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222/626.html编者语: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金融业的共识。绿色金融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识别和防范由于环境、气候因素带来的金融风险,从而增强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本文基于二十国集团(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和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在环境风险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该议题做综述性的介绍,并讨论了环境风险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克服挑战的选项。
对金融业而言,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环境风险分析可以识别和量化环境因素引发的金融风险及创造的潜在投资机会,从而规避经济损失和金融风险,获取潜在收益;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通过环境风险分析,可以识别和防范环境相关因素可能引起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超预期损失的发生。敬请阅读。
文/马骏(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以支持经济的可持续转型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的共识。但是,一些业界人士还将绿色金融狭义地理解为“为绿色项目筹集资金”。事实上,绿色金融除了要解决发展绿色产业的融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识别和防范由于环境、气候因素带来的金融风险,从而增强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许多专家认为,环境和气候相关的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事件应该位于全球风险分类之首。环境和气候因素引起的风险,如海平面上升、台风、飓风、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由于环境气候政策和技术等因素导致的转型冲击,不仅可能造成实体经济的损失,其影响还会从实体经济传导至金融业,对金融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因此,作为构建全球绿色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监管部门和银行、保险、资管等金融机构都应该开展环境和气候领域的风险分析,前瞻性地判断环境和气候因素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金融风险,并在识别和量化这些风险的基础上,通过降低污染性和高碳资产的风险敞口等措施来防范和管理风险。
年,由中英两国担任共同主席的二十国集团(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开始呼吁全球金融业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年9月,由六十多个国家参与的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TheNetworkofCentralBanksandSupervisorsforGreeningtheFinancialSystem,简称NGFS)即将发布《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综述》(OverviewofEnvironmentalRiskAnalysisbyFinancialInstitutions)和《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案例集》(CaseStudiesofEnvironmentalRiskAnalysisMethodologies)两份重要文件,为全球金融业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提供重要指南。笔者在—年担任G20绿色(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的共同主席,年至今担任NGFS监管工作组主席并主持了NGFS的两份重要环境风险分析文件的编写工作。本文基于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和NGFS在环境风险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这个议题做一个综述性的介绍,并讨论环境风险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克服这些挑战的选项。
环境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本文所指的“环境风险”泛指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风险和非气候领域的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所导致的风险。环境风险可以按其来源分为两大类: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
转型风险的来源主要是政策、技术、观念等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的人为因素而发生的转变。引起转型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变化,例如,为了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各国出台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抑制传统化石能源消费的政策,包括提高资源税、对内燃机汽车限售以及发展碳排放、排污权等交易市场;同时,各国出台了各种环保政策法规和措施(如处罚、停产等)以抑制污染性产品的消费,并向节能环保的企业和产品提供财政补贴等。
转型风险的另一个来源是技术进步,如清洁能源、节能、清洁运输、绿色建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这类转型风险的一个案例是,清洁能源的技术进步快速降低了光伏、风电的发电成本,从而削弱煤电的市场竞争力,令煤电企业效益恶化。再如,由于技术变化,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和技术优势将超过内燃机汽车,从而压缩内燃机汽车的市场空间。
转型风险还可能由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观念转变而引起。比如,在绿色消费意识逐渐普及的趋势下,消费者可能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