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孕妇血浆凝血四项FDP及D

小孩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18.html
不同时期孕妇血浆凝血四项、FDP及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变

王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中晚期孕妇及分娩期妇女凝血项(PT、APTT、TT、FIB)及血浆FDP、D-二聚体检测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围产保健的中晚期孕妇及分娩的妇女,将其分为3个组,即中孕组、晚孕组和分娩组。分别检测凝血四项、FDP及D-二聚体水平。对照组为体检中心非孕妇健康者。经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分析以及病史检查无异常,近半年无服药史。结果:中孕组及晚孕组的PT检测结果和中孕组的TT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不同时期凝血四项、FDP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不同,这有利于临床系统的了解孕妇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状态,对临床上选择适宜的生产方式以及预防和治疗产后大出血及DIC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中孕组晚孕组分娩期凝血四项FDPD-二聚体

在妊娠期,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着变化,血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并在晚期达到高峰,这些类固醇激素影响肝脏的代谢、合成和分泌的功能,从而导致临产孕妇血液高凝状态的形成。观察了例孕妇凝血四项、FDP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的水平变化,了解孕妇体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状态,以便为临床选择适宜的生产方式提供参考,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资料与方法

选择围产保健并分娩孕产妇例,年龄23~33岁。其中中孕组51例,晚孕组41例,分娩组38例。健康对照组50例来体检中心体检的非孕妇,年龄20~35岁,无感染、出血及其他器质性病变,未服用过激素、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

检测方法:①标本采集与处理:抽取孕产妇空腹静脉血1.8ml,注入含有mmol/L枸橼酸钠0.2ml抗凝管中,充分混匀后以g/分,离心10分钟备用。凝血四项及FDP及D-二聚体均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分析检测。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定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孕妇组与正常对照组凝血四项、FDP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除了PT在中晚孕组及TT在中孕组无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余均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妊娠妇女各组凝血四项、FDP及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FIB、FDP及D-二聚体阳性率较高,高于其他各项。见表2。

讨论

临床上,由于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的出血性症状非常易见。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水平的,而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过程中Ⅻ、Ⅺ、Ⅸ、Ⅷ因子水平及高分子激肽原和激肽释放酶原活性。TT是反映共同途径纤维蛋白转变为纤维蛋白原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纤维蛋白原异常,以及是否发生纤溶或其降解产物及异常抗凝物质增多。FIB是由肝脏分泌的糖蛋白,作为纤维蛋白的前体,它同时也是凝血活化的标志物,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互相交联形成纤维网,将血液的有形成分包绕其中,形成牢固的血栓。因此,FIB在血液凝固中起重要作用。

FDP反映血循环中FIB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生成的X、Y、D、E碎片含量,它反映纤溶系统激活和FDP生成。所以,FDP又是综合反映纤溶亢进的指标。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的一种特异性的降解产物,是监测纤溶活性有价值的指标,是诊断高凝继发高纤溶的特异和敏感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在产前动态观察妊娠妇女的FDP、D-二聚体与血凝指标变化,对妊高症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防止DIC的发生,有利于母婴的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文章版权属原作者。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yd/5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