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科普知识

人体怎样感知位置变化和保持平衡的?

大家都知道耳朵有感知声响的听觉功能,却不一定都知道它还有感知身体位置变化保持平衡的重要功能。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内。感知声音的耳蜗和感知位置变化的前庭就在内耳紧密连接在一起,总称位听器官。

前庭有三个半规管,能够感知身体旋转的成角运动和加、减速运动;前庭还有球囊、椭圆囊,内有耳石器,主要感知人体在静态和直线运动及其加、减速度运动。例如坐在行进的车中即使闭上眼睛,不看窗外,也可感知车的加速、减速或转弯;又如乘坐电梯时那种升、降的感觉,这些都是半规管、球囊内的耳石器感知的。

前庭感知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变化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由前庭神经像电缆一样上传到脑干的前庭神经核、小脑和大脑皮质进行分析处理,然后通过多条传出神经通路对眼,头颈和躯体实施调节反应。

在传出通路中有两条极为重要,一条是前庭动眼通路,这条通路将前庭感知的身体位置变化和大脑等中枢作出的反应迅即传递到眼睛,使眼睛能随身体位置变化而有相应的反射活动,保证了人体即使在体位改变和运动中也能视物清晰;

另一条是前庭脊髓通路,这条通路将前庭感知的身体位置变化信息和大脑等中枢作出的反应迅即传导到头颈躯干四肢,反射性调节肌肉张力,使身体得以保持平衡。上述前庭、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小脑、大脑反应区及传入传出神经通路共同构成前庭系统。

平时前庭系统的空间定向和调节平衡的功能我们是感受不到的,只有前庭系统中任何部位发生病变和功能障碍,或者前庭感受的刺激和视觉、深感觉不一致时,产生平衡失调的眩晕感我们才能体验到。

为什么会感到眩晕(Vertigo)同时伴恶心呕吐?

眩晕是一种自身或自身以外的周围物体在“旋转、移动、摇晃、倾斜”的平衡失稳感觉,这是一种主观感觉,客观并不存在自身或周围物体的运动,所以是一种运动幻觉或运动错觉。娱乐性的快速自身旋转运动、乘坐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和疾病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眩晕,因而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会有过眩晕的体验。眩晕的同时常常伴恶心呕吐,严重时口吐苦水,腹痛腹泻,面色苍白出冷汗,站立不稳,如坐车船,发病时两眼紧闭,双手握床,惟恐从床上摔下来。

无论是娱乐还是疾病引起的眩晕,都和前庭系统有关,当一侧前庭或前庭神经元受到刺激,不论引起的是兴奋还是抑制,均引起两侧前庭系统兴奋性不平衡,这样的信息传导到大脑引起一种有一定方向和规律的“身体在运动”的错觉,这就是眩晕。如果双侧刺激相同,不引起眩晕,例如双侧外耳同时注入冷水,不引起眩晕,如果同时一侧注入凉水另一侧注入热水,就会引起极度不适的眩晕。前庭系统受到刺激不仅引起眩晕,还会通过前庭联系通路引起以下伴随症状:

①通过前庭动眼通路引起眼球震颤,因此可以观察自发或诱发的眼球震颤检查前庭功能。

②通过前庭脊髓通路引起身体偏斜倾倒,指物不准,偏向一侧;这种体征也是检查前庭系统病变的指标。

③通过前庭迷走神经联系通路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缓,血压下降。

④前庭耳蜗紧密相连,二者病变相互影响,前庭病变引起眩晕的同时常伴有耳鸣耳聋。

怎样检查前庭功能?

前庭器官小且复杂,长在内耳,前庭神经系统与全身其它系统又存在广泛联系,故直接检查前庭功能比较困难,临床只能通过前庭反应间接检测其功能状态。前庭感受器的特性是不论受到生理或病理性刺激均可引起感知反应,并通过各级中枢的联系引起眩晕、眼震、倾倒、平衡失调以及自主神经反应。

这些反应成为临床诊断前庭系统疾病的重要根据和观察指标。前庭反应包括三部分:1.感觉性反应(眩晕),2.运动性反应(眼球震颤、身体倾倒和过示)3.植物神经反应(恶心、呕吐、出汗和面色苍白)。

