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症状体征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高血压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四)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五)动脉改变。
(六))眼底改变。
急进型高血压
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恶性 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
高血压病分期: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不同人群的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少见,约占20%~30%,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继发性高血压较多,约占65%~80%。在小儿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脏疾病占79%,
高血压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毒等。
妊高征:即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也是以往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高于正常水平而舒张压正常,是一种独立类型的疾病,是发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着的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内分泌性高血压。
那么高血压患者,除了每天要坚持服用药物以外,还有哪些饮食上需要注意的呢?
蔬菜
1、减少钠盐的摄入量: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的每日食盐量在5克以下,血压较高或者已经出现心衰的,每天控制在2克,差不多也就是半个啤酒瓶盖那么多。
2、要吃优质蛋白质:什么是优质蛋白质呢?又有哪些算是优质蛋白呢?所谓的优质蛋白,就是蛋白质越接近人的蛋白质越好。这样的蛋白质吸收起来更加充分,不浪费。例如:蛋、奶、肉、鱼、豆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那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呢?可以算一算,每天每千克体重1克,也就是您50公斤体重,每天也就是一两生肉。而且最好每个星期吃2-3次鱼类。
3、增加含钾食物的摄入:钾能让身体里的钠排出去,所以,每天吃一斤青菜,半个苹果或者2两菌藻类,就能满足身体对钾的要求。
4、多吃新鲜的蔬菜,新鲜的蔬菜最营养,里面含有多种的营养素,能保证血管的健康。蔬菜里丰富的纤维,还能减少脂肪的吸收。
5、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总量:饱和脂肪酸几乎都是在动物脂肪中,所以,肥肉、动物奶油、鱼子等等,高血压的患者最好都不要吃。
猕猴桃
1、芹菜:含有芹菜素,对降压有益
2、菠菜:含钾含钙丰富,促进钠排出
3、猕猴桃:含有VC,增加血管弹性,间接的降压作用
4、燕麦: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5、黄豆:降低钠对血压的不利影响。
(文章来源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