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贫血

夏季白癜风防治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209/4575621.html

血液系统疾病:贫血

一、贫血1.对孕妇的影响贫血孕妇的抵抗力低下,对分娩、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也差,即使是轻度或中度贫血,孕妇在妊娠和分娩期间的风险也会增加。2.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骨髓和胎儿在竞争摄取孕妇血清铁的过程中,胎儿组织占优势。而铁通过胎盘由孕妇运至胎儿是单向运输。胎儿缺铁程度不会太严重。孕妇患重度贫血时,容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同时对胎儿远期也构成一定影响。孕妇外周血血红蛋白<g/L及血细胞比容<0.33为妊娠期贫血。妊娠期贫血分级标准

血红蛋白浓度

~g/L

70~99g/L

40~69g/L

40g/L

妊娠期贫血分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一)缺铁性贫血1.原因妊娠期铁的需要量增加是孕妇缺铁的主要原因。2.诊断病史:既往有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性疾病史;有长期偏食、妊娠早期呕吐、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营养不良病史等。临床表现:轻者无明显症状,或只有皮肤、口唇黏膜和睑结膜稍苍白;重者可有乏力、头晕、心悸、气短、食欲缺乏、腹胀、腹泻、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指甲脆薄以及口腔炎、舌炎等。l实验室检查 ?血象:外周血涂片为小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性贫血。?血清铁浓度:能灵敏反映缺铁状况,若孕妇血清铁<6.5μmol/L,可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铁代谢检查3.治疗原则:补充铁剂和去除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l补充铁剂?口服给药:适用于血红蛋白在70g/L以上者;?深部肌内注射:适用于妊娠后期重度缺铁性贫血或因严重胃肠道反应不能口服铁剂、依从性不确定者。l输血?当血红蛋白<70g/L者建议输血l产时及产后的处理?重度贫血产妇于临产后应配血备用。?严密监护产程,防止产程过长,可阴道助产缩短第二产程,但应避免发生产伤。?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出血多时应及时输血。?产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产时及产后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二)巨幼细胞贫血1.原因妊娠期本病95%是因孕妇缺乏叶酸,少数因缺乏维生素B12而发病。2.巨幼细胞贫血对母儿的影响重度贫血时,贫血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早产、产褥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多。叶酸缺乏可致胎儿神经管缺陷等多种畸形。3.临床表现与诊断l贫血 l消化道症状 l周围神经炎症状 l其他 l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为大细胞性贫血,血细胞比容降低.?骨髓象:红细胞系统呈巨幼细胞增生,不同成熟期的巨幼细胞系列占骨髓细胞总数的30%~50%,核染色质疏松,可见核分裂。?叶酸及维生素B12值4.防治l加强孕期营养指导l补充叶酸 l维生素B12 l血红蛋白<70g/L时,应少量间断输新鲜血或浓缩红细胞。l分娩时避免产程延长,预防产后出血,预防感染。(三)再生障碍性贫血1.定义简称再障,是因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质的缺陷导致造血障碍,引起外周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2.再障与妊娠的相互影响l孕妇血液相对稀释,使贫血加重,易发生贫血性心脏病,甚至造成心力衰竭;l血小板数量减少和质的异常,以及血管壁脆性及通透性增加,可引起鼻、胃肠道黏膜出血;l由于外周血粒细胞、单核细胞及丙种球蛋白减少、淋巴组织萎缩,使孕妇防御功能低下,易引起感染;l再障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使病情进一步加重;l分娩后宫腔内胎盘剥离创面易发生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l妊娠期血红蛋白≤60g/L对胎儿不利,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及死产;3.临床表现及诊断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及内脏出血及反复感染。4.处理l妊娠期?治疗性人工流产?支持疗法?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感染4.处理l分娩期尽量经阴道分娩,缩短第二产程,防止第二产程用力过度,造成脑等重要脏器出血或胎儿颅内出血。可适当助产,但要防止产伤。产后仔细检查软产道,认真缝合伤口,防止产道血肿形成。有产科手术指征者,行剖宫产术时一并将子宫切除为宜,以免引起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l产褥期继续支持疗法,应用宫缩剂加强宫缩,预防产后出血,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定义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因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致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月经过多,严重者可致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而死亡。本病是产科常见的血液系统合并症。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好发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年女性。慢性型与自身免疫有关,80%~90%的患者血液中可测到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包括PA-IgG、PA-IgM、PA-C3等。当结合了这些抗体的血小板经过脾、肝时,可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使血小板减少。1.妊娠对ITP的影响 妊娠本身通常不影响本病病程及预后。但妊娠有使稳定型ITP患者复发及使活动型ITP妇女病情加重的倾向,使ITP患者出血机会增多。2.ITP对孕产妇的影响 ITP对妊娠的影响主要是出血。在分娩过程中,孕妇用力屏气可诱发颅内出血,产道裂伤出血及血肿形成。ITP患者妊娠时,自然流产和母婴死亡率均高于正常孕妇。3.ITP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由于部分抗血小板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血小板破坏,导致胎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血小板<50×/L,孕妇的胎儿(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9%~45%。1.主要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和贫血。2.实验室检查l血小板低于×/L。一般血小板低于50×/L时才有临床症状。l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成熟型血小板减少。l血小板抗体测定大部分为阳性。1.妊娠期处理l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TP的首选药物。l输入丙种球蛋白l脾切除,输入血小板2.分娩期处理分娩方式原则上以阴道分娩为主。ITP孕妇的最大危险是分娩时出血。若行剖宫产,手术创口大、增加出血危险。3.产后处理妊娠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产后应继续应用。

---------------------------------------------------------

以下是可爱的原创凑字数内容

1、为何要加原创:加原创只为可以添加话题标签。

2、为何要添加标签:添加话题标签后可以按照内容分类,方便大家阅读。

3、声明:该内容以九版内科学内容为基础编制,为方便大家学习考试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为谢!!!

本文章并非作为疾病诊治依据,如有不适,医院就医。

内科学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它涉及面广,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为临床各科从医者必须精读的专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hl/8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