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行发布一则消息,将在年10月12日开始,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从20%下调为0。
这是一则很重要的消息,需要从多方面共同把握,才能够准确理解其中的逻辑。
外汇风险准备金一般在人民币贬值周期才会上调,目的是提高购汇成本,降低外汇流出的速度。
近期人民币大幅升值,实质上就是国际资本大量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带来的结果。
现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很强,已经没有了贬值压力,自然不需要再提高购汇成本。
相反的,人民币升值过快不利于出口,出于逆周期调节,避免人民币升值过快的思路考虑,现在反而需要降低购汇成本,这就是下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的原因。
在几个月前,很多人还在看空人民币的时候,我就对人民币和美元趋势持以下观点:
1、美元先涨后跌。
2、人民币国际份额会不断提升。
3、人民币总体看涨。
现在看来基本成真了。
逻辑也很清晰,美元先涨后跌,是因为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全球缺少美元,所以会先涨,但美联储大量印钱,导致美元泛滥,实体经济支撑不起美元的信用,所以后面会跌。国内由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中国经济是全球主要国家里面恢复最好的一个,所以人民币会走强。
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从上半年最高点跌下来,最多的时候已经下跌超过10%。
人民币:
人民币最多的时候升值6.7%。
人民币升值的幅度略低于美元贬值的幅度,实际上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很多人会吐槽国内经济也很差,外贸也不好,当然这都是事实。
现在全世界经济都不好,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人民币表现抢眼不是因为国内经济有多好,只不过是差生中择优而已。
大约是满分一百分,中国考了60分,美国考了30分的区别。
尽管只考了60分,也不妨碍其他孩子的家长投来羡慕的眼神。
这就是人民币走强的原因。
人民币走强,国际资本就会更多的选择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做投资,以美元计价的中国资产价格也会更值钱。
这就是本币升值往往会带来牛市,制造资产泡沫的原因,这个现象已经被很多国家证实过。
本币温和升值会带来资本市场的温和牛市,本币疯狂升值会带来资本市场的超级泡沫。
年广场协议开始,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并没有做逆周期调节,反而一方面放任本币升值不管,另一方面还在采取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楼市股市都出现严重资产泡沫,制造业却由于成本大幅上升而失去了竞争力。
最终泡沫破裂,楼市股市双杀,经济陷入泥潭,三十年过去了,现在还在恶化。
年前后,东南亚国家也出现本币大幅升值的情况,本币大幅升值导致国际热钱大量进入搞投机,楼市股市一起大涨,制造业生存环境恶化,最终酿成东南亚金融危机,最终被索罗斯等资本大鳄收割,几十年发展成果毁于一旦。
不过年跟日本一起签署广场协议的还有德国法国英国,他们就没有疯狂制造泡沫,本币阶段性升值并没有对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
本币升值会带来牛市,疯狂升值会带来大牛市,但同时也会严重伤害实体经济,这个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本币持续贬值又会导致资本出逃,最理想的状态是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这样资本才会有长期稳定经营的信心。
这也是人民币汇率的既定思路,就是维持汇率相对稳定,允许适度双向波动,但不允许过于强烈的单边波动预期,例如单边贬值过快或者单边升值过快都是不允许的。
这一次央行也提到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双向波动的思路,这是在以上这种大背景下必然的选择。
所以,这一次人民币升值过快,央行选择降低外汇风险准备金,就是出手稳定人民币汇率,防止升值过快的思路。
未来人民币大概率会走出一段时间的震荡走势,不过从大趋势看,人民币还是会缓慢升值。
人民币缓慢升值,就是中美国力逐渐拉近的表现。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未来外贸还是会比较艰难,但进口就会比较香。
人民币升值周期,人民币国际结算份额也会相应得到提升。
这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经济不断发展,汇率就会逐渐走强。
而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就是各方面成本会不断上升,包括人工成本,土地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汇率成本等,外贸的优势就会不断下降。
除非技术能够得到同步提升,能够通过提升效率的方式降低成本,弥补其他成本上升的压力,国际竞争力才会逐渐提升。
效率提升的关键还是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东南亚,拉美国家最终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就是技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而各方面成本一直在上升,最终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到了一定程度就上不去了。
这也是美国非常害怕中国科技自主化的根本原因。
当然也是中国一定要实现科技自主化的根本原因。
茶话股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