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一、定义: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
二、糖尿病的分型:
1.I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性缺乏或胰岛素分泌受损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3.妊娠型糖尿病
4.其它类型
三、糖尿病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2.不典型症状:一些II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
3.急性并发症的表现:在应激等情况下病情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加重,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等。
4.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
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无视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和时间;是否检查过眼底或眼底荧光造影;是否接受过视网膜光凝治疗。
②糖尿病性肾病:有无浮肿,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
③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感。足底踩棉花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尿潴留,半身出汗或时有大汗,性功能障碍。
④反复的感染:例如反复的皮肤感染,如疖、痈,经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溃疡。反复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发展迅速的肺结核。女性外阴瘙痒。
⑤糖尿病足
二、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检测和控制几个方面。
1.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减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食物纤维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所占比例合理。
①脂肪: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mg/日。
②碳水化合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
③蛋白质:肾功能正常者,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0%-15%,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摄入量0.8g/kg体重/日;从GFR下降起,即应实施低蛋白饮食0.6g/kg体重/日,并同时补充复方a-酮酸制剂。
④饮酒: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一份标准量为:啤酒ml,红酒ml或低度白酒45ml,各约含酒精15g)
⑤食盐: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内,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摄入量。
2.运动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贵在坚持。运动方式、强度、频率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推荐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运动时间每周至少分钟。当血糖14-16mmol/L、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
3.药物治疗—口服药物
1.双胍类:二甲双胍此类药物能减少肝糖生成,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糖的无氧酵解,减少糖在肠道中的吸收。有降脂和减少尿酸作用。适用于II型糖尿病,尤其肥胖者应为首选药物。制剂有①苯乙双胍②二甲双胍。目前最为常用二甲双胍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胃肠道症状见于10%病人,可有腹部不适、厌食、恶心、腹泻,偶有口干或金属味。
2.磺脲类: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胰岛B细胞表面的磺脲类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适用于岛B胰岛细胞尚有功能,而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重增加。
3.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胰岛素治疗
1.胰岛素的种类,按起效时间分:
①短效胰岛素起效快,而作用时间短。常规属于短效胰岛素。制剂透明。
②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峰值和作用时间皆较短效胰岛长。最常用的是NPH。
③预混胰岛素:50R:50%NPH胰岛素和50%常规胰岛素的混合液;30R:70%NPH胰岛素和30%正规胰岛素的混合液。
④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合成的胰岛素类似物,餐时注射,作用时间短。有赖脯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两种。
⑤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合成的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时间长,作为基础量胰岛素的补充。如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2.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I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II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HbA1c仍大于7.0%,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2.在胰岛素起始治疗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如患者的血糖水平仍未达标或出现反复的低血糖,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可以采用餐时+基础胰岛素: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的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三、糖尿病病人应如何护理?
1.饮食护理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餐。
(1)三餐热量分配
(2)食物的选择
2.运动治疗的护理
(1)要求病人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2)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需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
(3)作用及其预防:
常见副作用:包括低血糖、高血糖和酮症、心血管意外和运动系统损伤。副作用的发生主要与活动强度、时间、活动前进餐时间、食品种类、活动前血糖水平及用药情况有关。
副作用的预防:I型糖尿病人在活动前须少量补充额外食物或减少胰岛素用量。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l5~30min为宜。
3.药物护理
(1)口服降糖药物护理:病人应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通过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价药物疗效。口服磺脲类药物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2)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低血糖多见于I型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测血糖,并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胰岛素过敏的表现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痒、荨麻疹为主。为避免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改变而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应有计划地改换注射部位。
(图片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