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门诊与住院患者需要检测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健康所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在体内不提供能量,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每天的需要量极少,但不可缺。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很少,需依赖食物供应。维生素家族庞大,目前已知的有几十种之多,人体必需的有≥13种。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需要通过食物从外界摄取。每种维生素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缺乏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引发疾病。

维生素A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缺乏了皮肤会变得干燥、毛囊角化、患干眼症等;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的感光物质,缺乏了人的暗视觉能力下降、经常感到眼睛干涩;维生素A还参与人体DNA、RNA的合成,有促进生长发育维持免疫功能的作用,缺乏会抵抗力下降,易感冒及哮喘。

维生素B家族

B族维生素是一大类维生素的总称,能帮助恢复视力、提高记忆力、缓解和消除精神紧张和压力;保护皮肤黏膜的健康,防止皮肤粗糙、油腻,预防贫血、脱发、秃顶,防止口腔炎;还能保护肝脏,预防脂肪肝,促进蛋白质的吸收等。

B族维生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能有效改善新陈代谢。此外,还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子——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维生素C

维生素C是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皮质醇、肽类激素(血管加压素)和胶原合成的底物。维生素C是水溶性抗氧化剂,可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协同其他抗氧化剂且保护内皮细胞功能,促进胶原合成,维持内皮舒张及屏障功能。维生素C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个体免疫抗感染免疫,促进伤口愈合,改善患者情绪,减轻疼痛。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具有胆钙化醇生物活性的类固醇物质。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的钙磷代谢,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动员骨钙入血、促进肾脏重吸收。参与多种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的调控过程。增强胰岛素功能。缺乏后表现为佝偻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及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更易患精神分裂、多发性硬化、肥胖等。

维生素E

维生素E又叫生育酚,主要的生理作用是抗氧化,缺乏时红细胞的寿命会缩短而引起溶血性贫血,体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阻增加慢病风险。维生素E缺乏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常见于严重吸收不良的患者。脂肪痢、胰腺炎、肝硬化、胆道闭锁等疾病可发生维生素E缺乏。在早产儿,维生素E缺乏伴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增多、水肿、脑室内出血及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时风险增加。

维生素临床应用:

产科

1.维生素B族(B1、B2、B6、B9、B12)对孕产妇的影响很大。维生素B族不仅可以起到防止胎儿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的作用,维护母婴正常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还能营养神经、抑制恶心和呕吐反应,孕吐严重到不能进食的孕妇尤其应该注意补充。

2.脂溶性维生素A、D、E吸收后在体内贮存,不宜过量补充,否则极易导致蓄积中毒。3.孕产妇如果缺乏维生素A,胎儿有致畸(如唇裂、腭裂、小头畸形等)的可能;过量摄入维生素A又可引起中毒,并能导致先天畸形。4.叶酸B9与维生素B6、B12协同作用可以预防先兆子痫和妊高症等临床疾病。

儿科

1.我国年的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属于轻-中度儿童维生素A缺乏地区,其中小于6月龄婴幼儿维生素A缺乏率高于80%。2.腹泻病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D缺乏也可加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与肺炎的发生。3.维生素D与儿童生长和骨骼发育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还可以预防佝偻病和低钙血症;儿童早期维生素D充足可减少Ⅰ型糖尿病发生且预防成人期骨质疏松。4.儿科常见贫血与维生素C相关,可导致儿童坏血症、鼻出血等;缺铁性贫血与维生素E有一定相关性。5.维生素C能刺激身体制造干扰素,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可增加抗体,清除病毒和细菌,从而增强免疫力;叶酸B9、维生素B12、B6等也都与免疫能力有关。

肿瘤科

1.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显示40%~80%的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晚期肿瘤患者还常伴有严重的恶液质,其发生率达到80%。最新美国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发布癌症病人营养支持的准则:癌症病人都存在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维生素对肿瘤患者的恢复有一定的营养支持作用。2.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A、C、E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对于手术创伤后机体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伤口愈合,增加机体免疫力,还可以预防癌肿。3.维生素B9、B12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癌和胃癌等发生的危险。4.维生素C可以降低化疗毒性。

神经科

1.脑血管疾病CVD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叶酸B9、VB6、VB12缺乏可以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增加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度。有专家建议对50岁以上患者常规检查血清叶酸、B12水平。2.维生素B1、叶酸B9、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缺乏广泛存在,并且与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大约75.0%~90.0%的具有维生素B12缺乏症状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3.脑出血、脑卒中患者常存在VA、VC、VD、VE缺乏。

内分泌科

1.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VA、VC、VE缺乏。VA、VC、VE缺乏与糖尿病并发感染密切相关。2.超重或肥胖人群血清25-(OH)D3水平较正常体质量人群低。3.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对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都有一定的影响。

皮肤科

1.白癜风患者群毛发中铜锌含量降低,且铜含量的降低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血浆中的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健康人群;2.座疮患者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3.银屑病患者体内硒水平显著降低。4.系统性红斑狼疮普遍缺乏维生素D。5.皮肤病患者往往存在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可能会引起或加剧某些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和进展。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可能帮助预防和治疗某些常见皮肤病。

外科

1.外科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营养支持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2.手术作为外科重要的治疗手段,手术创伤不可避免。维生素在手术前后有明显变化,对于手术创伤后机体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增加机体免疫力;还可以预防癌肿。3.危重患者补充维生素又被称为“代谢复苏”;危重患者易缺乏的维生素有: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维生素D。

保健科

1.在老年人群中,最容易缺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等,这些都是老人的膳食习惯中无法满足的。2.近年来,老年病患者大多服用维生素药物,许多心血管病患者都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实际上,多数老年病患者无需补充维生素E,高脂血症患者更不需要补充维生素E。总的来说,维生素监测可以应用到任何科室,适用所有的门诊与住院患者!

维生素监测目前面的问题

维生素检测面临的问题

目前维生素在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四大问题:1、应该补充哪种维生素?2、维生素补充的对不对?补充量是否适当?3、临床适用的维生素是否达到了治疗效果?4、临床评估效果的依据?针对目前维生素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门诊与住院患者应进行维生素营养风险筛查!只有进行维生素血浓度筛查,才能得出维生素缺乏或者过量状态;实现维生素个体化治疗和个体化营养补充;保证营养均衡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很多专家指出:“定期检测体内维生素水平以确保维生素充足对疾病预防有着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该了解自己体内的维生素水平。在欧美等国家都已经把维生素检测纳入常规体检”。

参考文献:

[1]维生素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外科杂志,,7(53):-.

[2]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几种常见皮肤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临床营养杂志,,6(21):-.

[3]维生素D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王志强等,国家检验医学杂志,,12(37):-

[4]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肿瘤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5]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保持孕期妇女和胎儿健康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22):60-66.

撰稿:靳晓琴

编辑:王帅

审核:原海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zs/6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