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类素材7读后感二初中篇

每年暑假两种文章必写,一是游记,游山玩水,总得写点存货,证明到此一游不只是拍个照发个朋友圈,语文嘛!玩也要附带心灵的诗和远方;二是读后感,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已经举办十二届了,第十三届正在进行中,语文嘛!不读书的暑假怎能完整。两篇文章诗和远方全齐了。

书好读,读后感难写啊!看了这几届活动的获奖名单,深圳的战绩有点不忍目视,忽然想起上学期省厅举办的书信大赛,为何宝安区报纸电视台对我校大力宣传,因为完全是凭一己之力改写历史,但读后感这块任重道远。

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写作就是学写读后感,五年级才学,八年级又来,要求上有什么变化呢?

1、小学要求是触动和启发,初中重点提及的是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

2、初中感的触发点由小学的人物、情节、哲思这种粗线条的变成思考主题、理解某部分内容、感悟细节或语句这种更细致更深度的内容,而且课本特别强调思考分析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分享的内容。

3、课本要求:①适当引述。充分理解原文基础上直接引述感触最深的部分,或者概括原文间接引述。②感受力求深入。反复思考提炼,可以多角度多层次思考与表述。(由小学的感想感受变成了感悟,更具深度)③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初中课本多了一句话是“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看了标红的字体,是否能看到中小学区别,联的环节小学侧重生活经历,中学强调阅读积累。我的理解是小学偏叙事,叙述自己与书本感点相关或相反的经历;中学偏议论,谈对感点更深刻更独到的理解,但结合深度理解的叙述经历也没有完全排斥。

初中例文:A经历类

1、寻找我自己

——《让我回到小时候》读后感

许家希深圳宝安区上寮学校八一班

年第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中学组一等奖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小时候记忆填满美好,长大了,心中几多烦恼。多想重新留意小时候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父母,景色,朋友,再重温那慢慢的爱。《让我回到小时候》这本书中的十一岁女生列吻贝是幸运的,她十分意外的回到了小时候,邂逅了不一样的风景,和那时的自己……

书中贝贝的妈妈整天忙于工作,全职爸爸在家带弟弟小列车,无人顾及尚在少年的贝贝。小列车就像个王子,让贝贝在家中里渐渐失去了存在感。偶然的机会,列爸爸搭乘了13路辫子电车,居然和八岁的自己,胖小列相遇了。之后,贝贝他们也跟着进入了明豆先生的奇妙照相馆,和童年时期的自己不可思议地相遇,然而结果却超乎了他们的想象,让他们感受了一场关乎成长的灵魂洗礼。(引的环节,概括书本经典情节)

如果没有弟弟小列车的出现,贝贝或许可以一直拥有着爸爸妈妈全部的爱,如果没有回到童年,贝贝或许也不会明白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可现实中怎会有那么多如果?好想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议的环节,提炼感点)

小时候,你像一阵风一样,一眨眼就过去了,让人好生无奈、心酸;你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一去再不复返;你把那门口的榕树,草丛里的秋千也狠心地从我身边带走。一切都像一阵清风,在我指尖划过。 

我一直不明白,我是什么。也许小时候的我更懂我自己,小时候的我懂怎么去快乐,怎么去天真,天空是湛蓝的,就像儿时的我,没有任何顾虑与无奈。好想回到小时候,重新回到小时候的天真无邪,好希望自己一直只是个孩子,能够给颗糖就笑,摔倒了就哭。那个时候,是快乐的,是生命中最无知也最欢乐的时刻。而现在我自己都不懂自己,更别提儿时那个我了。我变了,很多东西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心,也许吧……(联的环节,联系自身经历。)

夕阳泛红,眼角填泪,我把歌儿轻声哼唱——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指导老师:GDQ)

2、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读《傅雷家书》有感

女埠初中郑佳运(文章选自兰溪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yd/5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