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 http://m.39.net/pf/a_4518117.htmlChampionsLeague引用本文
林俊超,梁洁,吴开春.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3(7):6-13.
点击以下标题下载PDF全文:
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进展
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进展林俊超,梁洁,吴开春(医院 消化内科,西安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通信作者:
吴开春 E-mail:kaicwu
fmmu.edu.cn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作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较新方法在国内外临床实践中日益增多,人们对其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亦日渐加深。国内外研究显示,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可实现黏膜愈合,减少相关并发症和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和外科手术率。随着生物制剂种类的增多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疗效更佳的新一代药物不断出现,本文就目前临床和临床试验进行中的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进行综述,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治疗效果;安全性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是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临床上二者有相似的症状,包括腹泻、便血和腹痛,但炎症波及的范围和深度并不完全一致,且患病率和常见的并发症也不相同[1]。目前,IBD的病因尚无定论。一般的假设理论认为:当某些环境因素触发遗传易感宿主,其紊乱的免疫系统和/或肠道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导致肠黏膜中的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被激活,黏膜下异常免疫的发生诱导过多的趋化因子和促炎性因子产生,最终导致肠道组织损伤。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抑制过度激活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可改善IB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2-5]。为实现加快黏膜愈合,维持和延长IBD患者的临床缓解期,迅速地诱导、维持和延长IBD患者缓解期的治疗是十分关键的。传统治疗IBD的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类固醇和免疫调节剂)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不能终止黏膜下潜在的炎症和疾病进程[6]。同时,传统的IBD治疗药物还可导致诸多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等,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淋巴瘤风险增加等[7,8]。
近20年来,用于治疗IBD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的种类不断更新,其疗效也被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数据证实[9]。目前主要是以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整合素、反义寡核苷酸为靶点的生物制剂。其原理为使用针对细胞因子和影响免疫应答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抑制介导IBD发生发展的内源性细胞因子活化的免疫通路靶点。但目前对IBD免疫发病机制的认识有限,导致现有的生物制剂在临床实践中的疗效并不能完全满足预期[10-12]。
小分子药物治疗IBD不会诱导患者产生抗药物抗体,进而不诱发治疗后失应答。近年来小分子药物治疗IBD的潜能得到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