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20.html
第二章4.中成药也含西药成分
心里的一颗大石头妥妥落地,餐厅也到了,是陈菡预订的本邦菜。
每次跟陈菡一起吃饭都很舒服,她会体贴入微地把菜式预先点好,荤素搭配,咸甜互补,同时兼顾营养,有时候还会自带酒水,什么加拿大的冰酒、新疆的石榴酒、法国的葡萄酒,不一而足。
没想到,今天我们进入餐厅时,陈菡刚刚请服务员拿来菜单,让我一起帮着看。董晓凤看到两个孩子长这么大,高兴得不得了,先给他们拿了湖北特产红泥花生剥起来,也不知道讲了点什么,大的小的都乐不可支。
我坐到陈菡旁边,她今天头发有点凌乱,不复平常无懈可击的淑女形象。
“哎,葱油蚕豆怎么样?”我说。正值四月,蚕豆上市,来点时鲜货。
我俩嘀嘀咕咕点好菜下单,陈菡这才松口气:“我都急死了!今天最后一台手术差点下不来!”
我从餐桌转盘上抓了一把红泥花生,静候下文。陈菡在手术室,啥惊心动魄没见过,遇上什么幺蛾子居然让她乱了方寸?
其实也就是一例常见的脊柱手术,虽然病人是一位年届八十的老太太,但手术顺顺利利,可是最后缝皮时,血压不升反降。
术中低血压是大忌。手术结束,如果血压还升不上来,首先怀疑出血。但台上外科医生反复检查,没发现出血灶。陈菡轮番用上各种升压药,血压非但没有起色,还有继续往下掉的趋势。主刀医生戴着帽子和口罩,唯一露出来的眼睛朝麻醉师射来凌厉的目光。陈菡的脑门儿上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术中顽固性低血压,那可是要死人的!
她屏气凝神,告诉自己一定要镇定,重新翻看病历。病史叙述者是病人在上海工作的儿子,说妈妈高血压三十多年,一直控制得不错,在老家吃的是一种中药复方降压片,来上海配药不方便,降压片正好在入院前吃完了,所以,具体药名他也不清楚。不过,老太太没吃药血压也还可以,病房医生就没再给开降压药。
“还好我脑子转得快!”幸亏陈菡阅尽千帆。
多年高血压,复方降压片,停药之后血压没有反弹……几组词语轮番在她脑海里排列组合,陈菡灵光一闪,果断调来去甲肾上腺素,总算把老太太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很多老年高血压病人忌讳服药,青睐中药或者中成药。殊不知,一些中成药中也含有西药成分。譬如,某些冠以“保心康”“降压灵”之类的中成药中都含有西药利血平。
利血平是吲哚类生物碱,造价低廉,降压效果温和持久,以前被作为主要成分用于复方降压片中。但是,手术时使用的麻醉药物大多具有舒张血管、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长期服用利血平者可能会在全麻术中出现顽固性低血压。这是因为利血平破坏了机体自身的血管调节应激能力。利血平引发的低血压纠正起来非常困难,即便术中勉强应对过去,术后还有可能因低血压造成脏器血液灌注不足,引发多器官衰竭。
利血平在国外已经被淘汰,在我国的应用也日趋减少。但依然有一些打着中药降压的幌子、采用利血平作为主要成分的所谓中成药混迹在降压药市场中。
对于这种顽固性低血压,如果不用去甲肾上腺素,麻醉师使用再多升压药也没用,严重时病人甚至会直接死在手术台上。
还好陈菡警觉,从“中药复方降压片”这几个字中发现了端倪。
陈菡跟我讲完还有些后怕,随即给监护室值班医生拨了电话,把这一番原委再次解释了一番。年龄大的人血管弹性原本就差,别让老太太手术很成功,却死在低血压上!
常在河边走,每天怕湿鞋。人与人不同,病与病不同,不同的人得不同的病,差异千变万化。每一个细节的旁边,可能都等候着手执镰刀的死神,就看医生够不够仔细,能不能想到,愿不愿发现。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远程求医问药蓬勃兴起。但在我们看来,计算机想彻底取代医生恐怕没那么简单。有些病,必须医生亲眼看过病人,用眼睛、用大脑像篦子篦头发那样梳理过,才能发现线索。
那边又爆出一阵欢笑,我跟陈菡转过头去,想看个究竟。
服务员开始上菜。
只见老嘎往服务员手上一指:“想杀人还不容易?用碗里的这玩意儿就行!”
Happy和小嘎使劲往前凑,差点撞倒服务员:“蚕豆也能杀人?”
“对呀!”老嘎笑眯眯的,“你们打游戏不是有豌豆射手?其实蚕豆才是杀手!”
原来他们还在谈杀人于无形的方法。蚕豆杀人的确可以算一个方法,不过得靠因缘际会。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急性溶血性疾病。这类病人体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存在缺陷,遇到蚕豆中的蚕豆嘧啶、多巴胺等物质之后,可引发红细胞快速溶解、破裂。若病情太重、抢救太晚,会因为吃了蚕豆而一命呜呼。这种方法只要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衔接得天衣无缝,警察也是没法破案的。
“设计《植物大战僵尸》的人肯定不是医生!”小嘎一本正经地总结道。
我说:“别闹了,大家开始吃吧。”
两个孩子意犹未尽:“说来说去,你们还是没有惩治渣男的更好的方法。”
“谁说的?”董晓凤尝了一勺葱油蚕豆后说道,“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地方,摁一下,搞不好人就给摁死了。”
“董阿姨,你果然厉害!”Happy由衷地赞美道。
“死穴在哪里?”两个孩子围在董晓凤身边不肯入座。我们也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死穴?董医生改行写武侠小说了?
