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束缚不被定义不设限的人生,能有多

前几日,14岁独臂少年张家城的一个视频火爆全网,众多明星自发点赞,全国网友为他喝彩。无数人被他点燃起曾经未了的梦想,重新拾起心中的那份热爱。

本以为被关上了梦想之门,他却凭一己之力强势推开了另一扇窗。不被束缚、不被定义、不设限的人生,才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想做科学家,热爱音乐绘画,打算出国深造......各位小伙伴们,去努力,去追逐吧,就像本文作者所说的,过程也许并不是十全十美,却足以受益终生。要相信你本可以飞翔,别束缚了自己的翅膀!

去年12月14日,我拿到了利兹大学语言学与英语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证书,看到首页评级栏标注的“merit”,心里既感触又激动。

毕业典礼开始前

冬天的利兹白昼很短,参加完毕业典礼出来不过下午四点多天却已经渐渐黑了。加上连绵的阴雨,气温很低很低。但奇妙的是,当时只穿了一条小黑裙加学士服的我却丝毫不觉得冷。如今,终于可以整理好思绪,聊一聊在英国的那一年。

其实在去英国前备战雅思时,听力练习常常能听到“criticalthinking”这个词。当时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作为从小在应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对每一个学术问题存有非对即错的固有思维。甚至于,我们往往会对书刊期刊中的一些结论给予无条件信任,误以为好的成绩等于记住足够多的理论知识。

上课日常

直到真正在利兹学习后,我才发现之前频繁看到的“criticalthinking”真的是英国学术环境中的重要概念。比如说,仔细查看每一篇作业和论文的写作要求,“criticalthinking”均被作为评分标准之一明确提出。而此后,我也终于在一次次的论文写作中,领悟了这一要求的真正含义。如果一定要把它翻译成中文,我更倾向于称之为“思辨性”,即对待一切知识都多维思考,保持怀疑,追根溯源,辩证看待。

记得第一学期末在准备语音学的期末论文时,我们发现某个论题可引用的文献资料其实并不十分充裕。成绩出来后,我们发现明明全班同学的写作思路都大同小异,分数却相差甚远。

当时一个和我关系比较要好的同学只拿到了“pass”,于是来找我探讨为什么我拿到的是“distinction”。我们仔细比对后发现,这位同学全文基本上只是陈述了之前文献所进行的各方面研究调查,最后的结论部分也仅进行了直接引用。

我虽然也进行了这些文献的引用,但更多的,我还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思考,比如每引用一个此前大牛的调查研究,相应的,我还会对那一项调查过程中控制组或步骤设置等环节存在的利弊进行分析总结,并基于这些分析对结论部分进行多维度的论述。

第一次拿到“distinction”的论文,得到了不错的反馈。

这是我全年九篇论文作业中的第一个“distinction”,但在这篇之前,有一篇其实我也陷入过同学那样的局限性中,从而导致成绩并不突出。归根结底,及时调整思路,抓住“criticalthinking”的本质要求真的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必备条件。

我想,一方面我要感谢此前五年的记者从业生涯,让我养成了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感谢每一位导师在论文批改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只有正面直视并认真解决存在的缺陷,才能获得实质性提升。

当然,除了认真看待每一次作业导师给出的意见建议,勤泡图书馆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每一门课程开始前导师给的书单要努力啃,多扩充多阅读也是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经。我的习惯是,每门课程都准备一个笔记本,每次读到了一篇有价值的期刊或书籍后,我都会对它的核心观点进行提炼并记录,这样不仅在此后的论文写作中可以快速找到可使用的文献,也能在每一次的阅读中让自己保持思考。

从图书馆回家路上随拍,每天几乎要在图书馆待到三个小时以上。

此外,一定要有效利用每一个和导师的“见面时间”。初到利兹时,导师都会通过邮件告诉所有同学,他们每周都有一个固定的办公时间,方便有问题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

起初我还有些犹疑,怕自己的问题太幼稚或太简单,不敢找导师们交流。后来鼓起勇气去过一次后,我发现基本上每位导师的“见面时间”,办公室外都会排起长队,几乎每一位同学都在认真思考学术上的问题。而不管是什么问题,导师也都会不吝给出看法并提出建议。比如我最终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在和一位热爱中文的英国导师探讨中文词汇的丰富性这一过程中敲定的。

除了这些以外,我想在利兹学习的这一年,最大的提升还有“时间规划”。说实话,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拖延症患者,能第二天做的事情绝不会提前一天完成。而独立在外生活一年以后,这一点可以说有了明显改善。做饭,上课,阅读,赶作业,聚会,旅游……这些我都可以通过时间规划高效完成。在英国的这一年,我没有一篇论文延时提交,每日三餐基本都是自己动手解决,每天至少保持三个小时的阅读,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的习惯。

闲暇之余,我也会和朋友们在家里煮火锅、玩游戏,或者自驾去周边城市逛一逛、走一走。我意识到,张弛有度才是保持良好状态的最重要原因。这里的“度”十分重要,也就是说既不能一味沉迷逛吃逛吃,也不能整个人都扑在高强度的学习中。而通过合理的时间规划,时刻保持自律,既能获得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又能领略苏格兰海岸线的美景或各种有趣的体验。

最后一个假期,我和同学自驾一路向北到苏格兰海边。

说回毕业典礼那一天,在典礼后的学院晚会上,我认真给每一位导师都准备了一张感谢卡片,并和他们拥抱合影,也认真和每一位同学都交流了这一年的点滴回忆,并计划着此后能和他们在不同的城市甚至国家再重逢。作为一个工作了五年以后再出国留学的“高龄”学生,在利兹的这一年依然给予了我许多收获和提升。这段经历或许不是十全十美,却也足以受益终生。

作者:廖拓溪(系新航道昆明学校教师)供稿:集团教学管理部编辑:集团公关媒体部李秀杰往期精彩

1.从普通高中到哈佛医学院录取!他说:不畏挑战,尝试一下又何妨?

2.“有成绩,任性!”热血少女狂揽帝国理工、港大、伦敦政经、UCL、多大offer!

3.柳暗花明又一村

海外多所大学官宣:全年线上教学!

4.这是什么神仙小姐姐啊?托福,GRE,哈佛、哥伦比亚双录取!

5.老铁,是时候启动PlanB了!留学+考研=完美!

青春新航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cl/6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