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仍为5大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而ISH高血压指南及WHO高血压指南均将β受体阻滞剂踢出了一线降压药物之列。但同时明确指出,对于合并心衰、心绞痛、陈旧心梗及房颤等患者,仍应考虑选用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
5类降压药物之间的差别总体很小,但就特定并发症而言仍有差别,请按下表对号入座:
常用降压药的强适应证
a:冠心病二级预防;b:对伴心肌梗死病史者可用长效CCB控制血压;c:螺内酯;d:eGFR<30mL/min时应选用襻利尿剂;e: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可用。
1)二氢吡啶类CCB主要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推荐使用短效硝苯地平。
非二氢吡啶类CCB,也可用于降压治疗,
2)ACEI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用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房颤预防、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ARB基本同ACEI,适用于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并可预防心房颤动。
3)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
4)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可影响糖、脂代谢。
(声明:根据网络资料整理,仅供学习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