其中眩晕仅仅是主观性感觉,不能客观分析,而第3项虽属客观反应,但缺乏客观分析指标。目前临床只能对眼球震颤和身体倾倒反应对前庭功能进行客观分析。一般检查包括自发现象检查和诱发试验两部分。

自发现象检查最为常用

①观察自发眼震,被检者头部固定不动,眼随检查者示指移动,如果有眼震出现,可根据眼震方向,速度、持续时间确定引起眼震的部位。内耳迷路眼震特点:振幅小,有快慢向和方向性,伴有眩晕耳聋。生理性眼震仅在眼球过度侧视出现;眼性眼震振幅大,无快慢向,不伴呕心呕吐;中枢性眼震多为垂直或斜性,持续时间长。

②.错定物位试验,受检者试触身前检查者食指,正常人指物准确无误,前庭病变偏向眼震慢向侧,小脑病变偏向患侧。

③倾倒试验(Romberg)试验,受检者并足直立闭目,观察有无摇晃倾倒,如系前庭病变,倾倒方向一定,与眼震慢向一致。诱发试验检查是在神经内科和神经耳科通过给予前庭末梢感受器适当的刺激(坐电椅进行旋转试验、外耳注入冷水或热水进行变温试验、变换头位置的变位试验等)诱发前庭反应,根据前庭反应(主要是眼震)的强弱、有无或特征对前庭功能进行评定,另外就是由专科进行眼震电图和姿势图检查。

患了眩晕怎么办?一般要作哪些检查?

无论什么表现的眩晕,首先应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因引起本病的病因众多,如:脑肿瘤、脑血管病、内耳疾病、部分内科疾病均可引起眩晕,所以患了眩晕,均应医院或医院神经内科,进行各方面的鉴别性检查诊断,确诊定性后,再找专业性强、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有效系统的治疗。这样可尽早的治愈一些原发病,以免疾病进一步发展,造成器官损害,尤其是许多损害是不可逆难以治愈的。

眩晕患者,均应尽可能做全面体检。重点检查外耳道、听力、视力、屈光、眼底及神经系统,此外根据需要作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前庭功能检查(选择直立倾倒试验、原地踏步试验、扭颈试验、眼震诱发实验、眼震电图、平衡姿势图等)、听功能检查、头颅X线片、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TCD、心电图、血常规、生化检查等以便分析、查找眩晕的原因,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

常见眩晕病因有哪些?

1、耳源性疾病症状多较严重,多伴有听力障碍,恶心.呕吐等,一般没有脑损害表现,常见有:

①外耳病变,如耵聍压迫,异物阻塞等;

②.中耳病变,如中耳炎,鼓膜内陷或钙化,耳硬化症,耳咽鼓管阻塞等;

③内耳病变,如迷路炎,迷路外伤;美尼尔病;壶腹顶耳结石病,运动(晕动)病,位置性眩晕,变态反应,药物中毒性迷路炎,内耳特殊感染等。

2.脑血管疾病由椎基底动脉病变引起的较颈内动脉病变引起的多见,前庭神经核在脑干是最大核群,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易于受损引发眩晕,常见有

①.迷路卒中

②.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④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⑤小脑出血

3.颈部病变

①.颈椎退行性病变.肿物.畸形等压迫椎动脉

②颈交感神经丛刺激性病变

4脑肿瘤肿瘤压迫前庭神经及传导通路引起眩晕,常见有

①小脑桥脑角肿瘤

②脑干肿瘤

③小脑肿瘤

④第四脑室肿瘤或囊肿.

5.颅脑外伤外伤损及迷路,第八对颅神经,脑干等前庭神经系统传导通路均可引起眩晕..

6感染

①.各种类型的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前庭神经炎,流行性眩晕(脑干下部病毒感染)

②.全身感染的高热刺激迷路

③.颅底蛛网膜炎

7.药物中毒一些耳毒性药物损及第八对脑神经如链霉素,新霉素等;长期大量服用苯妥英钠等抗痫葯引起小脑中毒均可引起眩晕

8.癫痫发作性眩晕发作,多伴短暂意识伤失

9.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损及前庭传导通路

10.全身性疾病几乎全身各系统疾病,只要造成内耳和前庭系统缺血缺氧能量供应障碍都可引起眩晕,常见有

①.阿-斯综合症

②.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

③直立性低血压.(以上轻者眩晕重者晕厥).

