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是活血化瘀的中药,具有抗凝、溶栓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丹参制剂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心肌梗塞、脑缺血中风等,近年来有报道还可治疗出血性中风,并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分析丹参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原理。
一、改善微循环、调整纤溶活动。丹参是活血化瘀的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降低毛细血管脆性使微血管周围渗出减少或消失,有关学者研究发现丹参不仅具有抑制凝血;激活纤溶系统的作用,而且对纤溶有调节作用,它可使低凝状态者升高,高凝状态者降低,由于侧支循环开放,毛细血管网增加,出血部位血管压力下降,有利于防止再出血。
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学者在年研究发现,滴注丹参后体内血流量(区域性)有重新分配的趋势,手指血流量、股动脉血流量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而脑血流量反而减少,这点有利于脑出血的止血,脑内微循环血流速加快,聚集缓解,毛细血管网开放增多,侧枝循环形成,丹参既治疗脑缺血又治疗脑出血。
三、丹参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表明对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XO-O)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丹参比SOD还强,丹参素能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Ch的合成,抗脂蛋白氧化,从而发挥其降低血Ch,保护血管屏障,防止脂质沉积及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作用,实验证明,丹参抗低密度脂蛋白(LDL)过氧化的作用强于钙离子拮抗剂,经研究发现,丹酚酸A、B和丹罗酚酸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强百倍以上,丹酚酸A还可清除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羟自由基,抑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组织损伤,从而达到防止或减轻脑血管的损伤。
四、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研究发现,丹参有较强的钙通道阻滞作用及其β受体阻滞作用,对HMG辅酶A有明显抑制作用,故可降血压调节血脂代谢,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丹参还通过阻止钙离子内流减少氧自由基形成,达到前列环素PGI2升高,调整PGI2/TXA2比值起到防止或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达到改善治疗的。
近年来对丹参活血化瘀原理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有了新的突破,丹参活血化瘀在救治中风确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是多方面,主要通过减少脑血流量,降低毛细血管脆性使微血管周围渗出减少或消失对出血中风的止血有利,同时又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网,侧枝循环形成,提高耐氧能力,调整纤溶活动,降低血粘度,达到缓解缺氧状况,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防止梗塞灶的扩展及控制血压防止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发展、消除氧自由基,平衡血栓素β2和6-酮-PGF1d的比值防止或减轻脑组织的损伤,达到活血化瘀,瘀散血止,血行风熄的治疗作用,不论出血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用破瘀活血均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