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医院院区
年4月15日12时,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医院院区的心脏中心、麻醉科手术室、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一名体重仅为克的危重早产儿实施床旁全麻下微创动脉导管结扎术,手术用时仅35分钟顺利完成,术后小宝宝病情稳定。
这是自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成立以来第一例多学科合作完成的危重早产儿床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麻醉医生小心翼翼地为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做术前麻醉
心脏外科医生在床旁为宝宝进行手术
28周+3,克,超低出生体重儿——“MDT”学科会诊患儿于年3月21日14时03分出生,因其母亲患有“妊高症、子痫前期”,医院院区的医生们选择为妈妈进行剖宫产,宝宝胎龄28周+3,出生体重克,是一名超低出生体重儿,更是现实版的“拇指姑娘”,生后即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医生立即对症进行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经医院院区新生儿科刁敬军主任、王金元主任、陈广艳护士长带领的医护团队为期24天的全面而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儿体重已增长至克,但因患儿存在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呼吸机始终不能脱离,情况危重。两院区共同协作,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后,家长请求转运至医院院区新生儿科进行进一步治疗。新生儿科全程监护院区间转运:医生围着患者“跑”——实现患者不动,专家动4月13日中午,医院院区转运团队来到医院院区新生儿科,在充分评估患儿病情后,决定立即转运,在大连交警的协助下,一路警车开道,迅速安全的将患儿转运至医院院区新生儿科。
入院后,由于患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造成体循环血流灌注减少,肺循环大量充血,患儿无法撤离呼吸机,程宪主任立即请心脏中心及麻醉科手术室专家共同对患儿进行多学科床旁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要尽快实施手术,封闭动脉导管,又因为患儿体重克,且病情重,在床旁实施手术是对患儿最安全的选择。
多学科协作,床旁PDA结扎术顺利完成
4月15日12时,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已做好术前准备:环境消毒、呼吸机参数调整、动静脉管理、气道管理、仪器设备准备、急救准备等,于生喜主任麻醉医师、吕微副主任麻醉医师、王锦媛主治麻醉医师为患儿麻醉,巡回护士王欣、器械护士宋威威有条不紊的准备着各种手术器械,一切准备就绪,心脏中心的刘宇航副主任医师、卢绪宁、朱全伟主治医师开始为患儿实施床旁全麻下微创动脉导管结扎术……
多学科合作,多医护护航,在床旁实施手术
刘宇航医生娴熟稳健的操控着刀尖在脆嫩的小心脏上细心谨慎的分离动脉导管上下窗及动脉导管后壁,缝线沿着薄如蝉翼般的动脉导管后方穿出缝于前壁并打结结扎......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历经35分钟,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儿情况安稳,在医院院区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患儿体重渐增长至克,病情平稳,目前已脱离呼吸机。
本次安全将患儿转运并成功进行床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充分体现了集团院区间亲密的合作关系、急救转运能力及心脏中心、麻醉科手术室、新生儿科的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的先进性。
小宝宝恬静的睡着啦~多学科立体交融为患者提供优质、精细化医疗服务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自成立以来,院长王大庆提出的“以患者及其家庭为中心”及“患者不动,专家动”的多学科合作医疗服务理念,在各专科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学科立体交融的现代医疗体系,并常态化运行,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精细化的医疗服务!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医院院区新生儿科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医院院区新生儿科成立于年,是我市成立最早的新生儿科,40年来经过几代新生儿人的不懈努力,已成为辽宁省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科室负责危重新生儿的院际转运工作、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高危新生儿随诊工作,并长期与新生儿外科、心脏中心、耳鼻喉科、泌尿外科、骨外科、康复科、眼科、影像科、呼吸科等合作,开展床旁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及气道清理术(最小体重克)、新生儿眼底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手术治疗、吸吮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全身质量运动评估、床旁电子喉镜检查、床旁直肠粘膜活检术等项目,全心全意为广大新生儿及其家庭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呼吸内科床旁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及气道清理术耳鼻喉科床旁电子喉镜检查
新生儿外科专家床旁检查
在往年六一儿童节,与康复综合科医护人员共同组织科普宣教活动投稿、图片:儿童院区七病房(新生儿科)(转载须经授权)
编辑:医院院区宣传办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您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