只见晓凤笑眯眯地说:“这个死穴啊,也是生穴,有些心脏病病人,需要按压这个穴位,才能抢救过来。喏,这里。”董晓凤指了指自己的脖子。
我恍然大悟。
董晓凤说的是颈动脉窦,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如果身边缺医少药,按压颈动脉窦能使一部分人终止此病发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心跳加快,每分钟可超过二百次,有心悸、出汗、呼吸困难的症状。其原因是心脏电路部队的军长、师长们造反,每个人都颐指气使,小兵们谁都不敢得罪,谁的命令都执行,忙忙碌碌,熙熙攘攘,乱成一锅粥,作战力大大下降。如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情严重、发作频繁,就要采取药物控制,或者行射频消融术,将军长或师长打压下去。
若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变,病情偶尔发作,每次发作不超过几分钟,就不用特殊治疗。但是发作的时候,病人还是挺难受的。这时候,可以教病人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位于脖子两侧的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轮流按压左侧或者右侧颈动脉窦,能刺激迷走神经,终止心动过速。但如果按压过度,或者双侧同时按压,会引起血压等生命体征明显波动,乃至大脑缺血。操作不慎者能导致病人死亡。
除了按压颈部两侧的颈动脉窦之外,用筷子或者压舌板刺激张大嘴巴后露出的悬雍垂(俗称小舌头),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气,以及压迫眼球法,都有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其原理都是刺激人体的迷走神经。
不过,这些操作各有技巧,应该由医生实施,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颈动脉窦按压。否则可能弄巧成拙,反而让人送命。总而言之,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是双刃剑,既能救人,也能杀人。
Happy和小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Happy问:“脖子这么长,颈动脉窦在哪里呢?”
“先吃饭!”我故意拖长声音,“葛叔叔刚才讲的蚕豆病病人身体里面缺少哪一种酶呀?”
Happy和小嘎继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Happy说:“什么葡萄……6……那么长,记不住!”
“这都记不住!”老刘这次充分领会了我的意图,“你们以为医生那么好当,要学习很多东西的!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都记不住,还想惩治坏人!”
两个熊孩子暂时消停,伸筷子夹菜。
我们以茶当酒,追忆当年。
董晓凤慢慢站起来,先给老刘敬了一杯:“还好你的早搏全好了,否则蕾蕾非怪死我不可!”
然后,她煞有介事地也敬我一杯:“没有你鼎力相助,我的实验完成不了!”
陈菡不乐意了:“哟,我没功劳呀?你的小白鼠都拿什么麻醉的?”
董晓凤笑了,慢慢绕到陈菡旁边:“全靠你的乙醚棉球!”
做动物实验,麻醉是先锋。那些动物,没谁会乖乖配合。小白鼠更是机灵活泛,得把它们放倒。前期准备中,董晓凤查了一些文献,均建议通过小白鼠尾静脉输入麻醉药。但是,小白鼠实在太小了,尾静脉太难扎。
当时,董晓凤求陈菡来扎针。扎针是麻醉科的强项,最牛掰的护士也扎不进去的时候,得叫麻醉科医生来镇场子,他们除了手法之外,还有一套特别的家伙。
陈菡迤迤然瞄了一眼:“这一笼子小白鼠,扎到什么时候去?”纤手一挥,丢给董晓凤两个小药瓶。瓶子里装满了乙醚棉球。
乙醚是全身麻醉药。我们做小白鼠实验时,先把它绑在操作板上,小白鼠哪肯就范,奋力挣扎。这时候,打开装着乙醚棉球的小瓶子,把瓶口在它粉红色的小鼻子上晃上两晃,小白鼠立马歪头昏睡。麻醉效果立竿见影,且方便快捷,无毒无害,环保卫生。用乙醚棉球麻醉小白鼠,后来变成我们做实验的不二法门。
乙醚十分容易挥发,晃完之后,要马上把小瓶子塞住。
也不能多晃。乙醚过量,小白鼠醒不过来也就翘辫子了。
小嘎两手握在胸前,崇拜地看着陈菡:“妈,原来你这么厉害!能不能给我一点乙醚?”
“你妈也就是上班的时候威风,她那些药都不能带出手术室的。”麻醉药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每个病人的用量必须记录在案。实验室的麻醉剂用量亦是如此。否则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还不天下大乱!老嘎来给太太解围。
据说山东男人最大男子主义,但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经过黄浦江水的洗涮,老嘎变得比上海男人还暖心体贴。去年春节,他们一家三口开车回青岛,陈菡走了一天很是疲倦,看着一桌海鲜丝毫提不起胃口。老嘎遂亲自下厨,为老婆烧得一小锅泡饭,同时切开咸鸭蛋一枚。
陈菡立马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小嘎的爷爷奶奶、姑姑姑父对神奇的上海泡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啥比虾爬子还美味?排着队每人执勺去厨房舀了一口泡饭。呸!不就是开水泡米粒吗?上海人原来爱吃这个!
从此,上海泡饭在小嘎家里传为“美谈”。
老嘎的暖男形象由此可见一斑。
这不,老嘎总结发言:“小嘎妈,你今天累了,早点儿回去休息,你们不是明天一起去看彭涛吗?反正你们几个还要再见面。”
我正在董晓凤耳边简单说几句小田老婆的事。晓凤重情义,医院看看。
耳边听到老嘎的话,我来回扫了几眼晓凤。
她是专程来上海看彭涛的吗?那干吗拉上别人呢?
点击阅读原文:第二章:当医生生病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