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坐得好不好,最后一天还得确保一下,轻轻松松出月子,满血复活!
这种方式就是在月子最后一天发一个月子汗。这么做可以排毒去水肿,祛除体内累积的寒气,增强抵抗力,根除月子病。有很多宝妈问到什么是月子汗,这里葫芦爸按中医理论来解释下发汗意义和发汗方法。
中医讲究治未病,防病甚于治病。循此理,对于刚刚生产的产妇来讲坐月子就相当重要。产妇刚刚经历分娩,耗费大量气血、体力,只有把身体调养好了,恢复如初,才能很好的预防各种疾病。俗话说:坐个好月子,健康一辈子,就是这个道理。其中产后发汗是产妇满月之后必须要做的一项护理,下面给大家科学、系统的阐述一下。
一、发汗的意义
满月发汗,即产妇在满月后通过发汗,达到驱寒排毒,防治月子病的功效。“发汗法”是祖国医学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发汗法”不仅通经活络、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神和恢复体力,而且具有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周围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通过满月发汗不但可以将杀死的细菌病毒排出体外,还可以将体内储存的寒气通过发汗彻底排出。
生儿育女是女性一生中的大事。据统计有90%的女人经历了分娩这一紧张、痛苦、消耗体力的过程,加上月子里照顾宝宝,会出现头痛、腰背痛、全身关节痛、肌肉僵硬怕冷等月子病。但请不要紧张,根据著名中医的说法,生孩子相当于女性的第二次生命。因为生孩子期间,各骨关节都会松动打开便于生产,孕妇全身都会调整到适合宝宝出生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月子里会慢慢恢复,所以月子期间的保暖和休息是宝宝妈妈需要的,月子期间对宝宝的照顾和对产妇的照顾都是必须的。
满月后产妇发“月子汗”已经流行许久。从西医角度解释“汗蒸”,可以调节神经的功能、扩张身体周围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从中医角度,“发汗”本身就会祛除体内寒气,带走风邪,使身体更加健康,因此感冒发烧时的桂枝汤、麻黄汤等药剂都是含有发汗成分的。
二、月子汗的好处
“月子汗”是针对产妇在月子期间逐渐恢复的身体,在出月子的那天进行一次深度发汗,在身体各关节合拢前排除体内的寒气,有利于保护全身器官、恢复体力。
具体有以下几点好处:
1、祛除体内寒气
2、增强体质,消除头晕目眩、腰酸背痛、抽筋等症状;
3、对哺乳期后最易患的乳腺炎会有缓解作用;
4、祛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手脚麻木及多种妇科炎症;
5、对于调改善妊娠纹、塑身、减少孕期增加的赘肉有一定作用。
三、月子汗的方式
1:传统发汗方式:
有专业发汗人员配置专业重要发汗包,操作帮您发汗。然后盖几层被子,露着一点脸能呼吸就可以了,全身一定要出透了汗后,湿淋淋的。最少要捂一到两个小时,冬天可以更长一些,一层一层的揭去被子,注意期间一定不要漏风否则前功尽弃。汗要自己在最后一层被子内自行晾干,或者掀开被子,保持房间不通风的情况下,立刻换上干衣服。
2.发汗包发汗:
现在有很多月子中心有“产后发汗房”,产妇坐在发汗包内蒸汽发汗,会让人大汗淋漓。但妈妈需要去到固定的月子中心,发汗后再出门有受凉的弊端。
四、月子汗服用的中药
根据调查,一般有以下几个配方:
(1)黄酒,生姜,枸杞,红糖,黄酒和生姜主发汗,枸杞补气,红糖补血。
(2)黄酒,生姜,枸杞子,大枣,益母草,黄酒和生姜主发汗,枸杞补气,大枣补血,益母草活血、祛淤、调经。
(3)当归,川穹,黄芪,桂枝,白勺,通草、红花,益母草,生姜,大枣等,桂枝和生姜主发汗,当归、川芎、黄芪、白芍、大枣是补药,红花和益母草是活血化瘀。
(4)益母草、藏红花,红糖,红花和益母草是活血化瘀,红糖补血,发汗的功效主要是靠热水。
(5)生姜、红糖,生姜主发汗,红糖补血。
然而,实际上黄酒和桂枝之类的药,孕妇还是要慎用。因为刚开始给宝宝哺乳,酒精和过多种类的药物必须谨慎使用。
因此建议使用生姜红糖水、热米汤、或者热水发汗,可以适当加入益母草和其他的补药。
五、注意事项:
由于发汗会消耗能量,稍伤津液,请根据体质选择是否发汗及发汗时长。
如果自己不懂得发汗知识,切勿只是道听途说,随意在家喝黄酒发汗。
体质虚弱的孕妇应该特别注意,如果发汗请注意时间,不要过久。
为了防止洗澡的时候受了凉气,建议最好是发汗后(汗液完全蒸发)两天后再洗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