④中重度贫血

⑤低血糖

⑥高血压

⑦高粘稠血症

⑧一氧化碳中毒

眩晕分类

1.耳性眩晕

由内耳迷路病变引起,眩晕位置方向明确,眼震为水平性,有病变侧耳鸣、听力下降,听力重振试验阳性,伴有恶心呕吐,睁眼或头部运动时眩晕加重。

2.前庭神经性眩晕

由颅底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眩晕眼震恶心呕吐与耳性相似,一般没有耳鸣耳聋;常伴有邻近Ⅶ、Ⅸ、Ⅹ脑神经受损,伴行听神经病变则有耳鸣耳聋如听神经瘤,但重振试验阴性。

3..脑性眩晕

由脑实质病变引起

①前庭神经核性眩晕,不伴耳鸣耳聋,可伴Ⅴ、Ⅸ、Ⅹ脑神经损害和对侧感觉障碍

②脑干性眩晕,少见,眩晕方向不明确,头部运动或睁眼眩晕不加重,如有眼震则为垂直或旋转性,持续时间长,无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温度诱发眼震多无半规管麻痹,优势偏向与患侧不完全一致。可有邻近传导束损害的感觉运动障碍体征,如面神经麻痹,复视等。

③大脑性眩晕,颞叶前庭皮质病变引起,无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常以癫痫形式出现。

④小脑性眩晕,由小脑绒球、小结叶病变引起,眩晕类似耳性但无耳鸣耳聋,有小脑共济失调体征。

4.颈性眩晕

由颈椎或颈椎动脉病变引起内耳或前庭核缺血所致,有耳性和前庭核性眩晕症状,还有颈椎病变体征,椎动脉压迫试验阳性,还可有脑干缺血症状体征。

如何区别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

由内耳迷路(前庭感受器)和前庭神经颅外段(未出内听道)病变引起的眩晕为周围性眩晕,如急性迷路炎、美尼尔病等;由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和大脑病变引起的眩晕为中枢性眩晕,如脑干脑炎、急性小脑炎等。

周围性眩晕特点是:

①眩晕:为剧烈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症状加重,闭目后不减轻;

②眼球震颤: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幅度细小,多为水平性眼震或水平加旋转性,绝无垂直性,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眼震快相向健侧或慢相向病灶侧(破坏性病变),向健侧注视时眼震加重,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温度诱发眼震多有半规管麻痹,可有和自发眼震方向一致的优势偏向。

③平衡障碍:多为旋转性或上下左右摇摆性运动感,站立不稳,自发倾倒及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

④自主神经症状:如严重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

⑤常伴有明显的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症状,而无脑部功能损害的表现。

中枢性眩晕的特点是:

①眩晕:程度较周围性轻,性质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闭目后可减轻,持续时间长,与头部或体位改变无关;

②眼球震颤:粗大,可以是单一型的垂直眼震,眼震多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一般眼震方向和病灶方向不一致,眼震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温度诱发眼震多无半规管麻痹,优势偏向与患侧不完全一致;

③平衡障碍:表现为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多数眩晕程度和平衡障碍不一致;

④自主神经症状:不如周围性明显;

⑤无明显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症状,可有脑功能损害表现,如头痛、颅高压、脑神经损害、瘫痪和抽搐等。

眩晕,头晕.头昏,晕厥的区别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刻意区分眩晕,头晕.头昏,晕厥,病人就诊时也很容易把头晕说成眩晕,把眩晕说成头晕。临床上则要把这些概念区别清楚,以免导致误诊。

1.眩晕是一种自身或自身以外的周围物体在“旋转、移动、摇晃、倾斜”的平衡失稳感觉,是前庭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

2.头晕没有自身或外界物体的旋转移动平衡失稳感觉,只有头重脚轻晃晃忽忽不稳定的感觉,不会倾倒,多于行走起立时加重,包括

①.眼性头晕,有视力或眼肌障碍,睁眼.用眼加重,闭眼减轻或消失;

