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成功抢救罕见胎母输血综合征患儿

胎母输血综合征(FMH)是一种少见的产科疾病,是指一定量的胎儿血液通过破损的胎盘绒毛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胎儿失血以及母亲和胎儿溶血性反应的临床症候群。

FMH是非常罕见的,可能会造成胎儿继发性严重贫血,胎儿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死产或新生儿死亡。

新生儿科至今共收治三例胎母输血综合征案例1

患儿牛某某之女,-12-6,第1胎,37+2周,因胎动减少,产科考虑胎儿母体输血综合征而剖宫产,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提前到位进行抢救,生后患儿全身皮肤“雪白”、水肿,不哭,无呼吸、无反射、心律慢,肌张力松弛,1分钟阿氏评分1分,立即给予新生儿心肺复苏,急查血红蛋白30.2g/L(仅为正常新生儿的1/5—1/6),血压45/15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15%,体重2.56kg,处于严重贫血、休克状态,紧急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扩容抗休克、输血治疗,很快患儿休克缓解,皮肤转红润,血氧饱和度升至95%,经全科医生抢救,患儿于-12-18日痊愈出院,后期随访患儿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

案例2

患儿刘某某之子,第2胎,孕38周,体重3.5kg,-01-25,新生儿科再次收治同样的患儿,全身“雪白”、硬性水肿,休克状态,临床诊断胎母输血综合征,但家属拒绝输血等抢救治疗,放弃抢救后数小时患儿死亡,实属遗憾。

案例3

-01-19新生儿科再次收治一名患儿,患儿赵某某之子,第1胎,37+3周,体重3.0kg,该患儿入院时全身皮肤苍白,急查红细胞仅为37g/L,血压35/10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25%,同样为严重贫血、休克状态,经验丰富的李亚梅院长当即诊断为胎母输血综合征,随后在李院长的带领下,科室人员展开了紧急有序的抢救,前后输血ml,患儿很快恢复良好,于-1-30出院,目前生后2个月,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评分均属正常同龄儿。

治疗前

治疗后

本病发病机制为:

1、脐动脉和绒毛间隙存在压力差,胎儿水及代谢产物可达母体,因此胎儿血亦可经此途径,特别是绒毛有破损的时候,血可直接到母血循环,有人检查妊娠各期胎盘,发现胎盘屏障有不少小裂口,此乃继发于血管的阻塞和绒毛梗塞。

2、经腹羊膜穿刺已广泛用于处理新生儿溶血病及围产期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断,穿刺针头可损伤胎盘引起出血,曾有报告10.8%胎母输血发生在诊断性羊膜穿刺之后。

3、外倒转术、静脉注射催产素、母妊高症等;

4、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绒毛癌等。胎儿红细胞最早可在妊娠4~8周通过胎盘进入母血循环,也可在临产时,因新生儿失血有急、慢性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异。

通过这三例救治体会,早期诊断、及时抗休克、输血抢救,患儿会得到很好的预后,积极争取家属对本病的了解及治疗支持很重要。

新生儿科联系方式:

医办室:-

护士室:-

图文:李敬梅

编辑:周晓青

审核:刘军涛、董博、马国勇

往期精彩回顾

1

彩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bb/7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