘤
尖锐湿疣
六盘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