②.深感觉性头晕,有肌力,肌张力,关节位置觉异常,头晕在起立行走时出现,闭眼或暗处加重,睁眼或亮处减轻。

③.小脑性头晕,有小脑病变引起的共济失调,站立不稳,行立时出现头晕,睁眼不减轻。

3.头昏是昏昏沉沉不清晰感,多伴有头闷头重,由发热消耗性疾病,慢性躯体性疾病,情感精神性疾病,劳累,疲劳等引起。

4.晕厥由一过性脑缺血引起,有短暂意识丧失倒地,数十秒自动清醒,如站立过久导致的直立性晕厥等。

颈椎病和眩晕之间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知道颈椎病会引起眩晕,很多有头晕的人就认为自已有颈椎病。其实有头晕也有颈椎病,头晕也可能不是颈椎病引起的。颈椎病之所以引起眩晕,是由于颈椎肥大,颈椎骨质增生恰好挤压了颈椎动脉,颈椎动脉硬化弹性下降等,当头颈部屈伸和转动时牵拉压迫颈椎动脉使血流量显著减少造成脑内前庭神经核或内耳迷路急骤供血不足诱发眩晕。所以没有头颈部屈伸或转动时出现的眩晕一般是颈椎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要进一步查找。

眩晕、头晕、头昏为什么是脑中风的先兆?

脑中风(即:脑梗塞等脑血管意外),先兆表现有:远期先兆常有眩晕、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近期先兆表现为眩晕、头晕、头痛突然加重,突然出现原因不明跌跤或晕倒,均为中风的危象。

短暂性脑缺血眩晕、头晕患者,一般在1-5年内可能发生脑出血、脑梗塞者占46.5%;在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约1/3—1/2病人曾有过短暂性脑缺血性头晕,所以说此类眩晕、头晕为脑梗塞的一种危险征兆,应按急症对待,及时治疗,不应认为是一过性眩晕、头晕、眼黑,而不当回事,不予重视,将是很危险的。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有什么临床特点?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的患者,多有动脉硬化或颈椎病病史。临床病症多式多样,相当复杂,主要表现是其供血区域的功能缺损。临床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常见的症状是眩晕,其次为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头痛、意识障碍及脑干定位证。眩晕常常是首发症状,据国内资料统计,约占45.5%—81.6%。眩晕的性质可为旋转性、浮动性、移动性或双下肢发软、站立不稳,自觉地面摇晃、倾斜。也有相当多的患者眩晕症状并不明显,只有"头晕眼花"的感觉。有的伴有单侧或双侧耳鸣及听力减退,听力检查为神经性耳聋。耳蜗症状的出现,提示基底动脉的分支内听动脉供血不足,此时要特别注意与美尼尔病鉴别。眩晕可自发,也可因患者转换体位,头颈部屈伸和转动时诱发,或使已有眩晕加剧。

常见与眩晕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

1.外耳道耵聍栓塞性眩晕

外耳道耵聍在洗头洗澡有水进入后膨胀,外耳道堵塞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甚至眩晕有时哺乳儿童因呕吐等是使奶液集聚外耳道亦可引起眩晕,表现啼哭不安等。这类眩晕清除外耳道阻塞即愈。注意卡塞紧固的耵聍需要专科医师予以取出,以免意外。

2.鼓室负压性眩晕

由咽部急慢性炎症或咽壁淋巴细胞增多引起,导致咽鼓管阻塞或通气不畅,鼓室内气体吸收形成负压,进而鼓膜塌陷,内耳缺血缺氧水肿,出现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本病临床多见,男女老少均可得病,冬季节多病较多,常因上感、.咽炎复发、疲劳等诱发加重,眩晕可一日数次,或数日一次。轻者仅有短暂头晕。不稳或轻微外物旋转感,随咽部炎症消退而好转。重者有典型眩晕,伴恶心呕吐,病侧耳鸣耳闷听力下降,需卧床休息数天及相应治疗而愈,病后可残留听力下降。

3.美尼耳病及美尼耳综合征

眩晕病人大多都会问医生自己是不是得了梅尼尔病,它几乎成了眩晕症的代名词。其实梅尼尔病只是引起眩晕的疾病之一,约占眩晕病的百分之四,没有想象中的多。美尼尔氏病由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临床表现是眩晕呈间歇性反复发作,间歇数天数月数年不等,常突然发生,开始时眩晕即达到最严重程度,头部活动及睁眼时加剧,多伴有倾倒,因剧烈旋转感、运动感而惊恐万状,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和眼球震颤;

