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体重增长与母婴健康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及胎儿发育水平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程度,孕期保健目标不仅是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而且降低母婴患病率和远期健康危害。多年来,管理孕期体重作为孕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研究共识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的增加是影响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但孕期增重的适宜值范围为多少,相关文献报道不尽一致,本文对孕期体重增长的相关研究文献予以综述。

孕期的能量摄入

能量是营养学的基础,人体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成年人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三方面能量消耗的需要量。妊娠是一个极为复杂和特殊的生理过程,在此时期,孕妇自身及胎儿所需能量增加,怀孕期间营养的补充不仅是维持孕妇自身和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也是分娩及哺乳的需求。孕妇营养不良、营养过剩、营养不平衡均可直接影响胚胎及胎儿的发育。适当的营养补充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婴幼儿体格和智力的发展。妊娠期间所进食的食物应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糖类、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但是很多孕妇由于缺乏孕期保健知识,调查显示87.1%的孕妇认为营养好就是要吃的多、吃的贵、吃的精、吃的细,27.3%的孕妇认为满足胎儿的营养,孕期体重可以无节制地增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孕妇在孕早期和孕前一样,不需要额外增加热量的摄入,但应该适当补充叶酸,或多吃富含叶酸的维生素和食物;孕中晚期,孕妇每天摄入的热量可以适当增加千卡,其量相当于两个苹果、两瓶牛奶或一两米的热量。

孕期营养与胎儿的生长发育

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基因、种族和母亲营养代谢等因素的影响,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决定了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每天适宜的能量摄入,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充分供给是保证胎儿正常发育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近年来,生命后期疾病发生的胎生起源学说正逐渐被众学者所接受,除遗传基因外,如母体的营养和宫内生长环境不能满足胎儿需求,不仅容易发生妊娠并发症和出生体重不足,而且对成年期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妊娠期间由于生理状态变化以及母体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孕妇对营养和热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果营养和热量摄入不足,会导致孕妇营养不良以及胎儿发育迟缓;同时如果热量摄入过多,会导致孕妇积聚过多的脂肪,导致体重上升,这不仅提高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目前孕期营养概念存在误区,导致孕妇孕期营养过剩,饮食结构不均衡,张美春等对名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组在孕早、中期摄入营养均无法达到推荐摄入量,观察组早、中期摄入营养基本达到85%的推荐摄的量,而未经干预的孕期妇女在孕中、晚期体重增长较快,明显高于营养摄入干预指导的孕期妇女,尤其晚期体重增长情况。有研究报道,妊娠中期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E高摄入的孕妇,其小于胎龄儿的检出率较低;孕晚期总能量、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也呈正比关系,每日脂肪摄入量超过64g,巨大儿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越高,孕母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越高。有部分孕妇为了保持身材,孕期不肯增加营养摄入,或因妊娠呕吐而减少食物的摄入,孕期体重增长不够或增长速度过慢,导致胎儿发育障碍;如果此时不能进行正确的营养指导或治疗,极有可能会出现胎儿体重过轻的情况,无论孕前BMI如何,如果孕期体重增加不够,发生低体重儿的几率明显增高,例如BMI为19.8~26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小于6.8kg者低体重儿发生率(7.5%)明显高于孕期体重增加大于15.8kg者(2%)。

