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治疗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23/5719119.html
年10月9日,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院长、主任医师周建东的指导下,医生将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患者的脑内。连接在探头上的机器显示颅内压为18mmHg,说明颅内压探头置入成功,这是我院第三例成功开展颅内压探头置入术。颅内压监测的使用,让医院在上饶市范围内的神经外科治疗率先进入精准数字时代,让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等疾病诊治更科学。
1颅内压增高,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
颅内压,即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正常为-毫米水柱,10-15毫米汞柱。根据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南p,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毫米水柱)或40~50滴/min,随呼吸波动在10毫米水柱之内,儿童压力为(40~毫米水柱)0.4~1.0kpa。
周院长介绍,颅内压升高是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如脑梗、脑出血、脑水肿、脑肿瘤的常见表现,一旦发生,随着存活脑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导致氧和代谢物质输送减少,代谢废物及毒物清除降低,从而造成继发性脑损害,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
颅内压增高四大危害:
1.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后,由于患者脑干受压,脑血流量减少,网状结构上升性激活系统机能受损,使得患者由清醒逐渐进入嗜睡,甚至由浅昏迷突然发展为中度或深度昏迷。
2.瞳孔变化:早期病灶侧瞳孔可短暂缩小,随后患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当脑疝终末期时,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不动(动眼神经损害)。
3.造成瘫痪:病灶对侧肢体出现瘫痪,系大脑脚锥体束受损害所致;晚期也可呈去大脑强直,系中脑严重受压、缺血、损害网状结构下行性抑制系统所致。
4.生命体征改变:初期呼吸深而慢,继而出现潮式呼吸,过度换气或双吸气;晚期呼吸不规律,浅快而弱直至呼吸停止,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2颅内压实时监测,为患者的治疗保驾护航
颅内压监测是通过在颅内置入传感器,通过监护仪动态测定颅内压的方法,是目前直接诊断颅内高压最客观准确的方法。颅内压水平是判断颅脑疾病的重要指标,普遍认为高颅内压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因此颅内压监测被认为是颅脑创伤治疗的基石,已作为一项重要监测手段应用于临床。颅内压监测在年由德国人Leydene提出,并于年第一次付诸实践,而我国颅内压监测开展较晚,医院均处于起步阶段。我院是上饶市区范围内首医院。
03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术,让神经外科诊疗更科学
周院长指出,颅脑患者病情变化是非常快的,因此治疗必须争分夺秒,面对变化如此之快的病情,精确的判断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而颅内压监测的优点已经在神经外科界得到普遍共识,认为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等十分有必要开展颅内压监测工作。它避免了传统的经验模式所带来的疾病诊疗上的弊端,通过直观的方式嵌入到传统外科诊疗过程中,起到“提高疗效,降低风险”的作用;同时这项工作的开展将使颅内压的监测变得更直观、更精准,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带来举足轻重的作用。
颅内压监测的五大意义:
1.持续监测颅内压力变化,
便于早期处理颅内压增高;
2.评估脑灌注压及脑血流量;
3.指导临床治疗:颅内压监测对指
导治疗颅内高压有重要意义,医生
可根据颅内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特别是对甘露醇、亚低温
治疗,是否行去骨瓣减压等降颅压
措施的使用有十分重要价值;
4.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5.及早判断患者预后:颅内压监测
技术能早期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预后,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家属有
一定指导作用。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