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几小时不等,个别呈持续状态连续数日,每次发作过后疲乏,嗜睡,间歇期平衡与听力恢复正常,多次发作后眩晕随病侧耳聋的加重反而减轻,发展到完全耳聋时眩晕停止。发病前有低频耳鸣,发作时耳鸣加重及听力重振试验阳性是本病特点。因此美尼尔病发作时一定会有耳鸣,没有耳鸣就不是美尼尔病。

前庭炎症、外伤、出血、脑膜炎、小脑脑桥角肿瘤等疾病的继发症状有时与美尼尔氏病表现相似,称之为美尼尔综合征,但其病程演变规律不同,多为持续性,发作时间长,与原发病相消长,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和局灶体征。

4.迷路炎

由细菌,病毒,毒物或药物等引起的一组迷路炎性或变性疾病,为临床眩晕常见病因。包括迷路周围炎、浆液性迷路炎、化脓性迷路炎、病毒性迷路炎和药物中毒性迷路炎等,共有的症状是都有病灶侧耳聋、眩晕及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病情有轻重差异,诊断和鉴别诊断要根据病史,还需要实验室检查、听力前庭功能检查和乳突内耳的影相学检查。

影像检查可以发现内耳,乳突炎性改变,CT、MRI检查可以发现半规管迷路水肿;药物中毒性只能依赖病史确诊如应用耳毒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特别要提及的是儿童出现眩晕、听力下降要警惕病毒性迷路炎或药物中毒性迷路炎,双侧性病变是导致幼年性完全性耳聋的重要原因,甚至因聋致哑,后果严重,要注意预防及早诊治。

5.壶腹顶结石病

一般认为是耳石膜碎裂微粒沉积在壶腹顶而引起的一种与位置有关的眩晕,起病突然,开始为持续性眩晕,数天后缓解,转为发作性眩晕,特点是平时无眩晕,当头处于某一位置时即出现眩晕,可持续数十秒,转向反向头位时眩晕可减轻或消失。行位置性眼震检查可见显著眼震(阳性),而椎动脉压迫试验阴性,籍此可与颈性眩晕区别。这种位置性眩晕多数在发病后数日数月自行缓解或消失,少数内科治疗无效者则需要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

6.缺血性迷路卒中

由高血压,迷路血管痉挛,动脉硬化,低血压,高粘稠血症等导致迷路血管供血不足或血管堵塞,迷路缺血缺氧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发作时检查均有眼震,神经性耳聋。根据发病机制分为

①.短暂缺血发作型:发作无定时,可一日数次或数日一次,一般数分钟至半小时缓解或消失,轻者仅有眩晕或不稳,重者频繁发作进展为完全性迷路卒中。

②进展性卒中型:发病后眩晕耳鸣耳聋持续进展加重几天后达高峰,此后可逐渐症状改善。

③..完全性卒中型,发病后数小时眩晕不稳耳鸣耳聋达高峰,甚至剧烈眩晕呕吐掩盖了耳聋等眩晕缓解后始发觉,有明显眼震。数日后症状逐渐改善可遗留患侧听力下降或完全聋、头晕不稳。本病与美尼尔病的区别是美尼尔病是多次发病后才有听力下降。

7.前庭神经炎

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上呼吸道病毒侵袭到前庭神经,引起前庭神经元炎,可使部分或全部前庭神经节萎缩变性,前庭功能障碍,引起眩晕,所以说上感也可以引起眩晕。前庭神经炎不损害听神经,所以没有听力下降,没有耳鸣,这与美尼尔病恰恰相反。前庭神经炎常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一周后发病,有些前庭神经元炎由头部慢性感染引起,前庭神经炎有时呈小流行,该病经过数天可以自愈,很少有复发。

8.小脑桥脑角炎

本病临床不少见,多系结核、化脓、病毒性脑膜炎、脑蛛网膜炎波及前庭耳蜗神经,病人在发热、头痛、后颈部痛的同时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及病侧耳鸣、耳聋,可有脑膜刺激征和病灶侧面瘫,还可以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及椎体束体征,脑脊液检查有相应异常。

9.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小脑桥脑角部位最为多见的一种肿瘤,起病常为病侧耳鸣,渐次出现患侧进行性耳聋,眩晕并波及到邻近脑神经和小脑,出现相应临床症状。CT、MRI检查可确诊。早期发现手术治疗效果好,当有单侧持续耳鸣时应想到该病,予以重视。