孕期增重与妊娠结局

孕期增重与胎儿生长发育和新生儿体重密切相关,孕期体重的增加部分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胎儿、胎盘和羊水的重量,二是母体、子宫、乳房的增大,血容量的增加和水分额外的潴留及皮下脂肪沉积的重量。适度的孕期增重是胎儿正常发育和孕妇在孕期适应性变化良好的重要指标之一。孕期增重过多或不足,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发育异常或(和)孕妇可能伴发某种疾病。孕期体重增长过快,血脂增高,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孕期增重过低,则增加低出生体重、早产等的危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人们对孕期营养需要的错误认识,孕妇妊娠期间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越来越多,导致了孕期体重增加过快,而且有些孕妇孕前就超重,发生巨大儿、难产、胎儿窘迫的几率显著上升。进行孕早期营养指导、监测孕期血脂变化、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孕期体重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对降低孕期母婴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孕期体重增长不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妊娠期体重增加不足者,不仅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而且对母体营养的竞争致使孕妇体重增加更加不够,致恶性循环。孕期缺乏营养可导致胎儿器官发育不全、胎儿生长受限及低体重,最终造成流产、早产等。研究发现,孕期增重不足组的早产率(9.7%)、新生儿窒息率(9.7%)高于增重合适组(4.6%,4.6%)及增重过多组(4.8%,5.3%)。动物实验发现,孕期营养不良可导致仔鼠宫内发育迟缓、心肌发生重构,出生后予以正常饮食后呈现追赶生长现象,体质量能达到正常水平,但未能很好干预其心肌重构的发生和发展,提示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病变,可能是胎儿发育时期宫内营养不良造成的。endprint

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孕期体重增长过快过多,对妊娠结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剖宫产率增高。主要由于孕产妇体重增长过快,导致肥胖,脂肪在盆腔堆积,致孕产妇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相对缩小骨盆内的空间,引发相对性头盆不称,从而导致难产,剖宫产率随之增高,有些地区的剖宫产率高达60%,孕期体重增加≥15kg的孕妇剖宫产率为80%,孕期体重增加15kg的孕妇剖宫产率为56%。刘巧英对例孕妇分析发现,孕前bmi正常、孕期增重小于10kg的孕妇剖宫产率为16.7%;增重10~15kg的孕妇剖宫产率为55.5%;增重20.5~25.0kg的孕妇剖宫产率为75%;孕前肥胖且孕期增重25.5kg的孕妇剖宫产率高达80%以上。巨大儿也使剖宫产率增高。

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巨大儿发生率上升。巨大儿发生与孕母营养过剩密切相关,营养过多时可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发生巨大儿。此外孕前肥胖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容易导致妊娠期糖尿病,而糖尿病孕妇如未治疗发生巨大儿几率高达50%。有研究显示,73%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超过了WHO标准,发生巨大儿几率为7%~10%。孙卓对例孕妇进行分析发现,巨大儿发生率为10.88%,较国际产科组织统计的5.3%高,可能与目前生育年龄妇女孕前肥胖、糖尿病发生率升高及妊娠体重增长过度有关,该组资料中分娩巨大儿者孕期体重增加明显,与未分娩巨大儿者的差异有显著性。

有学者发现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妇女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风险高于正常体重妇女,体重增加每周50.59kg的妇女发生先兆子痫的风险较高,脂肪是雌激素蓄积场所,脂肪增多可引起体内活性雌激素水平升高,通过醛固酮分泌,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或通过直接增加肾小管的重吸收引起钠的潴留,最终导致妊高征的发生。Fortner等人报道与其他地区移民相比,来自拉丁美洲的妇女孕期体重增速最快,其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先兆子痫的风险也是其他移民的3~4倍。

孕期体重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增高,有研究显示,年孕妇孕期体重增幅20%的比例为2.6%,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约3%,而4年这一比例分别为14.2%和10%。但是研究发现,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糖尿病没有影响,其原因可能与患者体内糖、脂肪等利用不良和体重增加不明显有关,或者与孕妇主动控制饮食和体重相关。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或高血压,而这些疾病容易导致产后出血;另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容易出现巨大儿,而巨大儿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或发生头盆不称产程延长,导致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是产褥感染的高危诱因,且肥胖者真皮层薄,脂肪层厚,切口张力大,皮肤愈合能力差,易发生脂肪液化和切口感染,因此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易导致产后出血与产褥期感染。

