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风采一次援塔路一生援疆情

践行使命、勇于担当

年10月9日,中国医院第一新生儿科医生蔡清随中国医科大学第四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来到新疆塔城,开启三个月柔性援疆的帮扶之路。

作为新生儿专家,她深知新生儿的病亡率和因病致残率,是衡量居民健康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医院非常重视新生儿科的建设,院领导和科主任对提高新生儿诊治水平的期望非常高,这给了她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因此她毅然做出一个决定,将三个月柔性帮扶计划主动申请延期为援疆一年,旨在为塔城地区新生儿学科的发展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甘于奉献、团结奋进

初到塔城,蔡清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积极参与医院新生儿科独立创建工作,并通过教学查房、临床带教、业务讲座等多种方式,为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输血式”培训,全力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为了给科室医务人员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共组织业务讲座、教学查房、现场示教等50余次。年12月,医院新生儿和产科团队参加了全疆新生儿复苏技能大赛,在备战迎考的日子里振奋精神、全力以赴,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多次开展全员理论培训和技能演练,着力实现理论和技能的“双提高”,在年底的大赛上,取得了“优秀奖”,实现了新的突破。

坚守初心、护佑生命

近年来,全球早产发生率呈均上升趋势发达国家为6%-11%,我国为7%-15%。而且早产儿发生近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有报道晚期早产儿至少患一种并发症的概率是足月儿的7.6倍。早产儿的救治已经成为衡量新生儿病房诊疗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不仅需要高存活率,更重要的是低致残率,这是对新生儿医生的重大挑战。

医院新生儿医护团队共同奋斗的日子里,蔡清坚持每天进行床头查房,每周开展一次新生儿专业理论授课和技能培训,手把手为大家讲解早产儿诊疗规范,帮助学员调整诊疗计划、梳理诊疗思路、提高救治能力,并主持医院远程会诊与多学科会诊10余次。经过团队的协作努力,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新生儿及早产儿,其中最小胎龄仅有28周,最低出生体重仅为g。

典型病例一

医院作为塔城地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承担了小胎龄及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救治任务。年4月,医院接诊一例由裕民县转来患有重度妊高症的高龄孕妇入住产科,完善检查后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详细制定了分娩前后诊疗护理计划。新生儿科医生提前到达手术室并准备好相关抢救设备及药品,整个分娩过程顺利,胎龄29周,仅有g的小宝宝在大家的守护下顺利降生,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由于早产所致的系统发育不完善而出现的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等多个脏器疾病。小宝宝每一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牵动着病房里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从出生后呼吸机维持到逐步脱离,从静脉营养到鼻饲喂养,再过渡到自行进乳,随着宝宝体重的一天天增长,在生后1个月终于离开保温箱,第一次呼吸到没有经过保温箱加湿加热的空气,第一次回到妈妈的温暖怀抱。

做好早产儿脑保护也是每一个新生儿医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医护人员及家属最担心的就是神经系统预后。生后15天,蔡清亲自带着小宝宝做了第一次头磁共振,未发现明显的脑损伤,这让她感到很欣慰。她嘱咐家属3个月左右(纠正胎龄40周,足月)完善第二次头磁共振,年7月该新生儿来院复诊,经检查发现其大脑发育基本接近于正常足月儿,这是让患儿家属和所有医护人员最振奋的消息。

对于所有小胎龄早产儿来说,从新生儿病房出院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小胎龄早产儿要想顺利追赶上正常足月新生儿,需要至少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这是需要患儿家属及儿科医生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做好每一次随诊,大家共同期待着小宝宝努力追赶,健康成长。

典型病例二

在援疆专家蔡清的带领指导下,成功完成塔城地区第一例新生儿外周动静脉换血术。

年8月,医院产科分娩一例新生儿,产程顺利,其母血型为O型,患儿血型为A型,生后很快出现皮肤黄疸,于19小时即入住新生儿科治疗。入院后检验结果提示患儿为ABO溶血病。由于患儿生后19小时的血清胆红素高达18.5mg/mL,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值,一旦过多的胆红素入脑累积神经系统,就会对患儿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因此患儿急需行外周动静脉换血术,将患儿体内的致敏红细胞及过多的胆红素置换出去,而且是越快越好,一旦胆红素入脑则不可能再置换出去。但医院此前从未开展过新生儿外周动静脉换血术,时间就是生命,在患儿家属的全心信任下,蔡清带领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充分做好换血术的术前准备工作,并为医护人员讲解换血术的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主管医生联系输血科准备换血血源,护士长带领护士准备好外周动静脉通路及术中所需物品,在大家通力配合下,全科室以超速度完成前期准备并为该患儿顺利实施了换血术,整个换血术过程顺利,术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无任何不良反应。全体医护人员从这第一例外周动静脉换血术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理论及操作技能,也在团队协作中体会到集体的强大力量,她也为能成为如此优秀、如此有活力的团队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非常有代表性的急重症之一,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血,新生儿为A或B型血,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胎儿水肿和(或)黄疸、贫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致死或遗留严重后遗症。此项技术属于塔城地区区域内首例,填补了塔城地区新生儿诊疗的一项空白,同时也标志着医院新生儿诊疗技术的又一次提高,为塔城地区的新生儿带来了福音。

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塔城人民的热情、淳朴和乐观感动了我,医院新生儿科的拼搏和壮大激励着我,我感到十分光荣。医院十余年的磨砺,得到各位老师的教导栽培,在医院一年的锻炼,得到领导同事们的关心支持,我很感恩这些成长经历给我的帮助。新生儿学科的发展任重道远,唯有坚守初心、刻苦钻研,方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蔡清有些哽咽地说!

对于蔡清来说援疆是一份使命,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骄傲,在塔城帮扶的这段日子是她一生难忘的记忆,她希望通过与大家共同的努力,让中国医科大学的红医精神在祖国边陲生根发芽!

据了解自中国医科大学独家承担起援塔工作以来,除每年派出20名刚性援疆专家外,还会根据医院实际工作需要,为加强职能科室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弥补学科不足,增派柔性援疆专家,截止目前共选派51名柔性专家(其中年选派19名),进行2-3个月的短期柔性帮扶工作,其帮扶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将为医院的科学化、精细化、规划化管理和受援临床科室技术进步等方面带来新的变化。

来源/编辑:宣传科丁建凤

审核:王建华

救护生命关爱健康

病人至上诚信服务

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bb/8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