10.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因一侧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引起该侧延髓背外侧缺血梗死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急性发病,出现剧烈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和倾倒(前庭神经核受损),伴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呛咳(舌咽和迷走神经受损)。检查可见相应体征MRI可协助确诊。轻者经适当治疗症状逐渐减轻,一般留有后遗症;重者昏迷或反复发病者,预后不佳。

11.小脑出血

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导致小脑供血动脉破裂引起小脑实质出血,临床症状和轻重程度与出血量有关,CT、MRI有助确诊。出血量少病情轻者只有眩晕、眼震、行立不稳、共济失调。出血量大病情重者出现剧烈眩晕、恶心、呕吐、枕后头痛后病情迅速恶化,1~2天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或脑疝死亡,亦有发病后迅即死亡者。

眩晕疾病的分级和治疗

眩晕程度大体可分三级:眩晕尚能活动及生活自理为一级;闭目静卧,头动则引起自身及环境的运动感为二级;静卧头不动亦有剧烈的运动感,并伴有呕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为三级。急性眩晕发作时患者很痛苦,应予积极有效治疗;脑出血引起的眩晕是急危重症,要高度重视,谨慎细心紧急处理。

1、一般治疗:静卧,避免声光刺激,解除精神紧张,不能进食者给与静脉能量补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针对病因治疗:脑瘤予手术,化脓性迷路炎给予抗菌素,感染依据系病毒或细菌所致予抗病毒药或抗菌素,晕车晕船的晕动病提前或发病时给予前庭抑制药,高血压予以降低血压,脑动脉硬化给予降低血脂、抗血小板改善血循环治疗等。

3、对症治疗焦虑紧张给予镇静安定药,如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鲁米那;恶心呕吐给予抗胆碱止吐药,如普鲁苯辛、阿托品、氢嗅酸莨菪硷、胃复安、舒必利、氯苯甲嗪;抗组胺前庭抑制药,如苯海拉明、茶苯海明、扑尔敏、异丙嗪等;改善内耳循环药如倍他司啶、烟酸、地巴唑、氟桂嗪等;脱水药,如速尿、甘露醇、地塞米松等。   

4、手术治疗内耳病变听力已丧失而久治不愈的眩晕患者,可行迷路破坏手术或前庭神经切断术。

得了眩晕怎么办?

中风的危险因素为什么要进行一、二级预防?

中风前先兆及脑中风家庭急救较常见的误区

如何预防脑出血?

脑病科医师深入阅读:

广西名中医,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副院长,医院脑病科学科带头人,姚宝农教授:

医者之美丨悬壶济世恤苍生,妙手仁心誉杏林!

脑病科的成长故事:

从寂寂无名到誉满全城

广西医院脑病科吴艳丽医师,研究生毕业,师从广西中医院脑病科古联主任

第1期丨锦旗背后的故事—吴艳丽医师

王信海,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曾到天津中医院进修,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头痛、眩晕、萎病、面瘫、失眠、癫痫、帕金森病等疾病,在运用针灸及其它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各内科系统疾病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第2期丨锦旗背后的故事—笃信医道,海纳百川—记脑病科王信海医师

黄学言,主治医师,中共党员,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师承广西名中医姚宝农。擅长于治疗神经内科各类疾病如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脱髓鞘疾病、各种头痛、各型癫痫、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遗传疾病等的诊治,尤其是疑难杂症的诊治和急危重症的急救。

第3期丨锦旗背后的故事—教学相长,言传身教—黄学言医师

林佳明,副主任医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董少龙教授,冯世伦经方大师,医院首届优秀青年中医,广西医师协会第一届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先后到天津中医院脑科、医院心理中心进修,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运用中西医诊断和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痴呆、癫痫、震颤麻痹、神经性耳鸣耳聋、顽固性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反复发作性眩晕、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对脑血管病和痴呆疾病无论是在诊断,中、西药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针灸治疗及其它治疗或是在预防健康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治疗过程中能针药结合,内外兼顾。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辩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一代经方传人。

第4期

普救含灵之苦,传承经方绝学—记脑病科林佳明副主任医师

钦中医脑病科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陕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bb/2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