孕期体重增长的适宜范围

孕妇体重增加与新生儿体重及围产儿死亡率有关,因此在孕期保健中强调孕妇增加体重应恰当,但国内有关孕期增重适宜值的研究较少。传统的观点认为,整个孕期平均增加体重12.5kg,增重15kg应视为异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妊娠期营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妊娠期体重增加也呈上升趋势,回顾分析例产妇资料,显示孕妇孕期增加体重14.81kg;分析表明孕妇妊娠期体重增幅15kg,会使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产后出血、产程异常、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增加;增幅9kg会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巨大儿的发生风险降低,但是会使低出生体重的风险增加,故建议最适宜的体重增幅为10~15kg。美国医学研究所的建议是孕前BMI19.8bmi=""11.5=""29.0kg/m2的孕妇7.0kg。高萍萍对苍南县名产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该地区不同BMI孕妇孕期适宜增重为:正常体重组(BMI为18.5~23.9)孕期增重(13.23±4.00)kg,消瘦组(BMI18.5)应增重(14.14±4.18)kg,而肥胖组(BMI≥28)增重应控制在(9.15±4.17)kg。但是,这些研究所制定的孕期增重范围较宽,且缺乏整体代表性。

孕期营养指导与体重增长

对准备妊娠的妇女和孕妇进行合理的营养指导,加强健康教育,控制孕期体重正常增长,不仅能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帮助生产顺利,减少生产对母婴的伤害,而且对于新生儿的不良影响也较小。国内的研究也表明,孕期营养指导可减少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产后出血等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耿霞等通过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在孕早期予以营养指导的孕妇组孕期体重增加为(13.25±2.55)kg,对照组体重增加为(15.34±1.85)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戎惠娟等报道通过孕期指导跟踪随访了名产妇,研究组分娩前体重增加(17.3±5)kg,对照组分娩前体重增加(18.2±4)kg,研究组孕妇分娩前BMI增长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无论孕期增重不足还是过多,均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此孕期营养均衡、增重合理,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确保母婴安康。应进一步加强围产期营养指导,指导孕妇合理营养、适当运动,将体重增加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及时治疗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以获得最佳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胡晓吟,刘兴会,张力,等.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9,18(6):-.endprint

[2]范晓波,康昭海,吴仕元,等.孕期营养认识及时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8(14):-.

[3]高丽娟,宋薇,王桂香,等.不同的孕期体重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6(19):-.

[4]BarkerDJ,BergmannRL,OgraPL.Concludingremarks.thewindowofopportunity:pre-pregnancyto24monthsofage[J].NestleNutritionWorkshopSeries.PaediatricProgramme,8,61:-.

[5]温曲英,戴哲凡,曾素清.孕妇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9,8(8):62-63.

[6]张美春,张美花.孕期妇女营养支持与体重增长关系研究[J].医学信息,,25(5):-.

[7]赵海珍,肖梅,何明.孕晚期血脂水平与新生儿体重相关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18(11):-.

[8]杨柳,李静,黄彦红,等.创建孕妇体重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7(22):-.

[9]罗红玲.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结局关系的分析[J].广西医学,,34(3):-.

[10]全贞姬,金贞玉.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血脂的相关性初探[J].吉林医学,,33(14):-.

[11]李伟,倪思玲.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对围产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14(12):39-41.

[12]杨凯青.孕妇身体质量指数和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医学,,33(32):-.

[13]黎明,何忠开,黄石安,等.孕期营养不良对宫内发育迟缓大鼠心肌重构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30(5):-.

[14]卢碧玲,周霓,覃廷华.实施孕期体重管理的干预对胎儿出生体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51(21):-.

[15]刘春玉.探讨孕期开展体重管理的必要性[J].当代医学,,18(25):-.

[16]刘巧英,甘秀华,姜红.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32(13):-.

[17]罗希莹,李燕,苏虹,等.例孕妇孕前BMI与孕期增重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9,20(2):-.

[18]孙卓.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增长与妊娠的关系研究[J].当代医学,,16(1):45-46.

[19]蔡贞玉,贾震,梁雪静.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3(8):-.

[20]FortnerRT,PekowP,SolomonCG,etal.Pre-pregnancybodymassindex,gestationalweightgain,andriskofhypertensivepregnancyamongLatinawomen[J].AmJObstetGynecol,9,(2):1-7.

[21]FrischknechtF,BruhwilerH,RaioL,etal.Changesinpre-pregnancyweightandweightgainduringpregnancy:retrospective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bb/2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