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年毕业于医院临床医学系血液病专业,医院工作,先后轮转包括急诊科在内的多个科室,对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能熟练快速诊治,多次参加国内儿童危重症相关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对小儿血液病及实体瘤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及扎实的临床功底。医院优秀工作者,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发表论文7篇。
空格面对夸奖和称赞,她只是腼腆一笑,半年来,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扮演着“全能老总”的角色,甚至成为许多患儿的“干妈”,医院总住院医师(简称“住院总”)赵丽颖。
空格一个多月前,刚刚卸任“住院总”一职的赵丽颖终于松了口气,这段日子带给她最大的感受就是“充实”。没错,住院总意味着24小时坚守岗位,以院为家,手机24小时开机,哪里有危重患儿,哪里就有她们忙碌的身影。
“十项全能”练就过硬本领
空格早、晚查房,危重患儿床边交接班,协助科主任和上级医生诊治患儿,带领下级医师查房、巡视,组织科室疑难危重患儿会诊,参与科室间会诊,参与本科室门诊及业余门诊,检查督促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担任进修医师及实习医师带教工作……琐碎的工作内容如同住院总界的“十项全能”,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容不得他们丝毫的放松。
空格一天夜里,赵丽颖正在值班,护士小刘急匆匆跑来:“老总,您快去看看,一个孩子突然呼吸急促,情况紧急!”赵丽颖一路小跑赶到现场,只见一个患儿大口喘着气,脸上全是汗,家长一脸焦急,经询问得知,输液过程中,孩子突然心慌、口唇发麻。几秒钟的思索后,赵丽颖脑子里迅速闪过一个病症“过敏姓休克”。于是,她立即为患儿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器,同时给予吸氧、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针应用,她一直守护在患儿床前,看着患儿呼吸、心率逐渐恢复平稳,赵丽颖的眉头顿时舒展了。
空格由于血液肿瘤科的特殊性,患儿在化疗期间,往往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想起一个月前的那次抢救,赵丽颖至今记忆犹新。
空格凌晨两点多,一个患神经母细胞瘤的孩子化疗后出现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孩子术后用药一切正常,且无过敏史,怎么会突发抽搐呢,这让一向经验丰富的赵丽颖有些不解,她立即组织一线医生为患儿做电解质分析、血气分析,同时给予吸氧和心血监护,最终诊断为低钠血症,是因患儿对化疗的耐受性差所致。于是,她立即为患儿实施镇静、补液治疗,不一会儿,抽搐明显缓解,几个小时后,看到孩子意识渐渐恢复,她和同事才放心离开。
真诚沟通对患儿“视如己出”
空格“我们科接诊的都是肿瘤患儿,他们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为他们治好病,更重要的是帮他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作为住院总,我更有责任和义务去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赵丽颖温和的眼神中透着真诚。
空格赵丽颖说,相比成人,小儿肿瘤的治疗难度不在于技术上,而在于如何使患儿及家长建立信心,配合治疗。对于这一点,她的“法宝”就是换位思考、耐心沟通。
空格一个5岁女孩,患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听到这个消息,家长怎么也接受不了,天天以泪洗面,无心配合治疗,孩子的恐惧心理也特别严重,一听说吃药打针就哭闹不停,无奈之下,护士只好请“老总”出面,赵丽颖先是安抚了她们的情绪,接着给家长讲解相关的肿瘤知识及治疗成功的案例,几次下来,家长渐渐树立了信心,治疗期间,赵丽颖经常变着花样逗患儿开心,患儿对她也特别依赖,每次只认准她做治疗,还叫她“丽颖妈妈”。
不计得失舍小家顾大家
空格担任住院总期间,赵丽颖医院,只有周日才能跟家人团聚,这段时间,儿子成了她最大的牵挂。
空格赵丽颖说,她怀孕时由于科室人手不够,工作量大,患上了妊高症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当时她一直在一线值班,而且经常上夜班,有一天突然倒下了,头痛、呕吐不止,医院被告知病危,由于身体虚弱,导致儿子早产,生下来才3斤多,在重症监护住了半个月才出院,这件事成了她心底驱散不去的愧疚。
空格“住院总期间,每次值夜班时,我儿子总要生一场病,他爸爸只好一个人带他看急诊,而且他们总是不跟我说,怕我担心,分心。”说着,赵丽颖的眼眶湿润了。
空格“妈妈,你今天能不能不上班,在家陪陪我?”每次回家,赵丽颖总能听见这儿子这句话。她只好对儿子说,你的妈妈不一样,有更多的小朋友比你更需要妈妈的照顾。
空格“虽然愧对儿子,但我相信,他长大了会明白的,既然选择了当医生,我始终没有后悔过,以后我会把住院总期间的经历讲给孩子听,这不单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更是可以传承下去的精神力量。”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