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去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115/4558568.html
原创:民仲平,来源:雄一代
01南京禄口机场的一把手冯军被暂停职务了
在南京疫情“雪崩”这件事上,他被认定是负有责任的那片雪花
这个结局没有出乎任何人的意料。
自疫情爆发以来,一把手的责任被更经常的提起,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旦出现了有规模的疫情,那么一把手的仕途大概率是要提前结束了。
从湖北的蒋超良(《消失的蒋超良》)、武汉的马国强(《马国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到牡丹江的马志勇、山东司法厅的解维俊,概莫能外。
没有人觉得他是冤枉的、是值得可怜的
财新网报道:
“7月21日,江苏省委曾召开正厅级会议,会议提及,冯军在东部机场集团运营中管理不专业,其将国际航班与国内航班由原来的分开运营变为统一混合运营,造成境外疫情流入”
这是一个低级的错误、是一个违反常识的错误、是一个极不专业的错误
而冯军,无疑是所有人眼里的那个制造错误的人。
02但这场“雪崩”,真的只有冯军这朵雪花有罪吗?错误真的只是冯军一人酿成的吗?
冯军的确是不专业的。
他在担任机场董事长之前,没有做过任何一个地区、或单位的一把手。虽然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党务型领导干部,他在政协、办公室、组织、纪检等多个岗位上历练过,如果给他一个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纪委书记、政协主席之类的位置,我想他会是很出色、很专业的。
而管理机场,尤其是南京禄口机场这样的“12个第一入境点”之一的重点机场,实在是难为他了。
但冯军不专业,就必然应当会导致机场管理极不专业吗?
冯军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但是冯军领导下的领导班子可是极其专业的。
总经理就是南京禄口机场建设的亲历者。他从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开始,到事业发展部负责人、企业管理部副部长,空港国际货运公司董事长、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可以说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履历极其专业的机场管理专家。
几位副总经理,也都是南京禄口机场的老人。都是在南京禄口机场工作了几十年,机场管理经验、机场的熟悉度都是无可挑剔的。
可以说,机场集团的领导班子里,除了冯军和党委副书记是地方党政口过来的门外汉,其他高管层都是久经战阵的机场管理专家。
除了专业素质、管理经验极为突出的领导班子,南京禄口机场也有着严密的内控制度,其在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处置、安全生产等方面制定了极多规章制度。
每天,南京禄口机场的十几个职能部门,与几十个专业直属公司,就是在这些规章制度的控制下紧张有序的运行。
那么为何仅凭冯军一人之力就让南京禄口机场发生了“雪崩”呢?
03将国际航班与国内航班由原来的分开运营变为统一混合运营这件事,要么是自下而上的请示,要么是冯军主动为之。
如果是自下而上的请示,那么到冯军这个一把手的时候,前面至少是经过了部门负责人、班子成员的审批,很可能也征得了相关部门的同意。
这么不专业的低级的错误,能够历经多层审批而最终摆在一把手的桌子上,难道这条审批流上的每个节点,都是无辜的吗?
而如果是冯军主动为之,那么作为一把手的他也不可能将这件事直接告诉经办人员,通常他应该将此告知经营管理层,也就是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的总经理等其他班子成员们,由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层层向下传达布置,直到具体负责此事的部门、单位。
那么在向下传达的过程中,就没有人告诉他们的董事长,这个指示是有问题的吗?
或许有人说,冯军是一把手,手上握有机场集团所有干部的官帽子。但是至少我们的党委是施行民主集中制的,并不是党委书记一把手可以随意妄为的。如果党委书记提出了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或者提议,那么每一位班子成员都有提出反对意见的职责,对严重的问题,还应该向上级组织及时反映。
记住,这是职责,不是权利。
无论这个低级的、极不专业的错误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可以断定的是,肯定不是冯军直接和经办人员就能办理的,而这件事的知情人也肯定不局限于冯军。
冯军领导下的机场集团领导班子、各部门负责人、各直属单位负责人为何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或者为何没有阻止这个低级错误的发生呢?这个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再退一步讲,同僚与下属可能看见天大的错误也装不知道,但是机场疫情防控的监管者呢?
04南京机场“雪崩”了,大“雪花”冯军被迅速处理了,所有人都把矛头对向这个毫无国企治理经验的党务型领导。
可是其他“雪花”呢
或许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都认为自己只是在执行命令,都认为自己不是最终决策拍板者······
参考资料
财新网:《江苏东部机场集团董事长冯军被停职或与防疫不当有关》
澎湃新闻:《东部机场集团“一把手”冯军被停职,原董事长钱凯法重出代理》
民航资源网:《冯军任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链接一从武汉的马国强到南京的冯军:他们只是在错误的时间,担任了错位的职位
原创:民仲平,来源:雄一代
马国强是优秀的企业家,冯军是优秀的党务干部,他们只是在错误的时间担任了错误的职位
冯军被暂停职务了
这距离他接任江苏东部机场集团一把手正好过去了一年。
年的7月,他告别了二十八年的党政综合工作,走过了中国式的“政商旋转门”,第一次来到国企担任领导职务。
马国强和他正好相反
在从事了二十多年国企管理工作后,他从“政商旋转门”的另一头走了过来,由宝武钢铁集团董事长转任武汉市委书记。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他与冯军的旋转门进出方向相反,但是结局却惊人的一致:
黯然离职。
01不仅和冯军进出旋转门的方向不一样,马国强的政治前途和冯军也大不一样。
加入宝钢集团后,在“铁娘子”谢企华的领导下,马国强直接参与了宝钢,这家中国最强钢铁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改革,并在宝钢股份上市一战中迅速成名。
入职六年便晋升宝钢集团副总经理,50岁时成为副部级央企武钢集团总经理,53岁时击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成为新组建的宇宙级钢铁巨无霸宝武钢铁集团的一董事长。
55岁时,他更是带着“钢铁少帅”“钢铁侠”的荣光,逆着“政商旋转门”的方向,由商入政,接替赴任政法委秘书长的陈一新担任武汉市委书记。
武汉市委书记如无意外,是铁定晋升正部级的。
此刻的马国强,有着美妙的未来。
而冯军,虽然是由副厅级的无锡市委组织部部长升任厅级的东部机场集团董事长,但这也宣告了他政治生命提前进入下半场。
在江苏省住建厅纪检组长、南通市组织部部长、无锡市组织部部长等位置上兜兜转转后,他已经年过五十岁。
这个年龄有点尴尬,留在地市竞争党政一把手,他还需要市委副书记的位置作为过渡,可是一旦过渡完后,他的年龄就绝不是党政一把手的首选了。
回到省厅吧,厅长位置也不是那么好争取,一个副厅长往往还不如地方组织部长有实权。
仕途的天花板已经显现,那么去国企当董事长显然是个不错的出路。
解决了正厅级,又是一把手。而且他的收入也提高到了近百万的水平,这是几乎是纯体制内工作的最高薪酬。
要不怎么说,国企是党政机关领导的后花园,进步无望而又年龄不占优势的时候,就会选个舒服点的国企养老。
当然,已经51岁的他,如无奇迹,将会在东部机场集团,或者其他某个省属国企退休,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02如果没有疫情,他们两个人都会在自己原本的道路上顺利的走下去。
但历史从来都没有如果
疫情席卷武汉三镇,一天地方治理经验都没有马国强迅速成了武汉防疫大堤的最明显的薄弱点。
很快,“武汉换帅”的呼声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
领导武汉这样一个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并不是件容易事,武汉人口甚至高过一些欧洲国家人口。市委书记就如同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们一样,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