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季节分布特征研究

高钾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最新中国指南推荐将血钾大于5.0mmol/L定义为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引起肌肉无力或瘫痪,严重者可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等。高钾血症在总人群的患病率约为2%~3%,在住院患者中患病率约为1%~10%,在慢性肾脏病(CKD)、心力衰竭、糖尿病等人群中患病率更高。随着肾功能下降,血钾浓度升高,慢性肾脏病4、5期非透析患者高钾血症患病率达10%以上,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患病率更高。血清钾与不良临床结局呈U性关联,日本一项大型真实世界研究观察到CKD3a期患者在血钾5.1~5.4、5.5~5.9及大于6mmol/L时3年死亡率分别增加到10.31%、11.43%和22.64%。

高钾血症是可干预的,了解高钾血症的流行病学分布有助高钾血症的干预及控制。但目前国内缺乏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流行病学资料,故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四川地区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其时间分布特征和不同检测频率的高钾血症检出率情况。

高钾血症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高钾血症可引起心脏骤停等。本研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高达28.2%,年边佳明等使用中国全军门诊数据提示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22.89%,均与欧美国家研究报道一致。高钾血症与饮食、钾在细胞内外转移等多种因素相关,研究表明饮食习惯存在季节性变化,本研究发现高钾血症发生率存在时间波动,7、8、9、10月高钾血症发生率最低,11月至6月高钾血症发生率最高。从季度看,第三季度高钾血症发生率最低。对这种趋势进行验证后及在分层分析中,高钾血症发生率仍在第三季度最低。与美国的研究结果一致,血钾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一项纳入例患者的队列研究提示血钾在夏季最低,冬季最高。这种季节性变化可能与较高的温度、湿度相关,平均血清钾水平与月环境温度呈负相关。汗液中含钾,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汗液血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夏季出汗量多,可引起血钾的流失,且夏季较其他季节食欲低,摄入量可能相对更少。环境温度可能导致假性高钾血症的发生,血液样本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在样本冷却至环境温度以下会降低Na+/K+ATP酶泵的活性,增加细胞外的渗漏。1、2、3月高钾发生率高可能与饮食摄入量增加有关,较高的膳食钾摄入量与透析前钾浓度增加显著相关(n=,R=0.14,P0.05)。Shahar等的研究表明冬季的饮食摄入量较夏季高,包括总能量、总脂肪及其他营养素。四川地区冬季饮食特点,如火锅、干果等,同时存在春节等因素,更易摄入含钾高的饮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蔬菜及水果中的钾含量较高,如西瓜、樱桃等,夏季的蔬菜沙拉摄入量较冬季多,夏季的摄入量是冬季的2倍,而肾病患者高钾血症常见的原因是摄入蔬菜及水果。近年来,冬季的水果蔬菜供应较充分,可能会增加冬季高钾血症的风险。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可反复复发,合理监测血钾是管理高钾血症至关重要的一步。本研究提示血钾检测频率越高,高钾检出率越高。1年检测12次及以上,高钾检出率高达77.4%。与最近一项研究结果相似,血钾检测次数增加,高钾检出率增加。可能与患者监测次数少,高钾未被发现有关。检测频率的差异可能反映患者的依从性、医生对患者的强化教育程度。

具体文献数据如下,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gbb/10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