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神外资讯《新医神外双周刊》第八期为大家分享的是由新疆医院神经外科买买提力·艾沙副教授带来的: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综合治疗一例及文献复习,感谢亚尔买买提医生的资料编辑,欢迎广大神外同道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特殊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占脑卒中的0.5%~1%,但其死亡率高达20%~78%;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较多,如妊娠、口服避孕药物、感染、创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1-2]。新疆医院神经外科于年5月6日收治1例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
患者女,29岁,因“头痛10天,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1天”急诊入院,患者10天前劳累后出现头痛,持续性胀痛,加重一天伴有恶心呕吐、言语不利及右侧肢体无力,医院给与对症治疗,效果欠佳。患者既往体健,患者1月前曾因意外妊娠接受人工流产术治疗,具体不详。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70mmHg(1mmHg=0.kPa),意识处于朦胧状态,言语不清,四肢刺痛可屈曲,右侧上肢肌力1级,下肢2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共济运动左侧无法完成;感觉系统:深浅感觉检查对称存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12分。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ng/m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57×/L,中性粒细胞:81.8%。急查头部MRV示右侧横窦、乙状窦及上矢状窦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左侧顶枕叶出血性脑梗死(见图1)。
图1.A1、A2右侧横窦、乙状窦及上矢状窦静脉窦血栓形;B1、B2左侧顶枕叶出血性脑梗死。
治疗
一般治疗
治疗方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甘露醇积极降颅压对症治疗,治疗两天患者病情无好转,意识持续加重;遂与家属沟通后,急诊行脑血管造影颅内静脉取栓。术中左侧股动脉置入5F动脉鞘以备造影,右侧股静脉置入8F静脉鞘并全身肝素化,DSA显示上矢状窦、下矢状窦和右侧横窦及乙状窦未见显影,左侧横窦略显影(见图2)。
图2.DSA静脉相延迟,上矢状窦右侧横窦及乙状窦闭塞。A图示正位造影;B图示侧位造影。
手术操作
全麻下,将8F导引导管在超滑导丝的引导下经静脉桥置入左侧颈静脉,同轴将6FSofiy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置于左侧乙状窦,将超滑加硬交换导丝置于下矢状窦,连同美国Microvention6FSofiy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置入下矢状窦,前段进行机械性开通(前后抽拉导管行机械性破栓),再导管后接50ML注射器边抽吸边回退导引导管,反复操作3次,可见大量暗红色血栓(见图3)。复查造影提示下矢状窦,乙状窦部分显影。再多次将美国SPD保护伞通过闭塞部位置于上矢状窦,打开保护伞回拉并回收保护伞,撤出可见保护伞附着血栓,复查DSA显示上矢状窦部分显影,但管腔有狭窄,选用美国Microvention外周血管5×30mm球囊置于狭窄段给予扩张,复查造影:静脉窦较前明显通畅。
图3
术后治疗
当日肌内注射肝素钠U,隔日复查CT示静脉性脑梗死引起脑肿胀,中线偏倚(图4),即行去骨班减压术及亚低温治疗,第2~7天肌内注射低分子肝素(每日2次,剂量0.4ml)抗凝治疗,此后3个月改为口服华法林(每日1次,剂量3mg)。
图4.A术后第二日复查CT示脑肿胀明显;B去骨班减压术后复查CT。
结果
术后第7天开始患者临床症状逐渐缓解,经康复治疗至术后3周查体基本恢复正常;复查头颅CT显示:出血基本吸收。出院后随访6个月,前3个月服用华法林钠,监测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未再复发。术后3月复查MRA显示上矢状窦及左侧横窦显影良好,右侧横窦显影欠佳(见图5)。
图5.术后3月复查MRV,上矢状窦及左侧横窦显影良好,右侧横窦显影欠佳。
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少见的脑血管病,女性多见,约有80%有明确的危险因素,如口服避孕药、妊娠、产褥期、血液病、蛋白C及蛋白S缺乏症、严重脱水及外伤等。其中约20%无原因可查,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以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压升高症状起病,可因皮质受累伴有癫痫、肢体瘫痪或意识障碍。腰穿检查压力明显升高,头颅CT平扫可见硬膜窦内异常高密度影,加强后硬膜窦内呈空三角征,但检出率较低,头颅MRI及MRV对该疾病敏感性高,但是个别MRI及MRV不能确诊者,仍需脑血管造影检查。该病的治疗原则为尽早尽快溶栓再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效果较好,以抗凝、纤溶为主,辅以脱水,对原发病积极治疗。溶栓治疗目前仍有争议,具体方法也不统一,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治疗选项,局部尿激酶输入有一些成功的报道,全身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另有报道应用介入治疗,进行局部静脉窦溶栓,再通率高,但有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危险,技术难度较大,医院,因此开展难度大[7-15]。
抗凝治疗是目前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最常用方法,其缺陷是无法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脑出血是抗凝治疗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本例出现脑出血,但在后续抗凝治疗中未出现新发脑出血灶。本例采用机械取栓+球囊扩张,有利于缩短取栓时间,提高再通率。因颅内静脉窦内存在网格状结构和蛛网膜颗粒分布,理论上机械取栓可能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导致新发血栓形成;且机械取栓有加重脑出血的风险。
参考文献
[1]SaposnikG,BarinagarrementeriaF,BrownRDJr,etal.Diagnosisandmanagementofcerebralvenousthrombosis:astatementforhealthcareprofessionals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canStrokeAssociation.Stroke.;42(4):-.doi:10./STR.0bea
[2]Einh?uplK,StamJ,BousserMG,etal.EFNSguidelineonthetreatmentofcerebralvenousandsinusthrombosisinadultpatients.EurJNeurol.;17(10):-.doi:10./j.-1...
[3]范一木.《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16(12):-.
[4]陈胜利,陈永平,张丽娜,周杰,邓榕,李莉,陈康宁.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11(04):-.
[5]陈忠军,赵旭升,范铁平,祁恒旭,李迪.介入技术治疗重症静脉窦血栓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36(06).
供稿人:亚尔买买提
术者介绍
买买提力·艾沙,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新疆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二病区主任,脑-脊髓血管疾病组组长,新疆医院微创显微外科中高级培训中心副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新疆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疾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组专家会委员,乌鲁木齐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新疆介入神经放射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脊髓血管病的诊断和多种方法治疗,擅长各种脑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及介入手术,每年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约余例,开颅夹闭约余例。完成西北地区首例颅内巨大动脉瘤的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手术、首例颅内支架植入术,并率先开展颅内巨大或复杂动脉瘤的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手术,开颅及栓塞颅内动静脉畸、硬脑膜动静脉瘘。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缺血性疾病改良搭桥术式、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研究颇深并有其独特之处。
目前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课题10项(4项已结题)、主持自治区卫生与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项(1项已结题),参与医院、医院等合作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及翻译出版脑血管病专著4部。年荣获由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止工程委员会颁发的“脑卒中新技术推广培训项目工作优秀专家”。年荣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和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颁发的“脑卒中急救关键技术全国巡讲年度盛典最具影响力奖”。年5月被聘为中国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督查专家。年4月被聘为JNIS杂志中文版专家委员会委员、编委。
1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