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筱青主任医师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冬春交替,气温飘忽不定,可谓春如四季,这也就让呼吸系统疾病有了“可乘之机”。如何科学防控儿童呼吸道疾病,我们对于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一一解答。问题一:医院么?答:为了最大化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特别是疫情流行期间,轻症疾病不建议外出就诊。家长可优先选择通过靠谱的网络在线平台问诊。不是所医院,体温高于38.5℃时,可以给孩子服用退热药,WHO的推荐是儿童退热药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问题二:孩子出现了什医院就诊?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建议及时就医。(1)呼吸急促:安静状态下,2~12月龄,呼吸频率>50次/分钟,1~5岁儿童>40次/分钟,大于5岁儿童>30次/分钟;(2)发热3天不退;(3)出现精神反应差、嗜睡、意识障碍等意识改变;(4)小于3个月的婴儿的发热(5)发病前14天内有相关疫区的旅行史居住史,或接触过可疑症状者或患者。问题三:家长问普通感冒、新冠感染、流感到底如何鉴别?(1)普通感冒对儿童一般精神状态、饮食等影响不大,流鼻涕、打喷嚏的局部症状重,全身症状轻。体温多在3天左右降到正常,使用退烧药效果较好。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往往不严重。(2)流感多与季节有关,冬季是高发季节,往往有流感患者的接触史。如果儿童得了流感,会有非常明显的高热(小于1岁的婴儿发热可能不典型),且发热时间相对比较长,一般为3~5天,1周左右可恢复。流感最典型的症状是伴有肌肉疼痛、乏力、头痛等症状。不同于感冒,流鼻涕、打喷嚏的局部症状轻,而全身症状重。大部分患儿在发病48小时内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等抗流感药物治疗后有效。(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患儿可能会出现精神差、乏力、食欲明显减退等,可能出现反复高热,咳嗽可能比较明显。新冠往往群聚发病,一起生活的一家人都得了,所以接触史流行病学可以提供线索。这时,如可能孩子有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或有疫区居住/旅行史,这对于诊断就非常重要了。问题四:宝宝发热咳嗽,会不会有肺炎?肺炎一般来讲有三大症状:发热,咳嗽,还有喘息。前两个主要是肺炎的症状,喘息除怀疑肺炎外,也有可能合并哮喘发作,或有其他原因气道狭窄并发炎症等。比如每年冬天多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又称毛细支气管炎,通常两岁以下尤其是六个月以下的孩子更多一些,初期表现为感冒症状,2-3天以后出现喘息。每年,孩子患支原体肺炎也比较多,可能有小的流行。所以孩子发热咳嗽三天以上,建议来院就诊,医生会通过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或胸片等方便诊断是否得了肺炎。问题五:肺炎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肺炎一般指的是肺泡发炎了,为下呼吸道感染,而普通感冒一般说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判断可能有肺炎有几点:(1)从病程上来讲,发热时间超过三到五天,当心是不是得肺炎了;(2)和感冒相比,肺炎的咳嗽一般较重,像支原体肺炎初期虽然没痰,但咳嗽比较剧烈;(3)肺炎的孩子精神和食欲不好;(4)肺炎孩子会有呼吸增快和气促,如果孩子体温下来之后呼吸还是快或者气促,那一定要想是不是患肺炎了,肺炎较重的孩子呼吸时出现鼻翼煽动和胸骨上凹陷或者面色发绀等等。问题六:感冒的宝宝如何进行家庭护理?1.多喝水。水分摄入可以增加呼吸道粘膜的湿润度,减少痰栓的形成,便于痰液稀释,使痰液能够更容易排出,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喝汤,喝稀释的果汁也没问题。对于哺乳期的婴儿,应该少量多次喂奶,以免导致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2.保证一定的湿度。一般让室内保持50-60%的湿度,能够让宝宝的呼吸道舒服,增加呼吸道的粘膜湿润程度,提高呼吸道屏障功能。3.调整睡姿。孩子在平躺时,鼻腔分泌的粘液会更容易下流到咽喉部位,这个地方咳嗽感受器特别敏感,容易引起阵发性咳嗽。让孩子保持侧卧位的睡姿会相对更好一点。另外,垫高头部,也可以帮助孩子避免咳嗽的加重。4.拍背排痰。小月龄的宝宝不会自己咳嗽,更需要家长加强拍背,帮助痰液松动,易于排出。但不要在宝宝吃完奶后拍背,容易引起溢奶、呕吐。5.减少油烟的刺激。咳嗽时,孩子的呼吸道比平时脆弱,会更敏感,这个时候、二手烟、雾霾等油烟的刺激,会导致咳嗽加重。问题七:如何预防呼吸道或接触传播?(1)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密闭的公共场所。(2)手部清洁: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后以及饭前便后需彻底清洁双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做好手卫生尤为重要!!!(3)个人卫生:外出回家后,要洗手、洗脸,更换衣服后才能抱孩子。孩子应勤洗澡、修指甲、勤换衣物,并保持衣物干净整洁,衣着适中,既不要捂热也不能着凉。(4)咳嗽礼仪: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呼气,这种行为都不要做。养成咳嗽和打喷嚏纸巾捂住口鼻的好习惯;如果来不及用纸巾捂住口鼻,就用手臂捂住口鼻,然后再去清洗手臂。(5)居家环境: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居室一般每天要定期通风2-3次,每次大约半小时,通风时一定把孩子移到别的房间,避免着凉。(6)儿童玩具和餐具需要定期消毒,如56℃加热30min、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和紫外线等。(7)规律作息:睡眠充足,避免疲劳。选择户外空旷环境进行适当户外活动。专业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系统疾病以及新生儿危急症的诊治。点击这里问专家本文作者为陈筱青医生,内容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代替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免费义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